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及发动机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605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及发动机除冰装置,该电动活门机构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中除冰气体的导通控制,电动活门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管路,另一端设有用于导出气体的第二管路;壳体内腔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导通/截止的活门,活门固接于活门轴上,活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活门轴连接驱动其运动的电动机构,活门轴在伸出壳体外的部位设有用于指示活门的截止/导通状态的指示机构。通过在壳体内腔设置活门,活门固接至与壳体转动连接的活门轴上,且活门轴在伸出壳体外的部位设有指示机构,以对电动活门机构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便于飞行前的地面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除冰控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电动活门机构的发动机除冰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除冰是指清除覆盖在发动机进气道内的结冰层,以免其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有通过采用高温高压气体对飞机进行除冰的技术,但现有的用于发动机除冰领域的活门装置的打开或关闭位置指示不直观,且由于活门轴与壳体间存在间隙,电动机构随发动机安装到飞机上后,雨水会从发动机短舱盖板缝隙滴落到活门轴上,从而进入壳体内腔,以导致活门锈蚀,最终导致活门卡滞,功能失效,影响除冰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及发动机除冰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除冰装置中活门机构指示不直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该电动活门机构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中除冰气体的导通控制,电动活门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管路,另一端设有用于导出气体的第二管路;壳体内腔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导通/截止的活门,活门固接于活门轴上,活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活门轴连接驱动其运动的电动机构,活门轴在伸出壳体外的部位设有用于指示活门的截止/导通状态的指示机构。进一步地,活门轴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密封的垫圈。进一步地,指示机构包括指针,指针经螺钉固定至活门轴上,壳体上设有用于指示活门处于导通/截止位置的标识。进一步地,壳体上设有盖板,盖板覆盖活门轴与壳体的连接处。进一步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分别经紧固件安装至壳体上。进一步地,第一管路的入口在内壁设有内凹的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连接延伸出第一管路的入口端面的第一卡圈;和/或第二管路的出口在内壁设有内凹的第二台阶部,第二台阶部连接延伸出第二管路的出口端面的第二卡圈。进一步地,第一管路的入口处设有第一连接螺母,第二管路的出口处设有第二连接螺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除冰装置,该发动机除冰装置的供气管路上设置上述的电动活门机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及发动机除冰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腔设置活门,活门固接至与壳体转动连接的活门轴上,且活门轴在伸出壳体外的部位设有指示机构,以对电动活门机构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便于飞行前的地面检查。进一步地,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盖板,盖板覆盖活门轴与壳体的连接处,防止除冰后的雨水经活门轴与壳体间的间隙进入壳体内部,防止活门生锈,提高了电动活门机构的使用寿命,且保障了发动机除冰过程的可靠性。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20、第一管路;21、第一^^圈;22、第一连接螺母;30、第二管路;31、第二卡圈;32、第二连接螺母;40、活门;41、活门轴;50、指针;60、螺钉;70、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该电动活门机构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中除冰气体的导通控制,参照图1,本实施例电动活门机构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管路20,另一端设有用于导出气体的第二管路30 ;壳体10内腔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管路20与第二管路30导通/截止的活门40,活门40固接于活门轴41上,活门轴41与壳体10转动连接,活门轴41连接驱动其运动的电动机构,活门轴41在伸出壳体10外的部位设有用于指示活门40的截止/导通状态的指示机构。将本实施例电动活门机构安装在发动机上,第一管路20、第二管路30分别连接空气管路,以控制高温高压气体对发动机外表进行除冰操作。由于活门轴41在伸出壳体10外的部位设有指示机构,使得活门40的打开或者关闭位置显示直观,便于飞行前地面检查。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指示机构包括指针50,指针50经螺钉60固定至活门轴41上,壳体10上设有用于指示活门40处于导通/截止位置的标识。当活门40处于导通状态时,指针50跟随活门轴41旋转至导通对应的标识位置,当活门40处于截止状态时,指针50跟随活门轴41旋转至截止对应的标识位置。优选地,为了防止除冰后产生的雨水伸入壳体10内,在活门轴41与壳体10的连接处设有覆盖于壳体10上的盖板70,能有效防止位于壳体10内腔的活门40的锈蚀,延长使用寿命。可选地,活门轴41与壳体10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密封的垫圈,以进一步对壳体10内腔的环境进行保护,避免雨水渗入。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20、第二管路30分别经紧固件安装至壳体10上。可选地,第一管路20的入口在内壁设有内凹的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连接延伸出第一管路20的入口端面的第一卡圈21 ;和/或第二管路30的出口在内壁设有内凹的第二台阶部,第二台阶部连接延伸出第二管路30的出口端面的第二卡圈31。通过设置第一卡圈21和/或第二卡圈31,可以有效提高第一管路20、第二管路30连接处的气密性。为了快速连接外部空气管路,可选地,第一管路20的入口处设有第一连接螺母22,第二管路30的出口处设有第二连接螺母3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除冰装置,该发动机除冰装置的供气管路上设置上述实施例的电动活门机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所述电动活门机构用于所述发动机除冰装置中除冰气体的导通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活门机构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管路(20),另一端设有用于导出气体的第二管路(30); 所述壳体(10)内腔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20)与所述第二管路(30)导通/截止的活门(40),所述活门(40)固接于活门轴(41)上,所述活门轴(41)与所述壳体(10)转动连接,所述活门轴(41)连接驱动其运动的电动机构,所述活门轴(41)在伸出所述壳体(10)外的部位设有用于指示所述活门(40)的截止/导通状态的指示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门轴(41)与所述壳体(10)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密封的垫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机构包括指针(50),所述指针(50)经螺钉¢0)固定至所述活门轴(41)上,所述壳体(10)上设有用于指示所述活门(40)处于导通/截止位置的标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动机除冰装置的电动活门机构,所述电动活门机构用于所述发动机除冰装置中除冰气体的导通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活门机构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第一管路(20),另一端设有用于导出气体的第二管路(30);所述壳体(10)内腔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20)与所述第二管路(30)导通/截止的活门(40),所述活门(40)固接于活门轴(41)上,所述活门轴(41)与所述壳体(10)转动连接,所述活门轴(41)连接驱动其运动的电动机构,所述活门轴(41)在伸出所述壳体(10)外的部位设有用于指示所述活门(40)的截止/导通状态的指示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谢宾李建英盛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