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X向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527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械,尤其是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的X向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X向传动机构,包括压紧装置、模板20、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横梁组1。横梁组1包括两个前后排列且相互固定连接的横梁111、112,横梁111、112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凹陷113;凹陷113用于安置缝纫机机头。传动机构设置于横梁组1上;模板20位于横梁组1上方;压紧装置将模板20向下压,使模板20的导轨与传动机构的同步带161、162配合,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带动同步带161、162运转从而实现模板20在X向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缝纫机机头安装、维修及更换、且提高X、Y向传动同步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缝纫机械的配件,尤其是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的X向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基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X、Y向传动机构放置于台板之上的,一种是X、Y向传动机构放置于台板之下的。X、Y向传动机构均放在台板之上时,采用直的横梁,由于传动系统放在台板上,且跟台板没有任何连接,所以Y向越往前,其钢性越差,稳定性越差;X向行程受横梁限制,行程不大,而且造价成本高。X、Y向传动系统均放在台板下时,不采用横梁结构。但无论哪种方式,在对缝纫机机头的维修或更换时均比较麻烦。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机头40包括缝纫装置41和剪线装置42,机头40固定于机架43上,但剪线装置42装设于台板44下方的机箱45内。以上方式在更换机头40时,需将机头40中的缝纫装置41和剪线装置42拆卸分离,将缝纫装置41安置于台板44上方,剪线装置42安装于台板44下方的机箱45里。由于需将原装的机头40拆开后分别安装,造成安装繁琐,且需反复校正缝纫装置41、剪线装置42和机箱45的精度,对机修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缝纫机机头安装、维修及更换、且提高X向传动同步性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X向传动机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X向传动机构,包括压紧装置、模板20、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横梁组1。所述横梁组1包括两个前后排列且相隔相互固定连接的横梁甲111和横梁乙112,所述横梁甲111和所述横梁乙112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凹陷113;凹陷113用于安置缝纫机机头。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梁组1上;所述传动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模板20位于所述横梁组1上方;所述压紧装置将所述模板20向下压,使所述模板20的导轨与所述传动机构的同步带甲161、所述同步带乙162配合,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同步带甲161、所述同步带乙162运转从而实现模板20在X向的运动。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架8、气缸5、连接件6以及导柱拉杆7,其中气缸5通过连接件6和导柱拉杆7与压紧架8连接。连接件6与导柱拉杆7之间可以是卡合式活动连接等,但不限于此。压紧架8上设有定位轮9。当压紧架8向下压时,压紧架8上定位轮9与模板20的导轨配合定位。当定位轮9为凸型时,模板20的导轨上端设有的凹槽,定位轮9与模板20的导轨上端的凹槽配合;当定位轮9为凹形定位轮时,模板20的导轨上端设有凸肩,凹形定位轮9与模板20的凸肩配合。驱动机构包括控制中心21、电磁阀(气阀)22、进气通道23以及电机10。驱动机构一方面作用是将压紧装置的压紧架8向下压,使压紧架8向下压于模板20上,从而使模板20的导轨19与传动机构的同步带甲161和同步带乙162紧密配合;另一方面作用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轮a12运转。控制中心21通过给电磁阀(气阀)22指令控制电磁阀(或气阀)22打开和关闭。当控制中心21给出给气指令后,电磁阀(气阀)22打开,进气通道23进气,气缸5进气后向下拉动连接件6从而带动与连接件6配合固定的导柱拉杆7向下运动。其中,导柱拉杆7与连接件6配合固定后依次穿过导向套固定件2和导轨靠板3,导柱拉杆7的另一端与压紧架8固定连接。导向套固定件2和导轨靠板3固定与横梁组1上端,模板20置于导轨靠板3上。导柱拉杆7向下拉压紧架8,压紧架8带动四个定位轮9压在模板20的导轨19上。在控制中心21的操作面板按启动按钮,程序控制控制中心21控制X向的电机10转动,电机10带动电机同步带11运行,电机同步带11与传动轮a12配合,电机同步带11运行从而带动传动轮a12旋转。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穿设于所述横梁组1下部且左右设置的轴甲30和轴乙31,传动轮a12和传动轮b13固定于轴甲30上;所述轴甲30通过轴承固定于横梁组1上,传动轮A15和传动轮B16固定于轴乙31上;所述轴乙31通过轴承固定于横梁组1上,传动轮b13与传动轮A15之间通过同步带14传动;从动轮甲171、从动轮乙172、从动轮丙173、从动轮丁174固定于横梁组的上端,从动轮甲171、从动轮乙172与传动轮a12之间通过同步带甲161传动,从动轮丙173、从动轮丁174与传动轮B16之间通过同步带乙162传动。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组1上还设有紧带装置18,所述紧带装置18用于调节所述同步带14、所述同步带甲161、同步带乙162的松紧。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本技术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在维修机头时便捷省力;2、现有技术全自动缝纫机更换机头时只能采用原厂机头,采用本技术使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可个更换不同厂家和品牌的机头。3、现有技术的全自动缝纫机维修机头或更换机头一般需要2-3个工作日,严重影响生产进度,而采用本技术的全自动缝纫机在更换机头时只需1-2小时。4、采用本技术有效地提高了X向传动的同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X向传动机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X向传动机构背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X向传动机构与模板配合后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5B-B向示意图。图中:1横梁组,111横梁甲,112横梁乙,113凹陷,2导向套固定件,3导轨靠板,4电机安装板,5气缸,6连接件,61T型槽,7导柱拉杆,71T型头部,8压紧架,9凸形定位轮,10电机,11电机同步带,12传动轮a,13传动轮b,14同步带,15传动轮A,16传动轮B,171从动轮甲,172从动轮乙,173从动轮丙,174从动轮丁,18紧带装置,161同步带甲,162同步带乙,19导轨,191凹槽,192齿带20模板,21控制中心,22电磁阀,30轴甲,31轴乙,40机头,41缝纫装置,42剪线装置,43机架,44台板,45机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专利技术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实施例1: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X向传动机构,包括压紧装置、模板20、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横梁组1。横梁组1包括两个相隔一定距离前后排列的横梁甲111和横梁乙112。横梁甲111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X向传动机构,包括压紧装置、模板(20)以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组(1),所述横梁组(1)包括两个前后排列且相互固定连接的横梁甲(111)和横梁乙(112),所述横梁甲(111)和所述横梁乙(112)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凹陷(113);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梁组(1)上;所述传动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模板(20)位于所述横梁组(1)上方;所述压紧装置将所述模板(20)向下压,使所述模板(20)的导轨与所述传动机构的同步带甲(161)、同步带乙(162)配合,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同步带甲(161)、所述同步带乙(162)运转从而带动模板(20)在X向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01 CN 20142050126021.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X向传动机构,包括压紧装置、模板(20)以及驱动
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组(1),所述横梁组(1)包括两个前后排列且相
互固定连接的横梁甲(111)和横梁乙(112),所述横梁甲(111)和所述横梁乙(112)
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凹陷(113);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梁组(1)上;所述传动机
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模板(20)位于所述横梁组(1)上方;所述压紧装置将所
述模板(20)向下压,使所述模板(20)的导轨与所述传动机构的同步带甲(161)、
同步带乙(162)配合,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同步带甲(161)、
所述同步带乙(162)运转从而带动模板(20)在X向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X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穿设于所述横梁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宏任连余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