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晾晒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144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晾晒架,其中,包括:两个支架,每个该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杆,该两个支撑杆交叉铰接在一起;两个第一架杆,该两个第一架杆交叉铰接在一起,且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下部分别铰接于两个支撑杆上;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两个第二架杆,该两个第二架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一架杆的下端;两个第三架杆,该两个第三架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架杆的上部铰接,且该两个第三架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上部铰接;以及撑开杆,其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以及若干个晾晒杆,该若干个晾晒杆架设于两个支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可以根据空间大小来调整张开的距离,除了晾衣物其还可作为桌子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晾晒架
技术介绍
晾晒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庭用品之一,现有的可折叠的晾晒架能够方便搬移,且不使用时折叠起来,能够节省空间。但是现有的可折叠的晾晒架的结构较复杂,不便于定位,从而不方便调整晾晒架所占的空间,导致晾晒架不容易根据不同的空间范围来调整大小。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晒架,从而克服现有的晾晒架结构复杂且不容易根据不同的空间范围来调整大小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晾晒架,其中,包括:两个支架,该两个支架相对设置,每个该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杆,该两个支撑杆的中部交叉铰接在一起;两个第一架杆,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中部交叉铰接在一起,且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下部分别铰接于所述两个支撑杆上;该两个第一架杆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铰接处高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交叉铰接处;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上部分别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两个第二架杆,该两个第二架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两个第一架杆的下端;两个第三架杆,该两个第三架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架杆的上部铰接,且该两个第三架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上部铰接,该两个第三架杆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铰接处高于所述两个第一架杆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铰接处;以及撑开杆,其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该撑开杆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两个第一架杆上的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以及若干个晾晒杆,该若干个晾晒杆架设于所述两个支架之间。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支架上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一架杆的上端架设有一个所述晾晒杆;所述两个支架上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二架杆的上端架设有一个所述晾晒杆;且所述两个支架上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三架杆的上端架设有一个所述晾晒杆。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支架上相互对应的两个支撑杆的铰接处架设有一个所述晾晒杆;所述两个支架上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一架杆与所述支撑杆的铰接处架设有一个所述晾晒杆。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晾晒杆上等距地凹设有若干个环槽。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支架上的所述两个支撑杆的下端相向地折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折叠和张开方便,其可以通过撑开杆来调整张开的距离,从而能够根据空间大小来调整体积大小,且本专利技术除了晾衣物和被褥外,其还可以铺上桌布后作为桌子使用,功能多样。2、本专利技术的晾晒杆分布于各杆件的上端或铰接处之间,安装方便,分布合理。3、本专利技术的晾晒杆上等距地凹设有若干个环槽,能够方便持上衣架等,且能有效避免衣物滑落。4、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支架上的两个支撑杆的下端相向地折弯,从而在折叠时具有自锁作用,避免晾晒架的自动张开。【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晾晒架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晾晒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晾晒架张开后铺上桌布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支撑杆,12-第一架杆,121-第一连接孔,13-第二架杆,14-第三架杆,15-撑开杆,151-第二连接孔;2_晾晒杆;3_桌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实施例为:一种晾晒架,其包括支架I和晾晒杆2,两个支架I相对地设置,如图1所示,每个支架I包括支撑杆11、第一架杆12、第二架杆13、第三架杆14以及撑开杆15,两个支撑杆11的中部交叉铰接在一起,以能够张开或折叠。两个第一架杆12的中部交叉铰接在一起,且这两个第一架杆12的下部分别铰接于两个支撑杆11上,且这两个第一架杆12与两个支撑杆11的铰接处高于两个支撑杆11的交叉铰接处,两个第一架杆12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1的上部平行。这两个第一架杆12的上部还分别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121。两个第二架杆13的下端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一架杆12的下端,两个第三架杆14的一端分别与这两个第二架杆13的上部铰接,且这两个第三架杆1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1的上部铰接,两个第三架杆14与两个支撑杆11的铰接处高于两个第一架杆12与两个支撑杆11的铰接处。两个第二架杆13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1的上部平行,且两个第三架杆14分别与两个第一架杆12平行。撑开杆15上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151,撑开杆15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孔151与两个第一架杆12上的第一连接孔121通过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优选地,连接件为螺栓,以方便拆装。撑开杆15以不同的孔距与两个第一架杆12连接,便可以调整整个晾晒架张开的距离,从而控制晾晒架根据空间的大小来调整张开的体积。如图1所示,若干个晾晒杆2架设于两个支架I之间,以用于挂持衣物。优选地,两个支架I上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一架杆12的上端架设有一个晾晒杆2 ;两个支架I上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二架杆13的上端架设有一个晾晒杆2 ;且两个支架I上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三架杆14的上端架设有一个晾晒杆2。进一步优选地,两个支架I上相互对应的两个支撑杆11的铰接处架设有一个晾晒杆2,两个支架I上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一架杆12与支撑杆11的铰接处架设有一个晾晒杆2。本专利技术的晾晒杆2分布于各杆件的上端或铰接处之间,安装方便,分布合理。进一步优选地,晾晒杆2上等距地凹设有若干个环槽,能够方便挂上衣架等,且由于杆体表面不光滑,能有效避免衣物滑落。进一步地,每个支架I上的两个支撑杆11的下端相向地折弯,从而在折叠状态时具有自锁作用,如图2所示,折叠时两个支撑杆11的下端交叉扣合,从而避免晾晒架的自动张开。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折叠和张开方便,其可以通过撑开杆15来调整张开的距离,从而能够根据空间大小来调整体积大小,且本专利技术除了晾衣物和被褥外,还可以如图3所示,晾衣架张开后,铺上桌布3便可作为简易桌子使用,其功能多样。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主权项】1.一种晾晒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支架,该两个支架相对设置,每个该支架包括: 两个支撑杆,该两个支撑杆的中部交叉铰接在一起; 两个第一架杆,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中部交叉铰接在一起,且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下部分别铰接于所述两个支撑杆上;该两个第一架杆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铰接处高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交叉铰接处;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上部分别等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晾晒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架,该两个支架相对设置,每个该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杆,该两个支撑杆的中部交叉铰接在一起;两个第一架杆,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中部交叉铰接在一起,且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下部分别铰接于所述两个支撑杆上;该两个第一架杆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铰接处高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交叉铰接处;该两个第一架杆的上部分别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两个第二架杆,该两个第二架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两个第一架杆的下端;两个第三架杆,该两个第三架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架杆的上部铰接,且该两个第三架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上部铰接,该两个第三架杆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铰接处高于所述两个第一架杆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铰接处;以及撑开杆,其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该撑开杆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两个第一架杆上的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以及若干个晾晒杆,该若干个晾晒杆架设于所述两个支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辛小刚张章段月星张亚丽徐敏敏王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