一种发动机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500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泵体和在泵体一侧与其连接的泵盖,泵体内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所述机油泵还包括设在所述泵盖内的限压阀和设在所述泵体内的安全阀,泵体内设有与发动机缸体主油道连通并将主油道内的机油引导至限压阀端部的反馈油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机油泵,通过设置两个工作压力调节阀,分别为机油泵限压阀和安全阀,限压阀采用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反馈调节控制方式,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机油压力稳定性,尤其高速工况,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受机油温度和系统阻力影响小,安全阀可以限制发动机润滑系统最高工作机油压力,从而可以提高润滑系统的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泵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上设置有一个系统机油压力调节阀,即机油泵限压阀。这种限压阀一般布置在机油泵高压腔侧,当机油泵高压腔侧的机油压力大于限压阀的开启压力时,限压阀开启向机油泵低压腔或油底壳内泄油,从而调节润滑系统的机油压力。一般这种结构的机油泵我们称之为泵后机油压力反馈调节机油泵,这种结构机油泵向整个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供油量是通过泵后机油压力反馈控制限压阀工作来调节系统的压力,并发动机润滑系统机油压力受机油温度、系统阻力影响较大。尤其在发动机低温冷启动工况、低温运行工况等,整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机油压力非常高,影响到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泵,目的是提高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机油压力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泵体和在泵体一侧与其连接的泵盖,泵体内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所述机油泵还包括设在所述泵盖内的限压阀和设在所述泵体内的安全阀,泵体内设有与发动机缸体主油道连通并将主油道内的机油引导至限压阀端部的反馈油道。所述泵盖通过螺栓与所述泵体连接。所述泵盖内设有容纳所述限压阀的限压阀孔,限压阀孔处的侧壁设有分别与所述反馈油道、所述进油腔和所述出油腔连通的三个油孔。所述限压阀孔处的侧壁上设置的与所述出油腔连通的油孔位于与所述反馈油道连通的油孔和与所述进油腔连通的油孔之间。所述限压阀的阀芯为两段式结构。所述泵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一安装法兰,其中一个第一安装法兰上设有与所述反馈油道连通的反馈油孔,另一个第一安装法兰上设有与所述出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所述泵体内设有容纳所述安全阀的安全阀孔,安全阀孔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出油腔连通的油孔,安全阀孔处的侧壁设有连通大气的泄油孔和平衡压力孔。所述安全阀包括钢球、弹簧和螺塞。所述泵盖上设有第二安装法兰和安装在第二安装法兰上的机油集滤器。所述泵体一侧设有链轮罩,链轮罩内设有安装在油泵轴上的链轮,且链轮罩底部设有放油孔。本技术的发动机机油泵,通过设置两个工作压力调节阀,分别为机油泵限压阀和安全阀,限压阀采用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反馈调节控制方式,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机油压力稳定性,尤其高速工况,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受机油温度和系统阻力影响小,安全阀可以限制发动机润滑系统最高工作机油压力,从而可以提高润滑系统的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通过设置链轮罩,链轮罩把链轮包裹在内部,降低了链条搅动机油的风险,改善了机油含气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油泵外部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油泵限压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油泵安全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机油泵链轮罩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机油泵安装法兰面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机油泵底面俯视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泵体;2、机油集滤器;3、泵盖;4、链轮罩;5、链轮;6、转子;7、限压阀;8、安全阀;9、内六角螺栓;10、六角法兰面螺栓;11、定位销套;12、十字槽螺钉;13、进油腔;14、阀芯;15、弹簧;16、碗型塞;17、泄油孔;18、平衡压力孔;19、第二安装法兰;20、第一安装法兰;21、出油孔;22、反馈油孔;23、螺栓孔;24、定位销套;25、出油腔;26、反馈油道;27、放油孔;28、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发动机机油泵,包含泵体1、转子6、油泵轴、泵盖3、机油集滤器2、链轮5、链轮罩4、定位销套11、定位销套24、内六角螺栓9、六角法兰面螺栓10、十字槽螺钉12、限压阀7和安全阀8。所述泵体I上设有机油泵转子腔、进油腔13 (低压腔)和出油腔25 (高压腔),转子6装配在泵体I上的转子腔内,泵盖3安装到泵体I上,与泵体I形成封闭的机油泵进油腔13和出油腔25。如图1和图4所示,泵体I上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安装法兰20,其中一个第一安装法兰20上设有一个出油孔21,另一个第一安装法兰20上设有一个反馈油孔22,机油泵总成通过两个安装法兰上的定位销套11、定位销套24和四个螺栓孔23定位固定到发动机缸体上,出油孔21用于与发动机缸体油道进油孔相连通,反馈油孔22用于与发动机缸体的主油道连通,将缸体上主油道机油通过反馈油道26引到泵盖3内的限压阀7顶端,并通过机油压力调节控制限压阀7工作。如图2所示,所述泵盖3内设有容纳限压阀7的限压阀孔,限压阀孔处的侧壁设有分别与反馈油道26、进油腔13和出油腔25连通的三个油孔,且限压阀孔处的侧壁上设置的与出油腔25连通的油孔位于与反馈油道26连通的油孔和与进油腔13连通的油孔之间。限压阀7是由阀芯14、弹簧15和碗型塞16构成,碗型塞16插入泵盖3内与其固定连接,弹簧15位于阀芯14与碗型塞16之间,阀芯14采用两段式结构,碗型塞16中心设有圆形孔,起到排气泄油平衡压力作用,形成的限压阀7为内泄式结构。泵体I上的反馈油孔22与反馈油道26相连通,一直连通到泵盖3内的油腔28,通过以上油道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作用限压阀7的阀芯14工作,当油腔的机油压力(相当于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达到限压阀?的开启压力时,机油泵的出油腔25向进油腔13泄油,实现调节控制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如图3所示,泵体I上出油腔25侧设有安全阀8,泵体I内设有容纳安全阀8的安全阀孔,安全阀孔的端部设有与出油腔25连通的油孔,安全阀孔处的侧壁设有连通大气的泄油孔17和平衡压力孔18,形成的安全阀8为外泄式结构。安全阀8的开启压力大于限压阀7的开启压力,安全阀8包括钢球、弹簧和螺塞,螺塞与泵体I固定连接,弹簧位于钢球与螺塞之间,安全阀8的钢球可以堵住安全阀孔内与出油腔25连通的油孔,直接通过出油腔25的机油压力控制其工作,并通过泄油孔17向外部泄油,平衡压力孔18位于泄油孔17的下端。如图1、3、5所示,在泵盖3上设有一个第二安装法兰19,机油集滤器2通过一个六角法兰面螺栓10安装固定第二安装法兰19上,机油集滤器2内部油道与泵体I内的进油腔13相通。如图4、5、6所示,泵体I上设有将链轮5包裹起来的链轮罩4,链轮罩4为塑料件,采用四个十字槽螺钉12固定在泵体I上,链轮罩4的功能是阻止链轮5转动时搅动机油,改善机油含气量。泵体I上与链轮罩4结合面处的底部设有一个放油孔27,放油孔27的功能是当链轮5在机油油面之上时,可以通过放油孔27迅速将链轮罩4与泵体I形成的容腔内的机油排到外面去。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泵体和在泵体一侧与其连接的泵盖,泵体内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泵体和在泵体一侧与其连接的泵盖,泵体内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还包括设在所述泵盖内的限压阀和设在所述泵体内的安全阀,泵体内设有与发动机缸体主油道连通并将主油道内的机油引导至限压阀端部的反馈油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竹平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