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8646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0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在座椅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身体位置的身体红外扫描仪、安装在踏板总成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腿部形状和位置的腿部红外扫描仪、用于调整座椅前后位置的第二伺服电机、用于调整座椅靠背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和控制单元,所述身体红外扫描仪和腿部红外扫描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控制端连接;通过在连接板外侧安装腿部红外扫描仪和在车门内护板上安装身体红外扫描仪,两台扫描仪将驾驶员身体和腿部形态红外成像后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单元,并由控制单元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调整座椅前后和靠背角度,改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性的重要设施,驾驶员座椅位置对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视野和操作方便性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适合驾驶员操作的座椅及座椅位置和形态,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程度,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汽车驾驶员座椅位置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和安全性。为了便于在更换驾驶员的时候根据自身的驾驶习惯和身体形态调整座椅,现有的汽车座椅上均配套安装调整机构,比如座椅前后位置调整、座椅高度调整、座椅靠背角度调整等机构,早期的这些调整机构均为手动,随着自动控制水平的发展,已经出现一些可通过电动机驱动调整各项参数和状态的座椅,大大改善可操作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更换驾驶员时,新的驾驶员需要根据自身的驾驶习惯重新逐个进行调整,尤其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驾驶习惯的驾驶员来说,座椅的状态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并非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情况下长期驾驶,容易加速腰部和颈部疲劳,容易导致疲劳驾驶,舒适性较差,而且还会影响形成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通过在连接板上安装腿部红外扫描仪和车门内护板内侧安装身体红外扫描仪,在驾驶员打开汽车电源开关时,两套红外扫描仪直接扫描驾驶员坐姿,并将其上传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驾驶员坐姿数据查询出在其存储单元内储存的相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座椅参数,并驱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调整座椅状态,当然还可以通过在座椅上安装其他调整机构来调整座椅整体形态参数,确保驾驶员以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坐姿进行驾驶,缓解疲劳,改善舒适性,提尚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在座椅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身体位置的身体红外扫描仪、安装在踏板总成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腿部形状和位置的腿部红外扫描仪、用于调整座椅前后位置的第二伺服电机、用于调整座椅靠背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和控制单元,所述身体红外扫描仪和腿部红外扫描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安装在连接板外侧,所述腿部红外扫描仪和身体红外扫描仪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板外侧和车门内护板内侧。所述座椅的靠背上设置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座椅坐垫上设置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信号端与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为电磁式接近开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连接板外侧上安装腿部红外扫描仪和车门内护板上安装身体红外扫描仪,在驾驶员打开汽车电源开关时,两套红外扫描仪直接扫描驾驶员坐姿,并将其上传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驾驶员坐姿数据查询出在其存储单元内储存的相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座椅参数,并驱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调整座椅状态,当然还可以通过在座椅上安装其他调整机构来调整座椅整体形态参数,确保驾驶员以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坐姿进行驾驶,缓解疲劳,改善舒适性,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原理框图;在附图中:1、第一伺服电机;2、第二伺服电机;5、踏板总成;6、连接板;7、腿部红外扫描仪;8、控制单元;9、方向盘总成;10、车门内护板;11、身体红外扫描仪;12、座椅;13、第一位置传感器;14、第二位置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解决现有汽车座椅调整繁琐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如图1-2所示的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在座椅12 —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身体位置的身体红外扫描仪11、安装在踏板总成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腿部形状和位置的腿部红外扫描仪7、用于调整座椅12前后位置的第二伺服电机2、用于调整座椅12靠背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I和控制单元8,身体红外扫描仪11和腿部红外扫描仪7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8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I和第二伺服电机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8固定安装在连接板6外侧,腿部红外扫描仪7和身体红外扫描仪11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板外侧和车门内护板10内侧;座椅12的靠背上设置第一位置传感器13,座椅12坐垫上设置第二位置传感器14,第一位置传感器13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4信号端与控制单元8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位置传感器13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4均为电磁式接近开关。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当驾驶人员打开汽车电源后,将手放置方向盘总成9上,脚踩踏板总成5,在车门处于关闭的情况下,腿部红外扫描仪和身体红外扫描仪同时工作,对驾驶人员坐姿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上传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匹配的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参数驱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调整座椅形态。总之,本技术通过在车身侧围上安装腿部红外扫描仪和身体红外扫描仪,在驾驶员打开汽车电源开关时,两套红外扫描仪直接扫描驾驶员坐姿,并将其上传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驾驶员坐姿数据查询出在其存储单元内储存的相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座椅参数,并驱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调整座椅状态,当然还可以通过在座椅上安装其他调整机构来调整座椅整体形态参数,确保驾驶员以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坐姿进行驾驶,缓解疲劳,改善舒适性,提高安全性。【主权项】1.一种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座椅(12) —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身体位置的身体红外扫描仪(11)、安装在踏板总成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腿部形状和位置的腿部红外扫描仪(7)、用于调整座椅(12)前后位置的第二伺服电机(2)、用于调整座椅(12)靠背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I)和控制单元(8),所述身体红外扫描仪(11)和腿部红外扫描仪(7)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8)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I)和第二伺服电机(2 )的控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8)固定安装在连接板(6)外侧,所述腿部红外扫描仪(7)和身体红外扫描仪(11)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板(6)外侧和车门内护板(10)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2)的靠背上设置第一位置传感器(13),所述座椅(12)坐垫上设置第二位置传感器(14),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3)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4)信号端与控制单元(8)信号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3)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4)均为电磁式接近开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在座椅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身体位置的身体红外扫描仪、安装在踏板总成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腿部形状和位置的腿部红外扫描仪、用于调整座椅前后位置的第二伺服电机、用于调整座椅靠背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和控制单元,所述身体红外扫描仪和腿部红外扫描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控制端连接;通过在连接板外侧安装腿部红外扫描仪和在车门内护板上安装身体红外扫描仪,两台扫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座椅(12)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身体位置的身体红外扫描仪(11)、安装在踏板总成一侧的用于扫描驾驶员腿部形状和位置的腿部红外扫描仪(7)、用于调整座椅(12)前后位置的第二伺服电机(2)、用于调整座椅(12)靠背角度的第一伺服电机(1)和控制单元(8),所述身体红外扫描仪(11)和腿部红外扫描仪(7)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8)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1)和第二伺服电机(2)的控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棋张立平张磊朱义坤魏树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