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包括:支承基板(2);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吸湿层(4),其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以及防湿层(5),其设置在所述吸湿层(4)上且含有具有防湿性的成分,在所述吸湿层(4)与防湿层(5)之间设有浓度梯度层(6),该浓度梯度层(6)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和具有防湿性的成分,所述浓度梯度层(6)具有这样的部分:在该部分中,具有所述吸湿性的成分的含有率随着自所述吸湿层(4)侧朝向防湿层(5)侧去而连续地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等。
技术介绍
以下,将有机电致发光记作"有机EL"。 以往,公知有一种有机EL装置,其包括:支承基板;以及有机EL元件,其设置在所 述支承基板上。所述有机EL元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在所述两电极之间的有 机层。 所述有机EL元件容易因水分而发生劣化。为了防止有机EL元件的水分劣化,例 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有机EL装置,该有机EL装置包括设于支承基板的有机EL 元件、设置在有机EL元件上的吸湿层、以及设置在吸湿层上的气体阻隔层。专利文献1的 所述吸湿层由氧化钙或氧化锶等金属氧化物形成,所述气体阻隔层由氮化硅、氧化硅或者 氮氧化硅形成。气体阻隔层相当于防湿层。 采用专利文献1的有机EL装置,能够利用气体阻隔层来防止水分进入有机EL装 置,并由于设于气体阻隔层与有机EL元件之间的吸湿层吸收水分,因此能够抑制有机EL元 件的水分劣化。 然而,当所述吸湿层吸收水分时,所述吸湿层会发生体积膨胀,因此,有可能气体 阻隔层自吸湿层局部地剥离或在气体阻隔层、吸湿层产生裂纹。当产生所述剥离、裂纹时, 水分会自该部分进入有机EL元件而使有机EL元件劣化。因此,以往的有机EL装置的发光 寿命较短,要求改进有机EL装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1 - 0203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防湿层和吸湿层的剥离等而发光寿命较长的有机EL 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有机EL装置包括:支承基板;有机EL元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承基板上; 吸湿层,其设置在所述有机EL元件上且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以及防湿层,其设置在所 述吸湿层上且含有具有防湿性的成分,在所述吸湿层与防湿层之间设有浓度梯度层,该浓 度梯度层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和具有防湿性的成分,所述浓度梯度层具有这样的部分: 在该部分中,具有所述吸湿性的成分的含有率随着自所述吸湿层侧朝向防湿层侧去而连续 地减少。 优选的是,在所述部分中,具有所述防湿性的成分的含有率随着自所述吸湿层侧 朝向防湿层侧去而连续地增加。 优选的是,从所述吸湿层到所述浓度梯度层,具有所述吸湿性的成分的含有率连 续地减少。优选的是,从所述防湿层到所述浓度梯度层,具有所述防湿性的成分的含有率连 续地减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有机EL装置的制 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吸湿层形成工序,在该吸湿层形成工序中,在形成有有机EL元件的 支承基板上形成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的吸湿层;浓度梯度层形成工序,在该浓度梯度层 形成工序中,在所述吸湿层上形成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和具有防湿性的成分的浓度梯度 层;以及防湿层形成工序,在该防湿层形成工序中,在所述浓度梯度层上形成含有具有防湿 性的成分的防湿层,在所述浓度梯度层形成工序中,将已形成吸湿层的纵长带状的支承基 板在依次排列设置有第一蒸镀源和第二蒸镀源的蒸镀区域中沿着从所述第一蒸镀源到所 述第二蒸镀源的方向输送,所述第一蒸镀源含有构成具有吸湿性的成分的材料,所述第二 蒸镀源含有构成具有防湿性的成分的材料。优选的是,在所述浓度梯度层形成工序中,将所述支承基板以描绘出螺旋状的输 送轨迹的方式输送,而使所述支承基板交替地通过所述蒸镀区域和非蒸镀区域。专利技术的效果 在本专利技术的有机EL装置中,防湿层不易自吸湿层剥离,能够长期稳定地进行发 光。【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EL装置的剖视图(将有机EL装置沿其厚度方向进行剖切而 得到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吸湿层、浓度梯度层以及防湿层中的吸湿成分和防湿成分的含有率的 变化的第一例的参考图表。 图3是表示该含有率的变化的第二例的参考图表。 图4是表示该含有率的变化的第三例的参考图表。 图5是表示用于形成吸湿层、浓度梯度层以及防湿层的一实施方式的蒸镀装置的 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该蒸镀装置的左视图。 图7是表示用于形成吸湿层、浓度梯度层以及防湿层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蒸镀装置 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用于形成比较例的有机EL装置的防湿层、混合层以及防湿层的蒸镀装 置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应该注意的是,各图中的厚度和长度等尺寸与 实际的厚度和长度等尺寸不同。在本说明书中,虽然有时在用语的开头标有"第一"、"第二",但该"第一"等仅仅是 为了对用语进行区分而添加的,并不具有表示其顺序、优劣等特别的含义。另外,在本说明 书中,角度和其关系(例如,正交、平行等)包含本专利技术所属的
中所容许的误差范 围。例如,平行等意味着在严格平行的角度±10度的范围内,优选在±5度的范围内。在 本说明书中,"PPP~QQQ"这样的表述意味着"PPP以上且QQQ以下"。 有机EL装詈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有机EL装置1包括:支承基板2;有机EL元件3,其设置在 所述支承基板2之上;吸湿层4,其设置在所述有机EL元件3之上;浓度梯度层6,其设置在 所述吸湿层4之上;以及防湿层5,其设置在所述浓度梯度层6之上。 所述有机EL元件3具有:第一电极31,其具有端子31a;第二电极32,其具有端子 32a;以及有机层33,其设在所述两电极31、32之间。 例如,以所述有机层33为基准,所述第一电极31的端子31a配置在所述有机层33 的第一侧,且第二电极32的端子32a配置在所述有机层33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第二 侧互为相反侧。所述吸湿层4、浓度梯度层6以及防湿层5以包覆有机EL元件3的表面的 除了这些端子31a、32a以外的部分的方式层叠地粘接起来。 在支承基板2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电气短路,在支承基板2与第一电极 31之间设置绝缘层(未图示)。 具体而言,所述有机EL元件3形成为例如俯视大致长方形形状。但是,有机EL元 件3的俯视形状并不限于大致长方形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例如大致正方形形状或圆形形状 等。 所述有机EL元件3的有机层33含有发光层,且根据需要具有空穴输送层和电子 输送层等各种功能层。有机层33的层结构如后所述。 由于要形成第一电极31的端子31a,因此有机层33层叠在第一电极31的表面的 除了第一电极31的第一侧的端部(端子31a)以外的部分上。 另外,在有机层33的表面上以覆盖有机层33的表面的方式层叠有第二电极32,但 由于要形成第二电极32的端子32a,因此第二电极32的端部(端子32a)从有机层33的端 部向第二侧延伸。 所述第一电极31的端子31a和第二电极32的端子32a是与外部相连接的部分。 第一电极31的端子31a是由第一电极31的暴露出的表面构成的,第二电极32的端子32a 是由第二电极32的暴露出的表面构成的。 所述吸湿层4是用于吸收水分的层。通过设置该吸湿层4,通过防湿层5后的少量 的水分被吸湿层4吸收,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有机EL元件3的水分劣化。吸湿层4层叠在 第二电极32上。换言之,吸湿层4设置在第二电极32与防湿层5之间。 所述防湿层5是用于防止水分(水蒸气)等进入有机EL元件3的层。防湿层5 以覆盖吸湿层4的方式层叠在浓度梯度层6上。 所述浓度梯度层6作为用于使吸湿层4和防湿层5 -体化的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支承基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承基板上;吸湿层,其设置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上且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以及防湿层,其设置在所述吸湿层上且含有具有防湿性的成分,在所述吸湿层与防湿层之间设有浓度梯度层,该浓度梯度层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和具有防湿性的成分,所述浓度梯度层具有这样的部分:在该部分中,具有所述吸湿性的成分的含有率随着自所述吸湿层侧朝向防湿层侧去而连续地减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泰美,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