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电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029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3:52
防护电热膜,属于电热膜技术领域。包括的电热膜层(2),其特征在于:电热膜层(2)上方覆盖有聚丙纶层(1),电热膜层(2)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有反射层(3)和隔热层(4);电热膜层(2)包括碳纤维发热体(201)和包裹在碳纤维发热体(201)外部的绝缘体(202);碳纤维发热体(201)通过导线连接有温控器(6),温控器(6)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该防护电热膜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供暖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电热膜,属于电热膜

技术介绍
电热膜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较为实用的加热装置,常用于供暖领域。电热膜制热原理是产品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的热能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对外传递。现有技术中的电热膜在实际应用中常存在以下问题:电热膜使用中常因水份渗入导致电热膜实用寿命缩短,影响供暖效果。电热膜铺设在地板下方后,其实际供暖效果并不理想,较多的热量自电热膜下方散失,而并未自电热膜上方传导至地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护电热膜,该防护电热膜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供暖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护电热膜,包括电热膜层,其特征在于:电热膜层上方覆盖有聚丙纶层,电热膜层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有反射层和隔热层;电热膜层包括碳纤维发热体和包裹在碳纤维发热体外部的绝缘体;碳纤维发热体通过导线连接有温控器。所述的电热膜层与聚丙纶层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的隔离层为塑料薄膜。所述的反射层与电热膜层相贴的一面覆盖有金属膜。所述的电热膜层和聚丙纶层的厚度比值为1~2:2~3。所述的隔热层为发泡材料。所述的聚丙纶层为聚乙烯丙纶材质。申请人在研宄中发现:聚丙纶层为聚乙烯丙纶材质制成,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将聚丙纶层设置在地板与电热膜之间,可有效防止水份自电热膜层上方渗入电热膜层中。当聚丙纶层过薄时无法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而当聚丙纶层过厚时,则不利于电热膜层和其上方地板间的热量传递。因此申请人设计电热膜层和聚丙纶层的厚度比值为1~2:2~3,在该厚度比值范围内可保证聚丙纶层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并且不会对电热膜层向地板方向的传热造成不良影响。本技术中所用温控器采用现有的温控器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防护电热膜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该防护电热膜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提高地板的耐热性能。同时聚丙纶层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聚丙纶层长期与电热膜层相贴不易受热产生形变,使用寿命长。2、该防护电热膜供暖效果好。反射层和隔热层的设计可阻止电热膜层的产生的热量向电热膜层下方散失,有效提高供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防护电热膜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护电热膜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聚丙纶层 2、电热膜层 201、碳纤维发热体 202、绝缘体 3、反射层301、金属膜4、隔热层5、隔离层6、温控器。【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本技术的防护电热膜,包括电热膜层2,电热膜层2上方覆盖有聚丙纶层1,电热膜层2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有反射层3和隔热层4 ;电热膜层2包括碳纤维发热体201和包裹在碳纤维发热体201外部的绝缘体202 ;碳纤维发热体201通过导线连接有温控器6,温控器6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反射层3与电热膜层2相贴的一面上,覆盖有金属膜301。金属膜301黏贴在反射层3的上表面,或者金属膜301电镀在反射层3的上表面。金属膜301有利于提高反射层3的反射效率,阻止电热膜层产生的热量向电热膜层下方散失,促进热量向电热膜层2上方积聚,有效提高供暖效果。电热膜层2和聚丙纶层I的厚度比值为1~2:2~3。聚丙纶层I为聚乙烯丙纶材质。隔热层4为发泡材料。温控器6为热敏电阻。金属膜301电镀在反射层3上表面,或者金属膜301粘接覆盖在反射层3上表面。参照图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电热膜层2与聚丙纶层I之间设有隔离层5。隔离层5为塑料薄膜。隔离层5的设计可起到第二重防水和保护电热膜的作用,能够在聚丙纶层I受损的情况下,起到第二重防水的作用。工作过程如下,聚丙纶层I上方铺设有地板或其他待供热的平板。电源通电后,电热膜层2工作发热,电热膜层2通过温控器6控制电热膜温度。电热膜层2工作产生的热量经反射层3反射,阻止了热量向电热膜层2下方散失。隔热层4的设置可有利于热量向电热膜层2上方积聚,传递至聚丙纶层I上方的地板,进行供热。聚丙纶层I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可防止电热膜层2受潮。当地板出现破损漏水时,聚丙纶层I可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隔离层5起到二次防水保护的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防护电热膜,包括电热膜层(2),其特征在于:电热膜层(2)上方覆盖有聚丙纶层(I),电热膜层(2 )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有反射层(3 )和隔热层(4);电热膜层(2 )包括碳纤维发热体(201)和包裹在碳纤维发热体(201)外部的绝缘体(202 );碳纤维发热体(201)通过导线连接有温控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膜层(2)与聚丙纶层(I)之间设有隔离层(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5)为塑料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层(3)与电热膜层(2)相贴的一面覆盖有金属膜(3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膜层(2)和聚丙纶层Cl)的厚度比值为1~2:2-3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4)为发泡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纶层(I)为聚乙烯丙纶材质。【专利摘要】防护电热膜,属于电热膜
包括的电热膜层(2),其特征在于:电热膜层(2)上方覆盖有聚丙纶层(1),电热膜层(2)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有反射层(3)和隔热层(4);电热膜层(2)包括碳纤维发热体(201)和包裹在碳纤维发热体(201)外部的绝缘体(202);碳纤维发热体(201)通过导线连接有温控器(6),温控器(6)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该防护电热膜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供暖效果好,使用寿命长。【IPC分类】H05B3/36, H05B3/10【公开号】CN204652694【申请号】CN201520360760【专利技术人】王庆军, 邹宗广, 孙福堂 【申请人】山东彤阳热力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5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防护电热膜,包括电热膜层(2),其特征在于:电热膜层(2)上方覆盖有聚丙纶层(1),电热膜层(2)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有反射层(3)和隔热层(4);电热膜层(2)包括碳纤维发热体(201)和包裹在碳纤维发热体(201)外部的绝缘体(202);碳纤维发热体(201)通过导线连接有温控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军邹宗广孙福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彤阳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