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717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子(1)包括:箱形状的主体部(2);及电线连接部(30),其设置在主体部(2)的后方侧。主体部(2)包括:底壁(3);一对第1侧壁(4)和第2侧壁(5),其从底壁(3)的两侧端竖立设置;顶壁(6),其从第1侧壁(4)延伸设置;及辅助壁(7),其从第2侧壁(5)延伸设置。在顶壁(6)上设置有在顶壁(6)的侧端面(6a)开口的第1狭缝(8),在辅助壁(7)上设置有在辅助壁(7)的侧端面(7a)开口的第2狭缝(12)。利用比由第2狭缝(12)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前方侧的部位设置稳定部(13),利用比由第2狭缝(8)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前方侧的部位设置稳定部加强部(9)。利用比由顶壁的第1狭缝(8)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后方侧的部位设置卡止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现有的端子,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端子。如图7、8所示,作为现有的端子的阳端子50是通过将预定形状的导电性金属板弯折加工而形成的。阳端子50包括:箱形状的主体部51;端子接触部70,其设置在比主体部51靠前方侧的位置;及电线连接部71,其设置在比主体部51靠后方侧的位置。主体部51包括:底壁52;一对第1侧壁53及第2侧壁54,其从底壁52的两侧端竖立设置;顶壁55,其从第1侧壁53延伸设置;及辅助壁56,其从第2侧壁54延伸设置。在顶壁55上形成有用于形成稳定部57和卡止部58的孔59。稳定部57由顶壁55的一部一体地设置。卡止部58由比孔59靠前方的顶壁55的部位设置,孔59的前端面作为卡止面58a。孔59内作为弹性矛状件(未图示)的进入空间。在辅助壁56上形成有缺口部61(参照图8)。缺口部61被形成为与孔59的开口大致一致的形状。即,被做成为不会将孔59的开口堵塞的尺寸。在将阳端子50插入到连接器壳体(未图示)的端子容纳室中时,稳定部57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内的滑槽中,从而成为引导件,并且,阻止正规的端子朝向之外(例如,上下相反)的插入。阳端子50被容纳在端子容纳室中的状态下,弹性矛状件卡止于卡止部58。由此,阳端子50被固定,不会从端子容纳室脱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3074号公报(JP2008-153074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现有的阳端子50中,将用于形成稳定部57和卡止部58的孔59设置在顶壁55上。孔59需要为稳定部57的长度尺寸和弹性矛状件的进入空间的尺寸之中的较大的一个尺寸以上,通常是大尺寸的孔。因此,存在主体部51的尺寸L2变长,不能使主体部51小型化这种问题。另外,若主体部51的长度变长,则从端子接触部70到电线连接部71的与电线的导通部位的距离变长。由此,阳端子50的电阻变大,也成为使阳端子50的电气性能恶化的原因。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箱形状的主体部小型化的端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端子是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包括:箱形状的主体部;及电线连接部,其设置在主体部的后方侧。主体部包括:底壁;第1侧壁,其从底壁的一个侧端竖立设置;第2侧壁,其从底壁的另一个侧端竖立设置;顶壁,其从第1侧壁延伸设置;及辅助壁,其从第2侧壁延伸设置。在顶壁上设置有在顶壁的侧端面开口的第1狭缝。在辅助壁上设置有在辅助壁的侧端面开口的第2狭缝。利用比由辅助壁的第2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前方侧的部位设置稳定部。利用比由顶壁的第1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前方侧的部位设置稳定部加强部。利用比由顶壁的第1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后方侧的部位设置卡止部。在顶壁上形成有第1狭缝,在辅助壁上形成有第2狭缝,利用由第1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和由第2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设置稳定部、稳定部加强部、卡止部,而不必形成现有的端子那样的孔,因此,能够缩短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而进行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端子也可以还具有设置在主体部的前方侧的端子接触部。即使还具有设置在主体部的前方侧的端子接触部,也能够通过使箱形状的主体部小型化来进一步减小电阻,因此,能够使端子的电气性能提高。也可以是,利用比由辅助壁的第2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后方侧的部位设置突片进入防止部。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使设置突片进入防止部,也能够缩短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而进行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a)是作为实施方式的端子的阳端子的立体图,图1(b)是阳端子的展開图。图2是从与图1(a)不同的方向观察的阳端子的立体图。图3(a)是阳端子的主视图,图3(b)是图3(a)的A-A线剖视图。图4(a)是阳端子的俯视图,图4(b)是阳端子的侧视图,图4(c)是阳端子的仰视图。图5是从前方观察阳端子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内的状态的图。图6是图5的B-B线剖视图。图7是作为现有的端子的阳端子的立体图。图8是作为现有的端子的阳端子的弯折加工前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端子。如图1―4所示,作为实施方式的端子的阳端子1是通过将图1(b)所示那样的预定形状的导电性金属板弯折加工而形成的。阳端子1包括:箱形状的主体部2;端子接触部20,其经由第1缩窄连结部19设置在主体部2的前方侧;及电线连接部30,其经由第2缩窄连结部29设置在主体部2的后方侧。端子接触部20呈突片形状。端子接触部20是通过2个面沿着图1(b)的a线以折叠的方式弯折而形成的。电线连接部30包括导体连接部31和绝缘体连接部32。导体连接部31包括第1底壁31a、和从第1底壁31a的两侧端突设的一对第1舌片部31b。绝缘体连接部32包括第2底壁32a、和从第2底壁32a的两侧端突设的一对第2舌片部32b。第1底壁31a和第2底壁32a朝向内侧弯折为缓和的圆弧状。在导体连接部31,电线(未图示)的端部以去除了外皮的状态,即,仅导体被压着固定。在绝缘体连接部32,电线(未图示)的端部包含着外皮,即绝缘体被压着固定。主体部2包括:底壁3;第1侧壁4,其从底壁3的一个侧端竖立设置;第2侧壁5,其从底壁3的另一个侧端竖立设置;顶壁6,其从第1侧壁4延伸设置;及辅助壁7,其从第2侧壁5延伸设置。顶壁6相对于第1侧壁4沿着图1(b)的d线在水平方向弯折。在顶壁6上设置有在顶壁6的侧端面6a开口的第1狭缝8。在顶壁6上利用比第1狭缝8靠前方侧的分离部位设置稳定部加强部9。稳定部加强部9是通过相对于顶壁6沿着图1(b)的e线向下方铅垂地弯折而形成的。稳定部加强部9与稳定部13接近、或者抵接。由此,稳定部加强部9阻止稳定部13向内侧的偏离、倾斜。在顶壁6上,在比第1狭缝8靠后方侧的部位设置有卡止部10。卡止部10与顶壁6的其他部位相比因弯折而稍微隆起为三角状。卡止部10的后端面作为卡止面10a。顶壁6的后方空间、即主体部2的后方空间被作为弹性矛状件43的进入空间来利用。辅助壁7相对于第2侧壁5除了稳定部13之外沿着图1(b)的b线在水平方向弯折。辅助壁7以折叠到顶壁6的下表面的方式配置。在辅助壁7上设置有1处在辅助壁7的侧端面7a开口的第2狭缝12。在辅助壁7上,利用比第2狭缝12靠前方侧的分离部位设置稳定部13。稳定部13相对于第2侧壁5笔直地配置,在铅垂方向突出。在辅助壁7上,在比第2狭缝12靠后方侧的部位设置有突片进入防止部15。突片进入防止部15相对于辅助壁7沿着图1(b)的c线向下方垂直地弯折。突片进入防止部15以封堵主体部2的后方开口的方式配置。如图5、6所示,阳端子1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40中。在图5、6中,在连接器壳体40上设置有多个端子容纳室41和使对方连接器(未图示)嵌合的连接器嵌合室42。各端子容纳室41的前端侧向连接器嵌合室42开口,各端子容纳室41的后端侧向外部开口。在连接器壳体40上以面对各端子容纳室41的方式设置有弹性矛状件43。在连接器壳体40上沿着各端子容纳室41设置有滑槽(未图示)。接下来,说明阳端子1的容纳作业。将阳端子1从端子容纳室41的后方侧的开口插入。于是,阳端子1的主体部2的前端与弹性矛状件43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是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箱形状的主体部;及电线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后方侧,所述主体部包括:底壁;第1侧壁,其从所述底壁的一个侧端竖立设置;第2侧壁,其从所述底壁的另一个侧端竖立设置;顶壁,其从所述第1侧壁延伸设置;及辅助壁,其从所述第2侧壁延伸设置,在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在所述顶壁的侧端面开口的第1狭缝,在所述辅助壁上设置有在所述辅助壁的侧端面开口的第2狭缝,利用比由所述辅助壁的所述第2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前方侧的部位设置稳定部,利用比由所述顶壁的所述第1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前方侧的部位设置稳定部加强部,利用比由所述顶壁的所述第1狭缝所形成的分离部位靠后方侧的部位设置卡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1.18 JP 2013-0069811.一种端子,是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箱形状的主体部;及电线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后方侧,所述主体部包括:底壁;第1侧壁,其从所述底壁的一个侧端竖立设置;第2侧壁,其从所述底壁的另一个侧端竖立设置;顶壁,其从所述第1侧壁延伸设置;及辅助壁,其从所述第2侧壁延伸设置,在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在所述顶壁的侧端面开口的第1狭缝,在所述辅助壁上设置有在所述辅助壁的侧端面开口的第2狭缝,利用比由所述辅助壁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薰深谷知由梶川谦士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