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包括一基板;多个间隔设置的公共电极块;多条走线;一垂直移位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垂直移位电路单元,每个垂直移位电路单元与一列公共电极块所对应的走线连接,所述垂直移位电路单元用于依次向对应的一列公共电极块输出触控驱动信号;控制IC电路,用于向所述垂直移位电路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将公共电极块按列方向划分为n个公共电极块组,所述控制IC电路用于在不同的触控扫描时间段向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从而可以补偿因不同的公共电极块距离控制IC电路远近不同而造成的负载不同,提高不同公共电极块触控效果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基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内嵌式触摸屏(In Cell Touch Panel),一般将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 Display,IXD)的公共电极层划分为多个公共电极块,并将每一公共电极块分别通过一走线与一控制IC(integrated circuit)电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块复用做触控电极。在显示状态下,所述公共电极块用于接收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状态下,所述公共电极块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并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一般情况下,与公共电极块相连的走线会与显示器的其他走线耦合并产生寄生电容,且随着走线的长度增加,产生的寄生电容就会越大。所以,靠近控制IC的公共电极块所对应的走线所产生的寄生电容较小,而远离控制IC的公共电极块所对应的走线所对应产生的寄生电容较大。寄生电容的差异,会导致每个公共电极块对应的触控效果检测的设定时间存在差异。不过对于公共电极块触控效果的检测,一般情况下,其设定时间都是相同的,这种做法会大大降低不同公共电极块触控效果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不基板,包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多个间隔设置的公共电极块,所述公共电极块形成M行*N列的阵列,所述公共电极块复用做触控电极;多条走线,每一走线与一所述公共电极块电连接;一垂直移位电路,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并与所述走线电连接,所述垂直移位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垂直移位电路单元,每个垂直移位电路单元与一列公共电极块所对应的走线连接,所述垂直移位电路单元用于依次向对应的一列公共电极块输出触控驱动信号;控制IC电路,与所述垂直移位电路连接,用于向所述垂直移位电路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块按列方向划分为η个公共电极块组,所述控制IC电路用于在不同的触控扫描时间段向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基板,将公共电极块按列方向划分为η个公共电极块组,所述控制IC电路用于在不同的触控扫描时间段向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从而可以补偿因不同的公共电极块距离控制IC电路远近不同而造成的负载不同,降低寄生电容的差异,使得每个公共电极块对应的触控效果检测的设定时间的差异减少,提高不同公共电极块触控效果检测的准确性,特别适合应用于大批量的公共电极块的触控效果检测状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的实现自电容触控的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显示基板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状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理论波形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状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实际波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扫描信号的实际波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被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的第一状态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被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的第二状态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被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的波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被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的第一状态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被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的第二状态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被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的第三状态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垂直移位电路的结构方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锁存扫描电路的结构方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锁存扫描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选择电路的第一电路结构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选择电路的第二电路结构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选择电路的波形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基板;11-显示区域;12-边框区域;111-公共电极块;112-走线;13-台阶区域;131-控制IC ;14_非显示区域;21-垂直移位电路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前,先针对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做简单的介绍。目前,为了实现触控功能,关于触控结构的设计,主要可以采用电容触控结构,其中,电容触控结构通过设置一种电极(触控感应电极)或者两种电极(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并通过一种电极与地之间形成的自电容或者两种电极之间形成的互电容来实现电容触控功能。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的是电容触控结构,因此,接下来主要对电容触控结构做进一步地说明。对于上述的电容触控结构的两种电极,在进行设计时,根据需要可以将两种电极设置在同一层,相应的两种电极可以平行间隔设置或者交叉设置,且在采用交叉设置时在交叉处通过跨桥来实现相应电极的电连接;根据需要也可以将两种电极设置在不同层,且此种情况通常将两种电极进行交叉设置。自电容触控是由触控电极和地之间形成的电容来实现触控功能,而互电容触控是由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来实现触控功能。图1是现有技术的实现自电容触控的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基板为实现自电容触控的基板10,该基板10由显示区域11、围绕显示区域11的边框区域12和位于边框区域12 —侧的台阶区域13构成,在显示区域11设置有块状的公共电极块111,每个公共电极块111通过走线112与设置在台阶区域13的控制IC131电连接,且在驱动过程中向公共电极块111传输的脉冲都是相同的,那么靠近控制IC的公共电极块111所对应的走线所产生的寄生电容较小,而远离控制IC的公共电极块111所对应的走线所对应产生的寄生电容较大,进而会导致远离控制IC的公共电极块111的信号会比靠近IC的公共电极块111的信号有一定延时,影响触控和显示效果。因此,根据上述对电容触控结构的介绍以及现有技术部分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给出如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一基板10,包括显示区域11和非显示区域14 ;多个间隔设置的公共电极块111,所述公共电极块111形成M行*N列的阵列,所述公共电极块111复用做触控电极;多条走线112,每一走线112与一所述公共电极块111电连接;一垂直移位电路,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14并与所述走线112电连接,所述垂直移位电路包括级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多个间隔设置的公共电极块,所述公共电极块形成M行*N列的阵列,所述公共电极块复用做触控电极;多条走线,每一走线与一所述公共电极块电连接;一垂直移位电路,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并与所述走线电连接,所述垂直移位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垂直移位电路单元,每个垂直移位电路单元与一列公共电极块所对应的走线连接,所述垂直移位电路单元用于依次向对应的一列公共电极块输出触控驱动信号;控制IC电路,与所述垂直移位电路连接,用于向所述垂直移位电路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块按列方向划分为n个公共电极块组,所述控制IC电路用于在不同的触控扫描时间段向不同的公共电极块组施加频率不同的扫描脉冲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盛棚,杨毅志,黄建才,许育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