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009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1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它包括上三层纤维层、聚氨酯夹层以及下三层纤维层,且所述聚氨酯夹层夹置在所述上三层纤维层及所述下三层纤维层的中间,上三层纤维层与聚氨酯夹层之间及聚氨酯夹层与下三层纤维层之间设有大豆蛋白胶黏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纺布构思新颖,弹性、柔韧性优异,有着良好的抗拉性能,同时环保可降解,其优良的性能更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它包括上三层纤维层、聚氨酯夹层以及下三层纤维层,且所述聚氨酯夹层夹置在所述上三层纤维层及所述下三层纤维层的中间,上三层纤维层与聚氨酯夹层之间及聚氨酯夹层与下三层纤维层之间设有大豆蛋白胶黏剂层。本技术的无纺布构思新颖,弹性、柔韧性优异,有着良好的抗拉性能,同时环保可降解,其优良的性能更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因具有透气、防水、无毒、环保等许多的特性,使之成为服装行业的新宠,然而由于无纺布在弹性、柔软性、抗拉性能等方面与服装面料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使得无纺布还无法大范围取代传统服装面料,目前还主要是用于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产品。中国专利号为201220180596.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无纺布,它包括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由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复合构成,所述聚丙烯层厚度大于聚乙烯层的厚度,所述聚乙烯层呈网状结构,所述聚丙烯层呈网状结构,所述弹性无纺布既能够增加无纺布柔曲性、流动性和弹性,又能够在确保聚乙烯材料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聚丙烯材料的韧性和抗拉性,但是,所述弹性无纺布中的聚乙烯材料化学稳定性好,不易降解,在室外自然完全降解需要三百年,而聚丙烯室外完全降解只需要90天,在所述弹性无纺布中大量使用聚乙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符合当下的环保要求;同时,所述弹性无纺布的两层迭层结构会使得所述弹性无纺布在弯曲折叠过程中因两种材质弹性不同而在左右弯曲折叠处两边产生受力不均,长时间使用容易使所述弹性无纺布失弹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包括上三层纤维层、聚氨酯夹层以及下三层纤维层,且所述聚氨酯夹层夹置在所述上三层纤维层及所述下三层纤维层的中间,上三层纤维层与聚氨酯夹层之间及聚氨酯夹层与下三层纤维层之间设有大豆蛋白胶黏剂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三层聚丙烯层是由聚氨酯纤维层、聚氨酯弹性线网和聚丙烯纤维层依次叠加而成,呈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三层聚丙烯层是由聚丙烯纤维层、聚氨酯弹性线网和聚氨酯纤维层依次叠加而成,呈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聚氨酯夹层为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该聚氨酯夹层克重为20_30g/m2,呈网状结构。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中使用的聚氨酯材料是由以淀粉为多元醇合成的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其不仅具有优良的回弹性,而且与不含淀粉的聚氨酯弹性体相比,其在埋入土中一个月内的强度损失率达2 0 %?4 0 %,并在弹性体表面出现大量霉点,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从而在保证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的弹性、柔韧性的基础上也改善了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环保可降解性;同时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中对称的结构能使其更加稳定,左右弯曲折叠过程中均匀受力,使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不易发生失弹变形而影响无纺布表面的平整性,同时稳定受力的迭层结构还能进一步提高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的抗拉性能;所述上三层纤维层中的聚氨酯弹性线网和所述下三层中的聚氨酯弹性线网不仅能够有效增加无纺布的弹性,还能增强无纺布的透气功能;所述聚氨酯夹层与所述上三层纤维层及所述下三层纤维层是通过一种大豆蛋白胶黏剂粘层粘合而成的,所述大豆蛋白胶黏剂层是一种利用大豆蛋白合成的环保型胶黏剂,其不仅拥有很高的粘结强度,而且柔韧性优良,对改善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的强度和柔韧性发挥了一定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包括上三层纤维层、聚氨酯夹层2以及下三层纤维层,且所述聚氨酯夹层2夹置在所述上三层纤维层及所述下三层纤维层的中间,上三层纤维层与聚氨酯夹层2之间及聚氨酯夹层2与下三层纤维层之间设有大豆蛋白胶黏剂层41,42。所述上三层聚丙烯层是由聚氨酯纤维层11、聚氨酯弹性线网12和聚丙烯纤维层13依次叠加而成,呈网状结构。所述下三层聚丙烯层是由聚丙烯纤维层33、聚氨酯弹性线网32和聚氨酯纤维层31依次叠加而成,呈网状结构。所述聚氨酯夹层2为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该聚氨酯夹层2克重为20-30g/m2,呈网状结构。 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中使用的聚氨酯材料是由以淀粉为多元醇合成的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其不仅具有优良的回弹性,而且与不含淀粉的聚氨酯弹性体相比,其在埋入土中一个月内的强度损失率达2 0 %?4 0 %,并在弹性体表面出现大量霉点,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从而在保证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的弹性、柔韧性的基础上也改善了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环保可降解性;同时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中对称的结构能使其更加稳定,左右弯曲折叠过程中均匀受力,使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不易发生失弹变形而影响无纺布表面的平整性,同时稳定受力的迭层结构还能进一步提高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的抗拉性能;所述上三层纤维层中的聚氨酯弹性线网12和所述下三层中的聚氨酯弹性线网32不仅能够有效增加无纺布的弹性,还能增强无纺布的透气功能;所述聚氨酯夹层2与所述上三层纤维层及所述下三层纤维层是通过一种大豆蛋白胶黏剂层41,42粘合而成的,所述大豆蛋白胶黏剂层41,42是一种利用大豆蛋白合成的环保型胶黏剂,其不仅拥有很高的粘结强度,而且柔韧性优良,对改善所述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的强度和柔韧性发挥了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设计的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构思新颖,弹性、柔韧性优异,有着良好的抗拉性能,同时环保可降解,其优良的性能更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三层纤维层、聚氨酯夹层以及下三层纤维层,且所述聚氨酯夹层夹置在所述上三层纤维层及所述下三层纤维层的中间,上三层纤维层与聚氨酯夹层之间及聚氨酯夹层与下三层纤维层之间设有大豆蛋白胶黏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层聚丙烯层是由聚氨酯纤维层、聚氨酯弹性线网和聚丙烯纤维层依次叠加而成,呈网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三层聚丙烯层是由聚丙烯纤维层、聚氨酯弹性线网和聚氨酯纤维层依次叠加而成,呈网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夹层为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该聚氨酯夹层克重为20-30g/m2,呈网状结构。【文档编号】B32B27/02GK204095226SQ201420567263【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专利技术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三层纤维层、聚氨酯夹层以及下三层纤维层,且所述聚氨酯夹层夹置在所述上三层纤维层及所述下三层纤维层的中间,上三层纤维层与聚氨酯夹层之间及聚氨酯夹层与下三层纤维层之间设有大豆蛋白胶黏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其雄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东翔化工轻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