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包括衬套本体,衬套本体为圆筒形,衬套本体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外油槽,衬套本体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内油槽,内油槽与外油槽通过沿径向贯通开设在衬套本体上的油孔相连通,所述内油槽为环形槽,内油槽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230°。该衬套能在摇臂高速交变应力的状态下,避免衬套所受到来自摇臂较大的压应力,从而能够提高摇臂衬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部件,具体是指柴油机用摇臂衬套。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中,柴油机的摇臂部件的衬套是一个高速运动,高应变载荷的运动副。常常由于气阀和挺杆的交变载荷疲劳而更换,影响摇臂效率,降低摇臂销寿命。摇臂高速摆动和载荷的不均匀影响衬套油膜厚度,降低机械效率。现有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包括衬套本体,衬套本体为圆筒形,衬套本体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外油槽,衬套本体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内油槽,内油槽与外油槽通过沿径向贯通开设在衬套本体上的油孔相连通,内油槽为360°的环形槽,导致衬套内壁受力面积较小,衬套所受到的摇臂压应力较大,存在损毁摇臂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柴油机用摇臂衬套,该衬套能在摇臂高速交变应力的状态下,避免衬套所受到来自摇臂较大的压应力,从而能够提高摇臂衬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包括衬套本体,衬套本体为圆筒形,衬套本体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外油槽,衬套本体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内油槽,内油槽与外油槽通过沿径向贯通开设在衬套本体上的油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槽为环形槽,内油槽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230°。本技术的摇臂衬套内油槽开230°环槽替代传统的360°环槽,增加衬套的受力面积,减少衬套所受到来自摇臂较大的压应力,以增加衬套的使用寿命,经计算内油槽避开受力区,使布油和散热效果更良好。本技术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壁在位于内油槽两个端头的位置分别沿轴向开设一条藏垃圾槽,两条藏垃圾槽分别与所述内油槽的两个端头相连通,并且分别与所述内油槽的两个端头相垂直。本技术的衬套内壁在内油槽的端头处横向增加藏垃圾槽,避免垃圾进入运动面,破坏油膜,能尽量避免烧坏衬套。本技术中,所述油孔为两个,两个油孔位于同一圆周上,两个油孔之间的夹角β 为 150。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摇臂衬套的内油槽采用230°环槽替代传统均匀式360°环槽,经计算内油槽避开受力区,因此改进后的摇臂衬套可以改善油膜,受力,改善散热,优化润滑,提高衬套,摇臂,摇臂销各部件的寿命,同时在内油槽末端增加藏垃圾槽,避免垃圾进入运动面,破坏油膜,能尽量避免烧坏衬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摇臂衬套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摇臂衬套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是本技术摇臂衬套使用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衬套本体; 2、外油槽; 3、内油槽; 4、油孔;5、藏垃圾槽;6、摇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衬套本体I为圆筒形,衬套本体I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外油槽2,衬套本体I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内油槽3,内油槽3与外油槽2通过沿径向贯通开设在衬套本体I上的油孔4相连通,油孔4为两个,两个油孔4位于同一圆周上,两个油孔4之间的夹角β为150°,该内油槽3为环形槽,内油槽3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230°。由于受力不对称造成油膜厚度不均匀,内油槽3可以优化油膜厚度,改善受力,散热效果更加良好。本实施例中,衬套本体I的内壁在位于内油槽3两个端头的位置分别沿轴向开设一条藏垃圾槽5,两条藏垃圾槽5分别与内油槽3的两个端头相连通,并且分别与内油槽3的两个端头相垂直。增加藏垃圾槽5,避免垃圾进入运动面,破坏油膜,能尽量避免烧坏衬套。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包括衬套本体(I),衬套本体(I)为圆筒形,衬套本体(I)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外油槽(2),衬套本体(I)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内油槽(3),内油槽(3)与外油槽(2)通过沿径向贯通开设在衬套本体(I)上的油孔(4)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槽(3)为环形槽,内油槽(3)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2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I)的内壁在位于内油槽(3)两个端头的位置分别沿轴向开设一条藏垃圾槽(5),两条藏垃圾槽(5)分别与所述内油槽(3)的两个端头相连通,并且分别与所述内油槽(3)的两个端头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4)为两个,两个油孔⑷位于同一圆周上,两个油孔⑷之间的夹角β为15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包括衬套本体,衬套本体为圆筒形,衬套本体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外油槽,衬套本体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内油槽,内油槽与外油槽通过沿径向贯通开设在衬套本体上的油孔相连通,所述内油槽为环形槽,内油槽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230°。该衬套能在摇臂高速交变应力的状态下,避免衬套所受到来自摇臂较大的压应力,从而能够提高摇臂衬套的使用寿命。【IPC分类】F01L1/18, F01M9/10【公开号】CN204646351【申请号】CN201520323580【专利技术人】李莹, 江秋红, 钱旭, 付昌均 【申请人】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柴油机用摇臂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衬套本体(1)为圆筒形,衬套本体(1)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外油槽(2),衬套本体(1)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内油槽(3),内油槽(3)与外油槽(2)通过沿径向贯通开设在衬套本体(1)上的油孔(4)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槽(3)为环形槽,内油槽(3)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2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莹,江秋红,钱旭,付昌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