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内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2451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体内撑开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椎体溶骨性转移瘤,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等,适用于骨科手术中。椎体内撑开器由胀体(1)和胀芯(2)组成,胀体(1)左端圆轴(3)内部有一同轴心的孔(4),孔(7)左右两端的外侧设计的薄壁(8)在受力时容易折弯变形,右侧锥形面设计(10)有利于胀体(1)植入椎体,胀芯(2)左端圆轴(12),内部有螺纹孔(13)和孔(14),中间部位为环状突起(15),在长圆状槽(16)对侧有短圆状槽(17),长圆状槽(19)对侧有短圆状槽(18)和(20),轴(21)中间部位设计有长圆状槽(22),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插入椎体内撑开器并抵至病变位置,向左拉动胀芯(2),胀体(1)胀开达到支撑起椎体的效果,最后注入骨水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椎体内撑开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椎体溶骨性转移瘤,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等,适用于骨科手术中。
技术介绍
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开放手术用于增强椎弓根螺钉和充填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对于某些病例,由于开放手术的风险太大,而使医患双方止步,因此出现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1994年PVP (应用Deramond的方法)被弗吉尼亚大学率先介绍到美国。从那时开始,PVP成为一种治疗疼痛性椎体疾病的常用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逐渐推广,除了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外,更多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有顽固性疼痛的患者。随着肿瘤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他们在生活质量和疾病的最后阶段能够活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脊柱转移瘤患者中,据报道PVP能够缓解疼痛并且在结构上加强被溶骨破坏的椎体,使得患者的痛苦减轻而且能够继续日常的负重活动,为了使患者体验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操作简单,结构合理的椎体内撑开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方便、结构新颖的椎体内撑开器。所述椎体内撑开器由胀体和胀芯组成。所述胀体左端圆轴内部有一同轴心的第一孔,孔壁上有槽,第一圆轴连接第二圆轴,第二孔左右两端的外侧设计的薄壁在受力时容易折弯变形,可使胀体胀开,外侧的弧形板上下对称分布,外侧的弧形面能防止对锥体的损伤,胀体右侧锥形面设计有利于胀体植入椎体,右端有一圆孔。所述胀芯左端第三圆轴,内部有螺纹孔,中间部位为并排的呈梯形的环状突起,且设计有第一长圆状槽,在第一长圆状槽对侧有第一短圆状槽,第一短圆状槽均布六个,第一轴中间部位设计有第三长圆状槽,第三长圆状槽均布四个,椎体内撑开器可通过第三长圆状槽注入骨水泥,右端第二轴与胀体的右端圆孔相配合,将胀芯装入胀体后,向左拉动胀芯,胀体的薄壁处受挤压力作用弯曲变形,从而胀体上端的弧形板向上翘起,下端的弧形板向下翘起,使胀体胀开,达到支撑起锥体的效果。椎体成形术能够尽早恢复老年人活动能力,适用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由于上述的一些特点,它尤其适合于内科并发症多、不宜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经反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椎体内撑开器的优点如下:①经皮穿刺无需开放手术,创伤小;②安全性高,手术过程中可防止神经和血管损伤,无其余严重并发症发生;③疗效肯定,患者术后即刻或几天内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并且疗效可长期维持。本技术采用新颖的设计结构,操作简单、实用,适宜于骨科临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胀开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胀体I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胀芯2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胀芯2的A-A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胀芯2的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椎体内撑开器由胀体I和胀芯2组成,胀体I左端圆轴3内部有一同轴心的第一孔4,孔壁上有槽5,第一圆轴3连接第二圆轴6,第二孔7左右两端的外侧设计的薄壁8在受力时容易折弯变形,可使胀体I胀开,外侧的弧形板9上下对称分布,外侧的弧形面能防止对锥体的损伤,胀体I右侧锥形面设计10有利于胀体I植入椎体,右端有一圆孔11,胀芯2左端第三圆轴12,内部有螺纹孔13和第三孔14,中间部位为并排的呈梯形的环状突起15,且设计有第一长圆状槽16和第二长圆状槽19,在第一长圆状槽16对侧有第一短圆状槽17,第一短圆状槽17均布六个,第二长圆状槽19对侧有第二短圆状槽18和第三短圆状槽20,第二短圆状槽18和第三短圆状槽20均布六个,第一轴21中间部位设计有第三长圆状槽22,第三长圆状槽22均布四个,椎体内撑开器可通过第三长圆状槽22注入骨水泥,右端第二轴23与胀体I的右端圆孔11相配合,将胀芯2装入胀体I后,向左拉动胀芯2,胀体I的薄壁8处受挤压力作用弯曲变形,从而胀体I上端的弧形板9向上翘起,下端的弧形板9向下翘起,使胀体I胀开,达到支撑起锥体的效果。术前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影象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椎体受累程度,包括椎体塌陷程度,椎弓根和椎体后缘骨质被破坏情况以及椎间孔、硬膜受累情况,并排除椎间盘突出、脊髓神经根压迫、椎间盘源性的疼痛、小关节病变及椎管狭窄等情况。术中常规消毒铺巾后,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确定皮肤进针点,局麻浸润至骨膜,以进针点为中心在皮肤上切一小口,插入椎体内撑开器并抵至病变位置,C形臂X光机下证实椎体内撑开器位于椎弓根穿刺点并与椎弓根方向一致,向左拉动胀芯2,胀体I的薄壁8处受挤压力作用弯曲变形,从而胀体I上端的弧形板9向上翘起,下端的弧形板9向下翘起,使胀体I胀开,达到支撑起锥体的效果,将骨水泥或可注射性人工骨调和至适当粘度,用注射器将骨水泥加压经胀芯2注入椎体,注射过程中需在侧位C形臂X光机下密切监视注入物的充填及扩散情况(一旦发生骨水泥的渗漏则立即停止注射),平均注入量在胸椎约5.5ml,在腰椎约6-8ml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主权项】1.椎体内撑开器,其特征是:由胀体⑴和胀芯⑵组成,所述的胀体⑴左端圆轴(3)内部有一同轴心的第一孔(4),孔壁上有槽(5),第一圆轴(3)连接第二圆轴(6),第二孔(7)左右两端的外侧设计的薄壁(8)在受力时容易折弯变形,可使胀体(I)胀开;所述的胀芯(2)左端第三圆轴(12),内部有螺纹孔(13)和第三孔(14),中间部位为并排的呈梯形的环状突起(15),且设计有第一长圆状槽(16)和第二长圆状槽(19),在第一长圆状槽(16)对侧有第一短圆状槽(17),第一短圆状槽(17)均布六个,第二长圆状槽(19)对侧有第二短圆状槽(18)和第三短圆状槽(20),第二短圆状槽(18)和第三短圆状槽(20)均布六个,第一轴(21)中间部位设计有第三长圆状槽(22),第三长圆状槽(22)均布四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内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外侧的弧形板(9)上下对称分布,外侧的弧形面能防止对锥体的损伤,胀体⑴右侧锥形面设计(10)有利于胀体⑴植入椎体,右端有一圆孔(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内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椎体内撑开器可通过第三长圆状槽(22)注入骨水泥,右端第二轴(23)与胀体(I)的右端圆孔(11)相配合,将胀芯(2)装入胀体(I)后,向左拉动胀芯(2),胀体(I)的薄壁(8)处受挤压力作用弯曲变形,从而胀体(I)上端的弧形板(9)向上翘起,下端的弧形板(9)向下翘起,使胀体(I)胀开,达到支撑起椎体的效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椎体内撑开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椎体溶骨性转移瘤,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等,适用于骨科手术中。椎体内撑开器由胀体(1)和胀芯(2)组成,胀体(1)左端圆轴(3)内部有一同轴心的孔(4),孔(7)左右两端的外侧设计的薄壁(8)在受力时容易折弯变形,右侧锥形面设计(10)有利于胀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椎体内撑开器,其特征是:由胀体(1)和胀芯(2)组成,所述的胀体(1)左端圆轴(3)内部有一同轴心的第一孔(4),孔壁上有槽(5),第一圆轴(3)连接第二圆轴(6),第二孔(7)左右两端的外侧设计的薄壁(8)在受力时容易折弯变形,可使胀体(1)胀开;所述的胀芯(2)左端第三圆轴(12),内部有螺纹孔(13)和第三孔(14),中间部位为并排的呈梯形的环状突起(15),且设计有第一长圆状槽(16)和第二长圆状槽(19),在第一长圆状槽(16)对侧有第一短圆状槽(17),第一短圆状槽(17)均布六个,第二长圆状槽(19)对侧有第二短圆状槽(18)和第三短圆状槽(20),第二短圆状槽(18)和第三短圆状槽(20)均布六个,第一轴(21)中间部位设计有第三长圆状槽(22),第三长圆状槽(22)均布四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国帅鲁文胜白艳丽白云生闫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胡桓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