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374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该盖板其厚度为2-3厘米,且设置贯通盖板的上、下表面的一个以上的通气孔。通过备料、搅拌、振捣成型、初养、终养得到隧道内排水沟盖板。盖板的厚度由现有技术的6厘米降到2-3厘米,变薄了,混凝土的使用量明显减小,且整体的重量变轻。不过,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空气负压,重量降低后的盖板容易被吸走,针对这种情况,在盖板上设置了贯通盖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使排水沟内外空气联通,有效降低空气负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盖板
,具体涉及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普遍采用6cm厚的C35钢筋混凝土。随着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等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使许多结构构件的厚度减薄重量减轻,如在隧道外的路基段和桥梁段,排水沟和电缆沟的盖板普遍采用2.5cm厚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产生的空气负压对盖板存在吸出效应,当盖板厚度较小重量较轻时,盖板容易吸出,因此,隧道内盖板目前仍采用6cm厚的C35钢筋混凝土。目前隧道内排水沟盖板采用6cm厚的C35钢筋混凝土,其厚度大,重量大,运输和安装成本高难度大,且盖板边角容易破损。本技术大幅度减小了盖板的厚度和重量,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用量,方便安装施工,同时防止盖板由于空气负压而被吸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能够解决混凝土应用量较大,重量较大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提供一种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其厚度为2-3厘米,且设置贯通所述盖板的上、下表面的一个以上的通气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当所述通气孔为多个时,所述通气孔的孔径为5-20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通气孔的孔间距为20-50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有所述通气孔围成多个圆周。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有所述圆周同圆心。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有所述圆周相互部分叠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有所述圆周在盖板表面均勾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有所述通气孔呈矩阵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自所述盖板的边缘向中心,30-80毫米的范围内不设置通气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其为425R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石英砂、钢纤维、微硅粉、矿渣粉、减水剂和水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以质量计,425R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石英砂:微硅粉:矿渣粉:钢纤维:减水剂、水为1:1.1?1.5:0.1?0.5:0.2?0.5:1.0?3.0:0.01 ?0.03:0.1 ?0.4。通过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盖板的厚度由现有技术的6厘米降到2-3厘米,变薄了,混凝土的使用量明显减小,且整体的重量变轻。不过,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空气负压,重量降低后的盖板容易被吸走,针对这种情况,在盖板上设置了贯通盖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使排水沟内外空气联通,有效降低空气负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隧道内排水沟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考虑到现有隧道内排水沟盖板较厚,使用的混凝土量较大,较重,运输压力大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该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盖于隧道内排水沟,其厚度为2-3厘米,且设置贯通盖板的上、下表面的一个以上的通气孔。盖板的厚度由现有技术的6厘米降到2-3厘米,变薄了,混凝土的使用量明显减小,且整体的重量变轻。不过,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空气负压,重量降低后的盖板容易被吸走,针对这种情况,在盖板上设置了贯通盖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使排水沟内外空气联通,有效降低空气负压。接下来,对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及制备该盖板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应用于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如图1所示,其厚度相对现有的盖板减小,厚度在2-3厘米之间,2.5厘米厚时比较好的选择,在用料、防车行负压产生的盖板吸出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效果。设置贯通盖板的上、下表面的一个以上的通气孔I。使排水沟内外空气联通,有效降低空气负压,防止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的空气负压将盖板吸起来。尽管通气孔I能够调整盖板上下的压力差,但是,考虑到盖板的覆盖目的,以及盖板的强度问题,通气孔I优选为设置多个,提高盖板上下各处的压力差,且相邻通孔之间为盖板的未开孔的连接板,提高了盖板的强度。基于多个通孔的设置方式,每个通气孔I的孔径在5-20毫米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该设计理论,结合隧道内车行速度来具体确定通气孔I的孔径值,及孔径的数目。根据现有隧道内行车的速度,专利技术人经过研宄发现,通气孔I间的孔间距在20-50毫米的范围内,盖板实现的效果最理想。基于上述多个通气孔I的设计,为了进一步均衡通气孔I对盖板上下气压的调整效果,所有通气孔I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布。比如:围成多个圆周,这些圆周相互不重叠,均匀分布在盖板表面。又比如:多个圆周为直径不同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以盖板表面的中心为圆心。又比如:以某一圆周为中心,其他圆周做放射性分布。或者还可以有其他的各种设计方式,比如叠加,都基于均衡盖板上下气压为原则即可。上述提到的使通气孔I为多个的时候,通气孔I围成多个圆周。其实,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通气孔I可以呈矩阵分布,同样能够达到均衡改变上下表面气压的效果。基于上述设置通气孔I的设计,盖板的强度会降低,为了弥补这种降低,自盖板的边缘向中心,30-80毫米的范围内不设置通气孔I,提高了盖板边缘的强度。基于上述的各种设计,都对盖板的材质进行了改进,该盖板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具体为425R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石英砂、钢纤维、微硅粉、矿渣粉、减水剂和水的混合物。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在同等强度要求下,可大幅度减小盖板的厚度,经计算分析,6cm厚的C35钢筋混凝土盖板可用2.5cm厚的RPC盖板替换,混凝土用量节省了 58%,重量也减小了 58%,极大的方便了运输和安装,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边角破损率。上述盖板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0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石英砂、钢纤维、425R普通硅酸盐混凝土、微硅粉、矿渣粉及RPC专用外加剂、水;原料的添加比例为:以质量比计算,425R:石英砂:微硅粉:矿渣粉:钢纤维:减水剂、水为 1:1.I ?1.5:0.1 ?0.5:0.2 ?0.5:1.0 ?3.0:0.01 ?0.03:0.1 ?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2‑3厘米,且设置贯通所述盖板的上、下表面的一个以上的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福东刘建友蒋小锐陈学峰吕刚谭富圣陈五二王杨于鹤然彭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