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排结构,属于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技术领域,该结构使电能表的强电外接线或者弱电外接线的外界拉力不会作用在强电模块或者弱电模块上。包括壳体和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弱电模块、强电模块、一号绝缘板和二号绝缘板,弱电模块包括电路板,强电模块包括若干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在每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强电导电片;电路板包括若干个弱电引出线连接孔,在二号绝缘板上设有与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个数相等且互相平行布置的二号接线槽和二号绝缘板通孔;弱电导电片的焊接段与电路板的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一对一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在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技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能表引出线接线
,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排结构。
技术介绍
电能表的强电引出线目前都是用强电外接线直接连接在电能表的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上,而电能表的弱电引出线目前都是用弱电外接线直接连接在电能表的弱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上。这种强电引出线连接方式和弱电引出线连接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例如,如果由于强电外接线或者弱电外接线受到外界拉力作用,就可能拉坏电能表的强电模块或者拉坏电能表的弱电模块,导致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与强电外接线断开,或者导致弱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与弱电外接线断开;并且在修复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与强电外接线断开时,或者在修复弱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与弱电外接线断开时,由于要直接与强电模块直接接触,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对强电模块造成损坏,或者由于要与弱电模块上的电路板直接接触,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对电路板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电能表的强电引出线是用强电外接线直接连接在电能表的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上,而电能表的弱电引出线是用弱电外接线直接连接在电能表的弱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上,导致强电外接线或者弱电外接线受到外界拉力时易拉坏强电模块或者弱电模块的不足,提供一种强电外接线或者弱电外接线的外界拉力不会作用在强电模块或者弱电模块上,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的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排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排结构,包括壳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弱电模块、强电模块、呈长条状的一号绝缘板和呈长条状的二号绝缘板,所述弱电模块包括电路板,所述强电模块包括若干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在每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强电导电片;所述电路板包括若干个弱电引出线连接孔,并且若干个所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同一端上;所述一号绝缘板布置在壳体的外进线孔处,电路板的弱电引出线连接孔端朝向一号绝缘板布置,二号绝缘板布置在一号绝缘板和电路板之间;沿着一号绝缘板的中轴线在一号绝缘板的上表面上分别纵向设有与所述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个数相等且互相平行布置的一号接线槽,并在每个一号接线槽的后端壁上设有与所述一号接线槽和所述一号绝缘板的后端外壁相连通的一号绝缘板通孔;每个强电导电片的外端分别用一颗一号固定螺丝一对一固定布置在一号绝缘板的一个一号接线槽内,强电导电片的里端位于对应的一号绝缘板通孔内,并且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连接在强电导电片的里端,并在位于一号接线槽内的强电导电片上设有强电外接线螺栓;沿着二号绝缘板的中轴线在二号绝缘板的上表面上分别纵向设有与所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个数相等且互相平行布置的二号接线槽,并在每个二号接线槽的后端壁上设有与所述二号接线槽和所述二号绝缘板的后端外壁相连通的二号绝缘板通孔;还包括与所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个数相等的弱电导电片,所述弱电导电片包括焊接段、固定段和导向段,并且焊接段与固定段之间的夹角为90度,导向段与固定段之间的夹角为60-90度,并且焊接段与导向段均朝固定段的同一侧弯折;每个弱电导电片的固定段分别用一颗弱电外接线螺栓一对一固定布置在二号绝缘板的一个二号接线槽内,并且位于焊接段这端的固定段布置在二号连接槽对应的二号绝缘板通孔内,并且每根弱电导电片的焊接段均向上布置;所述弱电导电片的焊接段与所述电路板的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一对一焊接连接;在导向段的上端设有弱电线导向口。本方案把强电模块先连接在强电导电片,并把强电导电片固定在一号绝缘板,而一号绝缘板是固定在电能表的壳体上,这样在强电外接线受到外界拉力时就不会直接作用在强电模块上,强电模块就不会被拉坏。同理,把弱电模块先连接在弱电导电片,并把弱电导电片固定在二号绝缘板,而二号绝缘板是固定在电能表的壳体上,这样在弱电外接线受到外界拉力时就不会直接作用在弱电模块上,弱电模块就不会被拉坏。本方案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简单。作为优选,在每个一号接线槽的内底面上竖直向下分别设有一号长条形槽,并且一号长条形槽的宽度小于一号螺丝钉的螺杆的直径,一号长条形槽的中心线与一号接线槽的中心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在每个二号接线槽的内底面上竖直向下分别设有二号长条形槽,并且二号长条形槽的宽度小于弱电外接线螺栓的螺杆的直径,二号长条形槽的中心线与二号接线槽的中心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一号长条形槽便于把强电导电片安装在一号接线槽内,二号长条形槽便于把弱电导电片安装在二号接线槽内,使用方便简单,可靠性高。作为优选,在弱电线导向口的右端壁设有挂钩,在弱电线导向口的左端壁上转动连接有锁扣压片,在锁扣压片的锁紧端设有与挂钩匹配的挂孔。在连接好弱电外接线后,把弱电外接线放入线导向口,然后用锁扣压片锁紧端上的挂孔挂在线导向口右端壁的挂钩上,这样弱电外接线就多了一个固定连接部位,连接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作为优选,所述二号接线槽的内底面高度大于所述一号接线槽的内底面高度。这种结构便于安装,并且安装后弱电弱电外接线上的毛刺丝线不会与强电外接线接触,安全性高。作为优选,在一号绝缘板上设有一号绝缘板固定孔。用一个一号绝缘板螺钉固定住一号绝缘板后,稳定性高,可靠性好。本技术能达到如下效果:本技术把强电模块先连接在强电导电片,并把强电导电片固定在一号绝缘板,而一号绝缘板是固定在电能表的壳体上,这样在强电外接线受到外界拉力时就不会直接作用在强电模块上,强电模块就不会被拉坏。同理,把弱电模块先连接在弱电导电片,并把弱电导电片固定在二号绝缘板,而二号绝缘板是固定在电能表的壳体上,这样在弱电外接线受到外界拉力时就不会直接作用在弱电模块上,弱电模块就不会被拉坏。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分解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弱电导电片上的焊接段已经焊接连接在电路板的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上后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二号绝缘板处的一种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弱电导电片的导向段线导向口处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号绝缘板处的一种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排结构,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壳体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弱电模块2、强电模块3、呈长条状的一号绝缘板4和呈长条状的二号绝缘板5,所述弱电模块包括电路板6,所述强电模块包括若干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7,在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弱电模块(2)、强电模块(3)、呈长条状的一号绝缘板(4)和呈长条状的二号绝缘板(5),所述弱电模块包括电路板(6),所述强电模块包括若干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7),在每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强电导电片(8);所述电路板包括若干个弱电引出线连接孔(9),并且若干个所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同一端上;所述一号绝缘板布置在壳体的外进线孔(10)处,电路板的弱电引出线连接孔端朝向一号绝缘板布置,二号绝缘板布置在一号绝缘板和电路板之间;沿着一号绝缘板的中轴线在一号绝缘板的上表面上分别纵向设有与所述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个数相等且互相平行布置的一号接线槽(11),并在每个一号接线槽的后端壁上设有与所述一号接线槽和所述一号绝缘板的后端外壁相连通的一号绝缘板通孔(12);每个强电导电片的外端分别用一颗一号固定螺丝(13)一对一固定布置在一号绝缘板的一个一号接线槽内,强电导电片的里端位于对应的一号绝缘板通孔内,并且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连接在强电导电片的里端,并在位于一号接线槽内的强电导电片上设有强电外接线螺栓(14);沿着二号绝缘板的中轴线在二号绝缘板的上表面上分别纵向设有与所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个数相等且互相平行布置的二号接线槽(15),并在每个二号接线槽的后端壁上设有与所述二号接线槽和所述二号绝缘板的后端外壁相连通的二号绝缘板通孔(16);还包括与所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个数相等的弱电导电片(17),所述弱电导电片包括焊接段(18)、固定段(19)和导向段(20),并且焊接段与固定段之间的夹角为90度,导向段与固定段之间的夹角为60‑90度,并且焊接段与导向段均朝固定段的同一侧弯折;每个弱电导电片的固定段分别用一颗弱电外接线螺栓(21)一对一固定布置在二号绝缘板的一个二号接线槽内,并且位于焊接段这端的固定段布置在二号连接槽对应的二号绝缘板通孔内,并且每根弱电导电片的焊接段均向上布置;所述弱电导电片的焊接段与所述电路板的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一对一焊接连接;在导向段的上端设有弱电线导向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引出线接线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分别设置
在所述壳体内的弱电模块(2)、强电模块(3)、呈长条状的一号绝缘板(4)和
呈长条状的二号绝缘板(5),所述弱电模块包括电路板(6),所述强电模块包括
若干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7),在每个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上分别连接有一个
强电导电片(8);所述电路板包括若干个弱电引出线连接孔(9),并且若干个所
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同一端上;所述一号绝缘板布置在壳体
的外进线孔(10)处,电路板的弱电引出线连接孔端朝向一号绝缘板布置,二号
绝缘板布置在一号绝缘板和电路板之间;沿着一号绝缘板的中轴线在一号绝缘板
的上表面上分别纵向设有与所述强电引出线连接端头个数相等且互相平行布置
的一号接线槽(11),并在每个一号接线槽的后端壁上设有与所述一号接线槽和
所述一号绝缘板的后端外壁相连通的一号绝缘板通孔(12);每个强电导电片的
外端分别用一颗一号固定螺丝(13)一对一固定布置在一号绝缘板的一个一号接
线槽内,强电导电片的里端位于对应的一号绝缘板通孔内,并且强电引出线连接
端头连接在强电导电片的里端,并在位于一号接线槽内的强电导电片上设有强电
外接线螺栓(14);沿着二号绝缘板的中轴线在二号绝缘板的上表面上分别纵向
设有与所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个数相等且互相平行布置的二号接线槽(15),并
在每个二号接线槽的后端壁上设有与所述二号接线槽和所述二号绝缘板的后端
外壁相连通的二号绝缘板通孔(16);还包括与所述弱电引出线连接孔个数相等
的弱电导电片(17),所述弱电导电片包括焊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学良,张敏,张剑,李克,邵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力电能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