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其通过在现有电动调整座椅的基础上增设工控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长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将不同驾驶员通过高度调节开关、靠背调节开关和前后调节开关调整后的座椅状态参数采集后通过数据处理器转换后传给工控机,并存储在工控机内形成一条数据,不同驾驶员调整后的座椅状态不同,在工控机内形成不同的数据条,在驾驶员二次驾驶时,可以直接通过触摸屏选择相应的数据条,选择完成后,工控机通过数据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调整座椅参数,操作更加便捷,而且调整后的状态与该驾驶员第一次调整后的状态一致,改善驾驶舒适性,提高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调节
,尤其涉及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性的重要设施,驾驶员座椅位置对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视野和操作方便性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适合驾驶员操作的座椅及座椅位置和形态,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程度,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汽车驾驶员座椅位置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和安全性。为了便于在更换驾驶员的时候根据自身的驾驶习惯和身体形态调整座椅,现有的汽车座椅上均配套安装调整机构,比如座椅前后位置调整、座椅高度调整、座椅靠背角度调整等机构,早期的这些调整机构均为手动,随着自动控制水平的发展,已经出现一些可通过电动机驱动调整各项参数和状态的座椅,大大改善可操作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更换驾驶员时,新的驾驶员需要根据自身的驾驶习惯重新逐个进行调整,尤其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驾驶习惯的驾驶员来说,座椅的状态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并非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情况下长期驾驶,容易加速腰部和颈部疲劳,容易导致疲劳驾驶,舒适性较差,而且还会影响形成安全。现有的汽车座椅的调整是通过使用电动开关控制伺服电机来实现座椅参数的调整,比如前后调整、靠背调整和高度调整需要分别手动控制前后调整开关、靠背调整开关和高度调整开关来实现,虽然座椅调整实现自动化,但是在更换驾驶员时仍然需要依次分别调整三个开关,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通过使用两套位置传感器与工控机组合进行控制,不同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调整到位的座椅状态存储在工控机内,下次驾驶时可直接通过触摸屏选择对应存储状态,工控机可根据存储的参数直接控制伺服电机进行调整,简化操作,提高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包括借助于滑轨安装在汽车底板上的坐垫、下部与坐垫铰接的靠背、用于调节座椅状态的伺服电机和数据处理器,所述坐垫侧部还设有与数据处理器信号端连接的高度调节开关、靠背调节开关和前后调节开关,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工控机、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触摸屏,第一传感器安装在靠背一侧,第二传感器安装在坐垫一侧,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通过数据处理器与工控机信号端连接,数据处理器与工控机双向通信,触摸屏与工控机双向通信,所述数据处理器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控制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和电源模块,A/D转换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高度调节开关、靠背调节开关、前后调节开关、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A/D转换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工控机和伺服电机控制端,D/A转换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工控机信号输出端,D/A转换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输出端,电源模块输入端与汽车电源连接,电源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和数据处理器电源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电动调整座椅的基础上增设工控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长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将不同驾驶员通过高度调节开关、靠背调节开关和前后调节开关调整后的座椅状态参数采集后通过数据处理器转换后传给工控机,并存储在工控机内形成一条数据,不同驾驶员调整后的座椅状态不同,在工控机内形成不同的数据条,在驾驶员二次驾驶时,可以直接通过触摸屏选择相应的数据条,选择完成后,工控机通过数据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调整座椅参数,操作更加便捷,而且调整后的状态与该驾驶员第一次调整后的状态一致,改善驾驶舒适性,提高驾驶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系统原理图;在附图中:1、第一传感器;2、伺服电机;3、数据处理器;4、触摸屏;5、高度调节开关;6、靠背调节开关;7、如后调节开关;8、第一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解决现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包括借助于滑轨安装在汽车底板上的坐垫、下部与坐垫铰接的靠背、用于调节座椅状态的伺服电机2和数据处理器3,所述坐垫侧部还设有与数据处理器3信号端连接的高度调节开关5、靠背调节开关6和前后调节开关7,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工控机、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8和触摸屏4,第一传感器I安装在靠背一侧,第二传感器8安装在坐垫一侧,第一传感器I和第二传感器8均通过数据处理器3与工控机信号端连接,数据处理器3与工控机双向通信,触摸屏4与工控机双向通信,所述数据处理器3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2控制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3包括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和电源模块,A/D转换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高度调节开关5、靠背调节开关6、前后调节开关7、第一传感器I和第二传感器8,所述A/D转换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工控机和伺服电机2控制端,D/A转换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工控机信号输出端,D/A转换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2输出端,电源模块输入端与汽车电源连接,电源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和数据处理器3电源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在现有的电动调整座椅的基础上,增设工控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位置传感器或者距离传感器,具体安装结构根据传感器类型确定,只要能够将坐垫和靠背的位置参数通过A/D转换模块传递给工控机即可,增设的工控机通过D/A转换模块控制伺服电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将不同驾驶员通过高度调节开关、靠背调节开关和前后调节开关调整后的座椅状态参数采集后通过数据处理器转换后传给工控机,并存储在工控机内形成一条数据,不同驾驶员调整后的座椅状态不同,在工控机内形成不同的数据条,在驾驶员二次驾驶时,可以直接通过触摸屏选择相应的数据条,选择完成后,工控机通过数据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调整座椅参数,操作更加便捷,而且调整后的状态与该驾驶员第一次调整后的状态一致,改善驾驶舒适性,提高驾驶安全性。【主权项】1.一种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包括借助于滑轨安装在汽车底板上的坐垫、下部与坐垫铰接的靠背、用于调节座椅状态的伺服电机(2)和数据处理器(3),所述坐垫侧部还设有与数据处理器(3)信号端连接的高度调节开关(5)、靠背调节开关(6)和前后调节开关(7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工控机、第一传感器(I)、第二传感器(8 )和触摸屏(4),第一传感器(I)安装在靠背一侧,第二传感器(8 )安装在坐垫一侧,第一传感器(1)和第二传感器(8)均通过数据处理器(3)与工控机信号端连接,数据处理器(3)与工控机双向通信,触摸屏(4)与工控机双向通信,所述数据处理器(3)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2)控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器(3)包括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和电源模块,A/D转换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高度调节开关(5)、靠背调节开关(6)、前后调节开关(7)、第一传感器(I)和第二传感器(8),所述A/D转换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工控机和伺服电机(2)控制端,D/A转换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工控机信号输出端,D/A转换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2)输出端,电源模块输入端与汽车电源连接,电源模块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调整状态的汽车座椅,包括借助于滑轨安装在汽车底板上的坐垫、下部与坐垫铰接的靠背、用于调节座椅状态的伺服电机(2)和数据处理器(3),所述坐垫侧部还设有与数据处理器(3)信号端连接的高度调节开关(5)、靠背调节开关(6)和前后调节开关(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工控机、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8)和触摸屏(4),第一传感器(1)安装在靠背一侧,第二传感器(8)安装在坐垫一侧,第一传感器(1)和第二传感器(8)均通过数据处理器(3)与工控机信号端连接,数据处理器(3)与工控机双向通信,触摸屏(4)与工控机双向通信,所述数据处理器(3)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2)控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棋,张立平,张磊,朱义坤,魏树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