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食用菌输送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261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食用菌输送平台,支架上部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为网链状,第一输送带上部设置有转筒,转筒上沿转筒外表面设置有毛刷,第一输送带上网链和下网链之间设置有风管,风管为水平设置,风管与第一输送带相互垂直,风管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每个转轴右侧设置有吸风机,第一输送带右侧设置有清洗池,清洗池中部设置有带毛刷的转筒,清洗池底部倾斜设置有斜板,第三输送带左侧设置有喷头,第三输送带右侧设置有风机,该设备结构合理规范,操作方便,通过在输送过程中设置吸风机、清洗池将食用菌进行清洗操作,能有效的对食用菌进行清洗,去除食用菌根部的培养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作业、运输类,一般污垢的清洁,利用工具、刷子或类似工具的清洁方法,利用旋转动作的构件清洁设备,尤指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食用菌输送平台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硕大、可供实用的的大型真菌,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喉头、红菇和牛肝菌等,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作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的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很多地方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蘑菇厂,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000万吨,占世界的70%,由全禾菌业、九发集团等单位开发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国食用菌的生产水平,食用菌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得一项重要产业。食用菌通常栽培在培养基上,成熟以后进行人工采摘,对采摘后的食用菌通常需要清洗、烘干等工序,由于食用菌的根部常常带有培养物质,这些粉碎后的培养材质,往往需要人工的多次清洗才能将其去除,对产业化生产的食用菌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成本和环境资源,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食用菌输送平台,该设备结构合理规范,操作方便,通过在输送过程中设置吸风机、清洗池将食用菌进行清洗操作,能有效的对食用菌进行清洗,去除食用菌根部的培养物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食用菌输送平台,包括毛刷,风管,吸风机,清洗池,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喷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部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为网链状,第一输送带上部设置有转筒,转筒上沿转筒外表面设置有毛刷,第一输送带上网链和下网链之间设置有风管,风管为水平设置,风管与第一输送带相互垂直,风管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每个转轴右侧设置有吸风机,吸风机前端倾斜设置有进风口,第一输送带右侧设置有清洗池,清洗池中部设置有带毛刷的转筒,清洗池底部倾斜设置有斜板,斜板下部为钢板,斜板上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清洗池右侧倾斜设置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通过皮带连接水平设置的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右端连接驱动电机,第三输送带左侧设置有喷头,第三输送带右侧设置有风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池底部左侧设置有出水口,清洗池底部右侧设置有曝气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输送带底部设置有集水管,集水管连接集水箱右侧,集水箱中部竖直设置有滤网,集水箱右侧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有水泵,清洗池左侧上部设置有循环水入口,连通管与循环水入口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输送带两侧设置有护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池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收集板,收集板连接收集槽,收集板上设置有若干条状通孔,收集槽为矩形机构,收集槽两端贯穿清洗池前后两侧面。工作原理:本技术将需要运输的食用菌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由于第一输送带的箱型结构,能形成良好的风道,食用菌在第一输送带上运输,通过毛刷的作用将食用菌上的杂质刷下来,由于第一输送带下部设置有风管,第一输送带上部设置有吸风机,通过风管与吸风机的配合,能将食用菌上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食用菌继续往前运输,当食用菌到达清洗池后,由于毛刷、曝气管的综合作用,能将食用菌上残留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去除,清洗池上部设置的收集槽能将漂浮的碎木肩进行去除,清洗池底部设置的斜板能有效的将食用菌上的泥沙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去除,第二输送带的设置能有效的将清洗池中的食用菌进行运输,第三输送带上设置的喷头能对食用菌进行二次清洗,防止食用菌上残留清洗池内的水分,同时风机的设置能有效的去除食用菌上残留的水分,防止食用菌因为含水量过大而发生霉变,影响后续工段的加工操作,同时该设备能将喷淋水循环使用起来,节约水资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需要运输的食用菌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由于第一输送带的箱型结构,能形成良好的风道,食用菌在第一输送带上运输,通过毛刷的作用将食用菌上的杂质刷下来,由于第一输送带下部设置有风管,第一输送带上部设置有吸风机,通过风管与吸风机的配合,能将食用菌上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2、由于该设备设置有清洗池,清洗池的毛刷、曝气管的综合作用,能将食用菌上残留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去除,清洗池上部设置的收集槽能将漂浮的碎木肩进行去除,清洗池底部设置的斜板能有效的将食用菌上的泥沙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去除;3、第三输送带上设置的喷头能对食用菌进行二次清洗,防止食用菌上残留清洗池内的水分,同时风机的设置能有效的去除食用菌上残留的水分,防止食用菌因为含水量过大而发生霉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食用菌输送平台结构示意图;图中1-毛刷;2_进风口 ;3_吸风机;4-转筒;5-风管;6_清洗池;7_收集板;8-收集槽;9_第二输送带;10_皮带;11_喷头;12-第三输送带;13_风机;14_护板;15-驱动电机;16-集水管;17_滤网;18-集水箱;19_水泵;20_曝气管;21_出水口 ;22_斜板;23_循环水入口 ;24_支架;25_第一输送带;26_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食用菌输送平台,包括毛刷(1),风管(5),吸风机(3),清洗池(6),第一输送带(25),第二输送带(9),第三输送带(12),喷头(11),支架(24),其特征在于:支架(24)上部设置有第一输送带(25),第一输送带(25)为网链状,第一输送带(25)上部设置有转筒(4),转筒(4)上沿转筒(4)外表面设置有毛刷(1),第一输送带(25)上网链和下网链之间设置有风管(5),风管(5)为水平设置,风管(5)与第一输送带(25)相互垂直,风管(5)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每个转轴(4)右侧设置有吸风机(3),吸风机(3)前端倾斜设置有进风口(2),第一输送带(25)右侧设置有清洗池(6),清洗池(6)中部设置有带毛刷(1)的转筒(4),清洗池(6)底部倾斜设置有斜板(22),斜板(22)下部为钢板,斜板(22)上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斜板(2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清洗池(6)右侧倾斜设置有第二输送带(9),第二输送带(9)通过皮带(10)连接水平设置的第三输送带(12),第三输送带(12)右端连接驱动电机(15),第三输送带(12)左侧设置有喷头(11),第三输送带(12)右侧设置有风机(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能阳朝兰
申请(专利权)人:元谋县宏兴经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