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位卸料举升动臂节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1106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位卸料举升动臂节能控制系统,包括油路系统和电路系统;油路系统包括第一单向阀,先导溢流阀,先导泵,工作泵,第二单向阀,多路阀,先导阀,定值减压阀;电路系统包括电磁阀,压力继电器,接近开关和电源;在翻斗缸的大腔与油箱之间连接第二单向阀以对翻斗缸进行补油,电磁阀连接在多路阀与油箱之间,通过电磁阀的换向使翻斗缸的小腔直接与油箱接通进行回油。整个节能控制系统允许在铲斗卸载限位块贴在动臂上时,继续举升动臂,通过消除翻斗缸大腔吸空现象和使小腔顺利溢流两者同时进行,即可顺利实现翻斗缸自动伸长,减少因动臂举升时翻斗缸伸长而产生的阻力,减少能量消耗。增加了整机的灵活性和工作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具体是一种高位卸料举升动臂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装载机卸料时,一般举升至较高位置(或者最高位置),而后进行卸料,为了保证物料卸载干净,卸料时,一般都将铲斗卸料至卸载限位块贴在动臂上。卸料后,驾驶员往往是先收斗至铲斗上翻,翻斗缸伸长,待铲斗的主刀板超过动臂的高度或者收斗至卸料前的位置,再倒退整机,然后降落动臂,进行下一个铲装作业循环,而不允许直接举升动臂。如果高位卸料后,不进行收斗操作而直接举升动臂时,由于六连杆机构的运动属性,使得铲斗有绕动臂向下转动的趋势,铲斗卸载限位块对动臂板的压力有增大的趋势,由于卸载限位块已经贴在动臂上,因此,铲斗便无法绕动臂向下转动,整个机构会通过翻斗缸的自动伸长来响应动臂的举升,而控制翻斗缸伸长动作的多路阀阀芯并没有打开,并没有主油路的液压油进入翻斗缸大腔,小腔也无法直接回油,因此,这样会使得翻斗缸大腔吸空,举升动臂时会有较大的阻力,在消耗较大功率的同时,会有大量空气进入翻斗缸大腔,这在实际操作中是严格禁止的。因为主油路中进入大量空气会使得整个系统产生气蚀现象,严重损坏油缸和相关阀等零部件,增加整机的故障;而翻斗缸小腔受到压缩后,会通过溢流阀溢流,也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消耗。而动臂举升的越高,吸空现象越严重,溢流阀溢流量越多,产生的功率消耗越大,从而会引发后续更多的液压故障,降低整机的可靠性,增加整机的维修成本,降低了整机的作业效率,浪费更多的功率,燃油经济性较差。而这些驾驶员平时很难察觉到,为了减少整机的故障,节约功率,减少燃油消耗等,一般不允许在此时直接举升动臂,即普通装载机并非铲斗在任意状态时都可以直接举升动臂,这使整机的工作灵活性受到限制,是降低整机可靠性的一个设计缺陷。由于装载机六连杆机构的运动属性造成了翻斗缸的吸空和溢流阀的溢流,为避免较大能量损失和后期故障,一般不允许在卸载限位块贴在动臂上后(动臂此时并不在最高位置),再继续举升动臂,使装载机的操作灵活性以及工作模式会受到限制。而在现实中,操作整机时,用户往往是一机多用,作业的工况非常多样化,且往往会根据特定的工况,来选定特定的工作模式。因此用户希望整机能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可靠性,当驾驶员由于工作模式需要而在此时提升动臂时,便造成了较大的功率消耗和较多的液压故障以及增加额外的维修成本。加之上述现象比较隐蔽,驾驶员很难觉察到,损坏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位卸料举升动臂节能控制系统,使反转六连杆机构的装载机在较高位置卸料时,在卸载限位块贴在动臂上后,不收斗的状态下,可以继续举升动臂,节约能量,增加整机的灵活性,完善整机原有的功能,减少后期使用的故障和维修成本,消除翻斗缸大腔吸空现象,同时减小翻斗缸小腔的溢流,减小油液的发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高位卸料举升动臂节能控制系统,包括油路系统和电路系统;所述油路系统包括第一单向阀,先导溢流阀,先导泵,工作泵,第二单向阀,多路阀,先导阀,定值减压阀;油箱的出油口接工作泵的进油口 ;工作泵的出油口接多路阀的P 口,另一路接工作溢流阀的进油口,工作溢流阀的出油口接油箱的回油口 ;油箱出油口另一路接先导泵的进油口,先导泵的出油口一路接先导溢流阀的进油口,另一路接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先导溢流阀的出油口接油箱的回油口,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接定值减压阀的进油口,定值减压阀的出油口接先导阀的U 口,先导阀的V 口接油箱的回油口,在翻斗缸的大腔与油箱之间连接第二单向阀;所述电路系统包括电磁阀,压力继电器,接近开关和电源;电源的正极连接接近开关的a端口,接近开关的b端口接压力继电器的e 口,压力继电器的f 口接电磁阀的电路进口端,电磁阀的电路出口端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电磁阀连接在多路阀与油箱之间,通过电磁阀的换向使翻斗缸的小腔直接与油箱接通进行回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油箱的出油口接粗滤器的进油口,粗滤器的出油口接工作泵的进油口 ;粗滤器的出油口另一路接先导泵的进油口。因为一般的过滤器会发生阻塞,用粗滤器来替代一般的过滤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溢流阀的出油口接精滤器的进油口,精滤器的出油口接油箱的回油口。在油箱回油口处采用精滤器进一步提高油液清洁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案,所述先导阀的A 口接多路阀的J 口,先导阀的B 口接多路阀的K 口,先导阀的C 口接多路阀的L 口,先导阀的D 口接多路阀的N 口,先导阀的B 口另一路接压力继电器的进油口 ;所述多路阀的E 口接翻斗缸的小腔,多路阀的F 口接翻斗缸的大腔,多路阀的G 口同时接左动臂缸和右动臂缸的小腔,多路阀的H 口同时接左动臂缸和右动臂缸的大腔,多路阀的T 口接精滤器的进油口,多路阀的M 口接电磁阀的Y 口,电磁阀的Z 口接精滤器的进油口 ;多路阀的T 口另一路接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接翻斗缸的大腔。在翻斗缸的大腔与油箱之间连接第二单向阀以对翻斗缸15进行补油,从而当翻斗缸自动伸长时,消除大腔的吸空现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案,所述多路阀包括第一液控阀,第三单向阀,第二液控阀,第四单向阀,小腔溢流阀,大腔溢流阀和第五单向阀;多路阀的P 口一路接第二液控阀的Al口,另一路接第四单向阀的进油口,第四单向阀的出油口接第二液控阀的A3 口。第二液控阀的BI 口一路接第一液控阀的Cl 口,另一路接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接第一液控阀的C3 口,第一液控阀的Dl 口和C2同时接T 口,D3 口接H 口,D2 口接G 口。第二液控阀的A2 口接T 口,B3 口一路接F 口,另一路接大腔溢流阀的进油口。第二液控阀的B2 口第一路接第五单向阀的出油口,第二路接小腔溢流阀的进油口,第三路同时接M 口和E 口。小腔溢流阀的出油口、大腔溢流阀的出油口和第五单向阀的进油口同时接T 口 ;K口和J 口分别为第一液控阀的控制油口,N 口和L 口分别为第二液控阀的控制油口。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成本低。整个节能控制系统在普通装载机的工作液压系统上,仅额外增加电源、接近开关、压力继电器、电磁阀、第二单向阀及相关管线路的成本,与装载机数十万的成本比较,增加的成本很小。2.电液控制使得整个系统的灵敏度很高。卸载限位块贴在动臂上后,接近开关迅速使得电路接通,举升动臂时,压力继电器迅速接通,从而使电磁阀迅速换向,翻斗缸顺利伸长,小腔顺利回油箱,大腔顺利补油;电器和液压控制使得整个系统的反应迅速,灵敏度很高。3.整个节能控制系统的原理简单。在普通装载机的工作液压系统上,增加很少的件,因此原理容易理解,出现故障比较容易判断,服务人员维修检测方便,维护成本较低,一旦出现故障,可快速排除。4.可靠性进一步提高。高位卸料后,举升动臂时,翻斗缸的吸空动作会导致后期的工作发生气蚀现象,气蚀现象产生的冲击会破坏液压系统的零部件,增加故障点,降低整机的工作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消除了翻斗缸大腔的吸空现象,提高了整机工作的可靠性。5.节能性更好。由于翻斗缸大腔的吸空现象和小腔的溢流作用,均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因此举升动臂时,整机需要消耗额外的功率来克服上述现象。而本专利技术的高位卸料举升动臂节能控制系统从设计上就克服了上述现象,因此节约了发动机功率,减少了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位卸料举升动臂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位卸料举升动臂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路系统和电路系统;所述油路系统包括第一单向阀(1),先导溢流阀(2),先导泵(4),工作泵(6),第二单向阀(10),多路阀(14),先导阀(18),定值减压阀(19);油箱(3)的出油口接工作泵(6)的进油口;工作泵(6)的出油口接多路阀(14)的P口,另一路接工作溢流阀(7)的进油口,工作溢流阀(7)的出油口接油箱(3)的回油口;油箱(3)出油口另一路接先导泵(4)的进油口,先导泵(4)的出油口一路接先导溢流阀(2)的进油口,另一路接第一单向阀(1)的进油口,先导溢流阀(2)的出油口接油箱(3)的回油口,第一单向阀(1)的出油口接定值减压阀(19)的进油口,定值减压阀(19)的出油口接先导阀(18)的U口,先导阀(18)的V口接油箱(3)的回油口,在翻斗缸(15)的大腔与油箱(3)之间连接第二单向阀(10);所述电路系统包括电磁阀(9),压力继电器(12),接近开关(13)和电源(11);电源(11)的正极连接接近开关(13)的a端口,接近开关(13)的b端口接压力继电器(12)的e口,压力继电器(12)的f口接电磁阀(9)的电路进口端,电磁阀(9)的电路出口端接电源(11)的负极;所述电磁阀(9)连接在多路阀(14)与油箱(3)之间,通过电磁阀(9)的换向使翻斗缸(15)的小腔直接与油箱(3)接通进行回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虎沈勇张永胜郭军胜韩标张云雷刘文生牛双敏黄新范小童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