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机构、转向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229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0:28
一种蜗杆、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机构、转向器及汽车,其中,蜗杆包括:杆部,固设于所述杆部上的第一蜗杆齿;位于相邻第一蜗杆齿之间的第二蜗杆齿,且相邻第一蜗杆齿之间有且仅有一个第二蜗杆齿,所述第二蜗杆齿可沿所述杆部在相邻第一蜗杆齿间轴向移动;套设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套筒,所述套筒与第二蜗杆齿固定连接;能够使所述套筒沿杆部轴向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蜗杆齿和所述第二蜗杆齿相互贴合后与蜗轮上的蜗轮齿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蜗轮蜗杆轴向啮合间隙来实现蜗轮蜗杆轴向啮合间隙的调整,且蜗杆两端采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与壳体连接,从而蜗轮蜗杆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蜗轮蜗杆传动
,具体涉及蜗杆、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机构、转向器及汽车
技术介绍
蜗轮蜗杆机构以其结构紧凑、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冲击小等优点,在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蜗轮蜗杆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容易造成蜗轮或者蜗杆磨损,蜗轮蜗杆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之间的啮合间隙就会增大,这时蜗轮蜗杆机构就会出现传动不平稳,出现传动比波动以及传动噪声,最终导致蜗轮蜗杆失效,其中,蜗轮蜗杆之间的啮合间隙包括轴向啮合间隙和径向的啮合间隙。如果加工精度(如壳体、蜗轮、蜗杆的加工精度)不够的话,很容易出现蜗轮蜗杆之间的不能够正常传动,例如出现轴向或径向过紧啮合,这时,更容易导致传动效率低下,而且蜗轮与蜗杆之间也会加速磨损;还有可能出现轴向或径向过松啮合,这时蜗轮蜗杆机构就会出现传动不平稳,出现传动比波动以及传动噪声,最终导致蜗轮蜗杆失效。所以蜗轮蜗杆的轴向或径向啮合间隙调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中蜗轮蜗杆机构大都不能调整蜗轮蜗杆之间的啮合间隙,只有很少一部分蜗轮蜗杆机构能够调整蜗轮蜗杆之间的径向啮合间隙。为使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平稳,需对蜗轮蜗杆的轴向或径向啮合间隙调整,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调节蜗轮蜗杆的中心距来调节蜗轮蜗杆的径向啮合间隙,如图1所示:主要由壳体100、蜗轮200、蜗轮轴300、调心架400、轴承500、蜗杆600、调心顶锥700、调心轴承800等零件组成。其中蜗轮轴300穿过蜗轮200的中心孔,蜗轮轴300与蜗轮200为固定连接,蜗轮轴300通过轴承(图中未画出)连接在壳体100上的轴承座孔中,蜗杆600的左端穿过调心轴承800的内圈,调心轴承800的外圈固定在壳体100上的轴承座孔中,蜗杆600的右端穿过轴承500的内圈,轴承500的外圈嵌于调心架400中的腰形槽中,轴承外圈可在腰形槽中滑动,调心顶锥700的端部顶住轴承500的外圈,并且与壳体100为螺纹配入口 ο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蜗轮与蜗杆之间有较大的径向啮合间隙而需要调整此间隙时,旋转调心顶锥700,使之向上运动,使得轴承500也沿着调心架400中的腰形槽向上运动,从而蜗杆600绕着调心轴承800的调心中心“O”逆时针旋转,蜗杆600与蜗轮200的中心距也在减小,径向啮合间隙也在减小直至消失,这就完成了蜗轮200与蜗杆600之间的径向啮合间隙调整。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关于轴向间隙调整的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机构,对蜗轮蜗杆轴向啮合间隙进行调整,保证了蜗轮蜗杆的传动平稳,成本也降低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没有轴向啮合间隙调整的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蜗杆,包括:杆部,固设于所述杆部上的第一蜗杆齿;位于相邻第一蜗杆齿之间的第二蜗杆齿,且相邻第一蜗杆齿之间有且仅有一个第二蜗杆齿,所述第二蜗杆齿可沿所述杆部在相邻第一蜗杆齿间轴向移动;套设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蜗杆齿固定连接;能够使所述套筒沿所述杆部轴向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蜗杆齿和所述第二蜗杆齿相互贴合后与蜗轮上的蜗轮齿配合。可选的,所述第二蜗杆齿与所述杆部之间设有花键,所述第二蜗杆齿可沿花键在所述杆部上轴向移动。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轴向一端与所述杆部连接,轴向另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为螺栓,设于所述套筒远离第一蜗杆齿的轴向端部,所述杆部具有和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栓孔,通过所述螺栓的旋入或旋出使所述套筒沿杆部轴向移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轴承孔、第二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孔内设有第二轴承;蜗轮;任一项所述的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孔,所述蜗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蜗杆另一端的套筒能够沿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孔轴向移动。可选的,所述壳体为电动助力转向器壳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转向器,包括任一项所述的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任一项所述的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杆部上设有第一蜗杆齿,在蜗杆一端套设套筒,相邻第一蜗杆齿间设有第二蜗杆齿,第二蜗杆齿可沿所述杆部在相邻第一蜗杆齿间轴向移动;当蜗轮和蜗杆之间存在较大的轴向啮合间隙时,旋出调节机构,套筒向外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蜗杆齿向外运动,第一蜗杆齿在蜗杆轴上保持不动,使得第一蜗杆齿和第二蜗杆齿共同组成的蜗杆齿变宽,继而蜗杆齿的轮廓向外扩张,从而消除蜗杆齿与蜗轮齿之间的轴向啮合间隙,达到蜗轮蜗杆轴向啮合间隙的调整目的。同时,本技术的蜗杆齿由第一蜗杆齿和第二蜗杆齿构成,第一蜗杆齿和第二蜗杆齿相互嵌套,当蜗轮蜗杆啮合时,蜗轮齿和由第一蜗杆齿和第二蜗杆齿构成的蜗杆齿相啮合;这样的啮合方式不仅能够调整蜗轮蜗杆轴向啮合间隙,同时,在任何时候,蜗轮蜗杆都是通过第一蜗杆齿、第二蜗杆齿和蜗轮齿相啮合,第一蜗杆齿、第二蜗杆齿和蜗轮齿均受力,那么,蜗杆齿和蜗轮齿的承载能力变大,蜗轮蜗杆的磨损减慢,能够顺畅的传递扭矩。本技术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机构未采用调心轴承,未采用调节蜗轮蜗杆啮合中心距来调节啮合间隙的方式,而是通过调节蜗轮蜗杆轴向啮合间隙来实现蜗轮蜗杆轴向啮合间隙的调整,且蜗杆两端采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与壳体连接,从而蜗轮蜗杆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蜗轮蜗杆径向啮合间隙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蜗轮蜗杆径向啮合间隙调整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蜗轮蜗杆轴向啮合间隙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3和图4所不,本技术提供一种蜗杆600,包括:杆部,在杆部上固设有第一蜗杆齿602,相邻第一蜗杆齿间设有第二蜗杆齿603,在蜗杆600 —端套设套筒606,套筒606与第二蜗杆齿603固定连接,第二蜗杆齿603位于相邻第一蜗杆齿602之间,第二蜗杆齿603可沿相邻第一蜗杆齿602间轴向移动,且相邻第一蜗杆齿602之间有且仅有一个第二蜗杆齿603 ;第一蜗杆齿602和第二蜗杆齿603共同构成本技术蜗杆的蜗杆齿601,第一蜗杆齿602和第二蜗杆齿603相互贴合后与蜗轮200上的蜗轮齿201啮合。此外,如图6所示,在第二蜗杆齿603与杆部之间设有花键607,第二蜗杆齿603可沿花键607轴向移动,花键607能够传递杆部到第二蜗杆齿603的力,由于在杆部上设有花键607,第二蜗杆齿603能够在花键607上轴向移动,使轴向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部,固设于所述杆部上的第一蜗杆齿;位于相邻第一蜗杆齿之间的第二蜗杆齿,且相邻第一蜗杆齿之间有且仅有一个第二蜗杆齿,所述第二蜗杆齿可沿所述杆部在相邻第一蜗杆齿间轴向移动;套设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蜗杆齿固定连接;能够使所述套筒沿所述杆部轴向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蜗杆齿和所述第二蜗杆齿相互贴合后与蜗轮上的蜗轮齿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陶喆周中坚张成宝顾頔范鹏丰烨覃涛左琨朱文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