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7761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结构为:一个主支撑骨架,其包含两组支撑面,分别支撑两个箱体的四个支脚;四个前限位块,用于限制两箱体的前移和左右移动;四个后限位块,用于限制两箱体的后移和左右移动;八个压板,用于限制两箱体的上下移动;一个前支撑体与两个后支撑体与车辆底盘支撑铰接,形成三点支撑,车辆行驶过程中底盘的横向变形由前支撑体适应,纵向变形由两后支撑体适应。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箱体大跨距支撑运输,并可靠固定,保证箱体在长距离、复杂路面运输时较大冲击负荷作用下支撑的稳定性,避免运输过程中底盘大梁产生的变形力直接作用到箱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车辆运输箱体的方式是将箱体直接吊装到运输车辆厢体平面上,通过钢丝绳前后、左右与车厢板固定进行运输,这种方式存在固定麻烦,固定力大小无法控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力直接作用到箱体上,不适应箱体在长距离、复杂路面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在运输车辆上加装该支撑装置,可实现箱体大跨距支撑运输,并可靠固定,保证箱体在长距离、复杂路面运输时较大冲击负荷作用下支撑的稳定性,避免运输过程中底盘大梁产生的变形力直接作用到箱体上。一种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包括一个主支撑骨架、一个前支撑体、两个后支撑体、四个前限位块、四个后限位块、八个压板和两个压板锁紧解锁机构;一个主支撑骨架,其包含两组支撑面,两组支撑面关于主支撑骨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面包括两个前向支撑面和两个后向支撑面,用于协作支撑一个箱体的四个支脚,被支撑的两个箱体并排放置;所述中轴线与车辆轴线重合;四个前限位块,其中两个前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一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一箱体的前移和左右移动;另外两个前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二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二箱体的前移和左右移动;四个后限位块,其中两个后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一组支撑面的两个后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一箱体的后移和左右移动;另外两个后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二组支撑面的两个后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二箱体的后移和左右移动;八个压板,其中四个压板分别设置于第一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和两个后向支撑面处,用于限制第一箱体的上下移动;另外四个压板分别设置于第二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和两个后向支撑面处,用于限制第二箱体的上下移动;两个压板锁紧解锁机构,分别用于限制第一箱体上下移动的四个压板和限制第二箱体上下移动的四个压板的锁紧和解锁;一个前支撑体,设于主支撑骨架的前侧骨架中心处,前支撑体上加工有沿车辆轴线方向的纵向通孔,前铰接轴插入该纵向通孔并与车辆底盘支撑铰接,车辆行驶过程中底盘的横向变形由前支撑体适应;两个后支撑体,设于主支撑骨架的后侧骨架并关于主支撑骨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后支撑体上均加工有与车轴线方向垂直的横向通孔,两后铰接轴分别插入一横向通孔并与车辆底盘支撑铰接,车辆行驶过程中底盘的纵向变形由两后支撑体适应。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压板锁紧解锁机构分结构相同,包括四个固定铰支点、四根第一连杆、四根第二连杆、一个丝杠、两个丝杠螺母套、一个手轮以及一个转轴;丝杠加工有两段正、反方向的螺纹,两个丝杠螺母套分别套装在丝杠的两段螺纹上,两丝杠螺母套的两端分别依次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一个压板,四个固定铰支点一一对应箱体的四个支撑脚设置,四个压板一对一铰接于四个固定铰支点上;丝杠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手轮;手轮安装于车辆起竖梁外,固定铰支点、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丝杠、丝杠螺母套、导向轴、轴承和转轴安装在车辆起竖梁主骨架内;手柄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转轴带动丝杠顺时针转动,两个丝杠螺母套沿导向轴向相反方向运动,带动四个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向外侧同时伸出,驱使四个压板绕各自的固定铰支点转动,与箱体的四个支撑脚锁紧面贴合,实现联动锁紧;手柄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两个丝杠螺母套沿导向轴相向运动,带动四个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向内侧同时缩回,驱使四个压板绕各自的固定铰支点转动,离开箱体的四个支撑脚锁紧面,实现联动解锁。进一步地,所述丝杠螺母套的两侧具有支耳,支耳上开孔以插入导向轴,用于对丝杠螺母套起到导向作用,丝杠的两端分别套有轴承。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体的两侧面为斜面形成对称的八字形,车辆底盘对应前支撑体位置设置有匹配八字形斜面的弹性橡胶垫块。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在运输过程中,车辆行驶在不同路面,底盘大梁会产生弹性变形,如果箱体支撑完全固联到底盘大梁上,将引起箱体支撑变形,进而引起箱体变形,为解决该问题,采用三点支撑结构,即前面一点,后面两点。前面一点支撑采用纵向铰接轴结构,适应横向受力变形影响,后面两点采用横向铰接轴结构,适应纵向受力变形影响。能在箱体装填到车辆上后,通过压板锁紧解锁机构一次操作,能将贮运箱体四个支撑脚同时压紧锁定到车辆固定支撑面上,不仅锁箱速度快,而且能保证锁紧可靠,系统简单,成本低廉。为了保证运输过程的稳定性,本技术还在前支撑上设计有对称的“八”字斜面,与底盘前支撑“八”字斜面上弹性橡胶垫块对应,在运输受偏载力时,前支撑体相应侧斜面与底盘前支撑相应侧斜面上的弹性橡胶垫块接触,避免前支撑体和底盘前支撑刚性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中,I为主支撑骨架,2为前支撑体,3为后支撑体,4为前限位块的统称,5为后限位块的统称,6为压板的统称,10为前支撑铰接轴,11为箱体。图2为本技术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图中,4a、4b、4c、4d为前限位块;5a、5b、5c、5d 为后限位块;6a、6b、6c、6d、6e、6f、6g、6h 为压板。图3为本技术压板锁紧解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74为压板,76为第一连杆76,75为第二连杆,78为丝杠,77为丝杠螺母套,710为导向轴,711为轴承,71为手轮,72为转轴。图4为本技术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的结构左视图,其中,6为压板,7a为第一后铰接轴,7b为第二后铰接轴,8为橡胶垫,9为底盘前支撑,10为前支撑铰接轴,I Ia为第一箱体,Ilb为第二箱体,12为车辆底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下文所述中轴线与车轴线重合,以靠近车头定义前向,靠近车尾定义为后向。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包括一个主支撑骨架1、一个前支撑体2、二个后支撑体3、四个前限位块4、四个后限位块5、八个压板6和压板锁紧解锁机构。主支撑骨架1,其包含两组支撑面,两组支撑面关于主支撑骨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面包括两个前向支撑面和两个后向支撑面,用于协作支撑一个箱体的四个支脚。两组支撑面分别支撑一个箱体11a,11b,被支撑的两个箱体11a,Ilb并排放置。请参见图2,四个前限位块4a、4b、4c、4d,其中两个前限位块4a、4b分别设置于第一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一箱体Ila的前移和左右移动;另外两个前限位块4c、4d分别设置于第二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二箱体Ilb的前移和左右移动。请参见图2,四个后限位块5a、5b、5c、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运输箱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支撑骨架、一个前支撑体、两个后支撑体、四个前限位块、四个后限位块、八个压板和两个压板锁紧解锁机构;一个主支撑骨架,其包含两组支撑面,两组支撑面关于主支撑骨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面包括两个前向支撑面和两个后向支撑面,用于协作支撑一个箱体的四个支脚,被支撑的两个箱体并排放置;所述中轴线与车辆轴线重合;四个前限位块,其中两个前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一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一箱体的前移和左右移动;另外两个前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二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二箱体的前移和左右移动;四个后限位块,其中两个后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一组支撑面的两个后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一箱体的后移和左右移动;另外两个后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二组支撑面的两个后向支撑面,用于限制第二箱体的后移和左右移动;八个压板,其中四个压板分别设置于第一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和两个后向支撑面处,用于限制第一箱体的上下移动;另外四个压板分别设置于第二组支撑面的两个前向支撑面和两个后向支撑面处,用于限制第二箱体的上下移动;两个压板锁紧解锁机构,分别用于限制第一箱体上下移动的四个压板和限制第二箱体上下移动的四个压板的锁紧和解锁;一个前支撑体,设于主支撑骨架的前侧骨架中心处,前支撑体上加工有沿车辆轴线方向的纵向通孔,前铰接轴插入该纵向通孔并与车辆底盘支撑铰接,车辆行驶过程中底盘的横向变形由前支撑体适应;两个后支撑体,设于主支撑骨架的后侧骨架并关于主支撑骨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后支撑体上均加工有与车轴线方向垂直的横向通孔,两后铰接轴分别插入一横向通孔并与车辆底盘支撑铰接,车辆行驶过程中底盘的纵向变形由两后支撑体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