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812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0 03:48
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包括筒状基体和装配于基体两端的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套设有若干刀头部件,刀头部件表面以粘合方法固定有金刚石刀头,通过熔换的方法达到更换刀头的目的,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刀头以粘合方式固定于刀头部件上,通过熔换方式更换刀头,改变以往的方式,客户只需要直接更换金刚石刀头即可,现场装配即可使用,从而可以缩短更换周期及节约运需成本;此外,本结构还有效降低噪音,提高锋利性,防止刀头过烧及加工件刮花。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性能可靠、噪音低、锋利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刀,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滚刀一般为一体成型,或者刀头以焊接或其他连接方法连接于基体上,一旦完成连接,就不能拆卸。另外,市场上也出现了可更换刀头的滚刀,但更换方式复杂,操作困难,刀头装配误差大,很难保证性能。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611361U于2014年5月28日公开了一种滚刀,具体公开了包括设置在基体上的金刚石节块,基体上设置有消音减震装置。消音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基体内的消音管,隔音层设置在消音管与基体之间。消音管为二件以上,并排布置。消音管及隔音层设置在基体的中间。基体的两端设置有带有装配孔的端盖。消音管与基体之间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支承板。基体为圆管。该滚刀上的刀头为传统连接结构,对于更换十分不便,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性能可靠、噪音低、锋利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包括筒状基体和装配于基体两端的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套设有若干刀头部件,刀头部件表面以粘合方法固定有金刚石刀头,通过熔换的方法达到更换刀头的目的,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所述刀头部件为标准件,包括呈筒状的本体和刀头。所述本体表面设置有若干倾斜角为a的条纹,a为30° -40°。所述刀头沿本体表面的条纹轨迹粘合于其表面,粘胶熔点为200°C以上。相邻刀头部件表面形成连续的刀头。所述本体内壁和基体表面对应设置有键槽,键槽内装配平键。所述基体表面均布若干环形凸起,本体内壁对应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基体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部件,以前后压制刀头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呈筒状,且套设于基体表面两端,内壁设置有键槽,平键两端装配于键槽内。所述堵盖按压限位部件。本技术的刀头以粘合方式固定于刀头部件上,通过熔换方式达到更换刀头目的,改变以往的方式,客户只需要直接更换金刚石刀头即可,现场装配即可使用,从而可以缩短更换周期及节约运需成本;此外,本结构还有效降低噪音,提高锋利性,防止刀头过烧及加工件刮花。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性能可靠、噪音低、锋利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基体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限位部件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堵盖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本体的主视图。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刀头部件的主视图。图10为图9中D-D方向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没有粘合刀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爆炸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本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包括筒状基体5和装配于基体5两端的堵盖3 ;参见图2、5、6,基体5两端部分别焊接有装配环5.2,装配环5.2边缘均布设置螺孔,堵盖3通过螺钉2螺接装配环5.2,从而完成其与基体5的连接。基体5上套设有四件刀头部件6,刀头部件6表面以粘合方法固定有金刚石刀头6.2,通过熔换的方法达到更换刀头的目的,操作方便、简单、快捷。参见图7-10,刀头部件6为标准件,由呈筒状的本体6.1和刀头6.2组成。本体6.1表面设置有若干倾斜角为a的条纹,a为36°,条纹彼此平行,且间距相等;刀头6.2沿本体6.1表面的条纹轨迹粘合于其表面,粘胶熔点为200°C,相邻刀头部件6表面形成连续的刀头6.2。需要更换刀头6.2时,只需将温度升至200°C,粘胶熔掉,即可轻松拆卸更换刀头 6.2。此外,本体6.1内壁和基体5表面分别对应设置有键槽b’和键槽b,两键槽内装配平键4,有效防止刀头部件6自转。参见图13,基体5表面对应刀头部件6的数量设置有四道环形凸起5.4,本体6.1内壁对应设置有环形凹槽6.1.1,环形凸起5.4卡扣于环形凹槽6.1.1内,防止刀头部件6移动。参见图3-4,基体5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部件1,分别压制最前和最后的刀头部件6,起牢靠的固定作用。该限位部件I呈筒状,且套设于基体5表面两端,内壁设置有键槽b”,平键4两端装配于键槽b”内。限位部件I内壁为阶梯孔设置,堵盖3边缘按压限位部件I内的阶梯孔,从而达到压制限位部件的目的,使整体装配牢固可靠。第二实施例本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本体6.1表面设置的条纹倾斜角a为30°,刀头6.2沿条纹轨迹粘合,倾斜角为30°,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第三实施例本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本体6.1表面设置的条纹倾斜角a为40°,刀头6.2沿条纹轨迹粘合,倾斜角为40°,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上述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简单的变型或改造,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包括筒状基体(5)和装配于基体(5)两端的堵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5)上套设有若干刀头部件¢),刀头部件(6)表面以粘合方法固定有金刚石刀头(6.2)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部件(6)为标准件,包括呈筒状的本体(6.1)和刀头(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6.1)表面设置有若干倾斜角为a的条纹,a为30° -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6.1)内壁和基体(5)表面对应设置有键槽,键槽内装配平键(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6.2)沿本体(6.1)表面的条纹轨迹粘合于其表面,粘胶熔点为200°C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相邻刀头部件(6)表面形成连续的刀头(6.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5)表面均布若干环形凸起(5.4),本体(6.1)内壁对应设置有环形凹槽(6.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5)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部件(I),以前后压制刀头部件(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I)呈筒状,且套设于基体(5)表面两端,内壁设置有键槽(b”),平键(4)两端装配于键槽(b”)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3)按压限位部件⑴。【专利摘要】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包括筒状基体和装配于基体两端的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套设有若干刀头部件,刀头部件表面以粘合方法固定有金刚石刀头,通过熔换的方法达到更换刀头的目的,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本技术的刀头以粘合方式固定于刀头部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滚刀,包括筒状基体(5)和装配于基体(5)两端的堵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5)上套设有若干刀头部件(6),刀头部件(6)表面以粘合方法固定有金刚石刀头(6.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雪陶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