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水分离槽,结构包括一分离池,该分离池的内部分隔有若干个相邻的溢流槽,溢流槽与溢流槽之间隔设有过滤部件,所述的分离池在内部还架设有液位控制器、集油槽,以及浮球阀组,其中液位控制器与入水管连接导通,集油槽固定在溢流槽的顶部,浮球阀组架设在入水管与溢流槽之间,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底隔板和漂浮板所组成,底隔板和漂浮板之间呈前后间隔排列,底隔板和漂浮板之间留置有容纳含油废水通过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重力沉降原理进行油和水的分离,使得密度较小的油附着于漂浮板上并逐步漂浮到集油槽的水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分离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在电镀生产过程中对油水混合的镀液进行处理的油水分离槽。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含油废水的处理是一个难题。如果直接排放到湖泊或海洋当中,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还造成能源的流失浪费。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油水分离设备,通过加大油水分离设备的体积,使含油废水在其中有足够多的停留时间,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停留达到油和水的分层离析。这种油水分尚设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体积硕大、占地面积多,造价尚昂;一是结构复杂,但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差,难以达到环保要求;三是设备维护和保养不便,尤其是在电镀行业中,含油废水的分离难度更大,而且在保养的时候需要化学药剂的加入才得以清洗干净,会造成二次污染,且清洗过程耗时长,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油水分离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油水分离槽的结构包括一分离池,该分离池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三个相邻的溢流槽,溢流槽与溢流槽之间隔设有过滤部件。所述的分离池在侧边接设有水管,该水管包括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分离池在内部还架设有液位控制器、集油槽,以及连接控制集油槽的浮球阀组,其中液位控制器安装在分离池的后方并与入水管连接导通,集油槽固定在溢流槽的顶部,浮球阀组架设在入水管与溢流槽之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底隔板和漂浮板所组成,底隔板和漂浮板之间呈前后间隔排列,底隔板和漂浮板之间留置有容纳含油废水通过的间隙,其中底隔板安装固定在分离池的底部,漂浮板悬挂固定在对应集油槽的下方。所述的入水管接设于分离池的左侧上方。所述的出水管接设于分离池的右侧下方,且出水管在内部安装有抽水泵。所述的集油槽数量与溢流槽的数量对应一致。所述的漂浮板与分离池的底部之间留置有至少15mm的间距。本技术根据油和水之间的密度差,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进行油和水的分离,溢流槽在分离池的内部形成多迂回通道,含油废水经入水管流入并遇到过滤部件时,在水流的作用力下,密度较小的油附着于漂浮板上并逐步漂浮到集油槽的水面上。加之在过滤部件的层层阻截下,含油废水的流速趋于减缓,使含油废水的流速更均匀,为油在漂浮板表面的聚集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分离的效果非常显著。通过这样的设计,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进步在于:—、油水分离时无需加入化学药剂,亦无须加大油水分离槽的体积,分离效果好,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体积紧凑的优势;二、通过液位控制器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分离池内部含油废水的容量,并及时关闭或开启入水管,防止外溢;三、浮球阀组在浮力的作用下开启或关闭集油槽的开口,防止外溢,具有良好的实际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离池,2、溢流槽,3、入水管,4、出水管,5、液位控制器,6、集油槽,7、浮球阀组,8、底隔板,9、漂浮板。【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油水分离槽包括分离池1,分离池I的内部分隔有三个相邻的溢流槽2,溢流槽与溢流槽之间隔设有过滤部件,每个溢流槽的顶部均固定有对应的集油槽6,入水管3接设于分离池I的左侧上方,内部安装有抽水泵的出水管4接设于分离池I的右侧下方,液位控制器5安装在分离池I的后方并与入水管3连接导通,浮球阀组7架设在入水管与第一个溢流槽之间。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底隔板8和漂浮板9所组成,底隔板8和漂浮板9之间呈前后间隔排列,底隔板8和漂浮板9之间留置有容纳含油废水通过的间隙,其中底隔板8安装固定在分离池I的底部,漂浮板9悬挂固定在对应集油槽的下方,且漂浮板9与分离池I的底部之间留置有15mm的间距。含油废水经入水管3流入并遇到过滤部件时,在水流的作用力下,加之在过滤部件的层层阻截下,含油废水的流速趋于减缓且均匀,密度较小的油附着于漂浮板9上并逐步漂浮到集油槽6的水面上,在这个过程中,当分离池I的水位较低不足以浮起浮球阀组7时,浮球阀组7通过内部的档板关闭集油槽6的开口,当分离池I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并足以浮起浮球阀组7时,浮球阀组7在上浮的过程中开启集油槽6的开口,方便收集所聚集起来的油,分离后的清水在出水管4的强力抽取下返回至回镀槽内,回收后方便下次的使用,减少镀液的浪费,分离的效果非常显著,从而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实现电镀过程中对含油废水分离处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上述实施例的公布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的情形下所作出的改变,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油水分离槽,包括一分离池,该分离池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三个相邻的溢流槽,溢流槽与溢流槽之间隔设有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池在侧边接设有水管,该水管包括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分离池在内部还架设有液位控制器、集油槽,以及连接控制集油槽的浮球阀组,其中液位控制器安装在分离池的后方并与入水管连接导通,集油槽固定在溢流槽的顶部,浮球阀组架设在入水管与溢流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底隔板和漂浮板所组成,底隔板和漂浮板之间呈前后间隔排列,底隔板和漂浮板之间留置有容纳含油废水通过的间隙,其中底隔板安装固定在分离池的底部,漂浮板悬挂固定在对应集油槽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管接设于分离池的左侧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接设于分离池的右侧下方,且出水管在内部安装有抽水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槽数量与溢流槽的数量对应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板与分离池的底部之间留置有至少15mm的间距。【专利摘要】本技术的油水分离槽,结构包括一分离池,该分离池的内部分隔有若干个相邻的溢流槽,溢流槽与溢流槽之间隔设有过滤部件,所述的分离池在内部还架设有液位控制器、集油槽,以及浮球阀组,其中液位控制器与入水管连接导通,集油槽固定在溢流槽的顶部,浮球阀组架设在入水管与溢流槽之间,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底隔板和漂浮板所组成,底隔板和漂浮板之间呈前后间隔排列,底隔板和漂浮板之间留置有容纳含油废水通过的间隙,本技术根据重力沉降原理进行油和水的分离,使得密度较小的油附着于漂浮板上并逐步漂浮到集油槽的水面上,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分离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IPC分类】C02F9-02【公开号】CN204454765【申请号】CN201520052981【专利技术人】唐瑞见 【申请人】唐瑞见【公开日】2015年7月8日【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分离槽,包括一分离池,该分离池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三个相邻的溢流槽,溢流槽与溢流槽之间隔设有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池在侧边接设有水管,该水管包括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分离池在内部还架设有液位控制器、集油槽,以及连接控制集油槽的浮球阀组,其中液位控制器安装在分离池的后方并与入水管连接导通,集油槽固定在溢流槽的顶部,浮球阀组架设在入水管与溢流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瑞见,
申请(专利权)人:唐瑞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