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材料领域,透析膜为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的直径为0.4-4μm,孔径为1.5-3.8μm,壁厚40-80μm;透析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制备而成:聚醚34-57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聚乙烯醇9-18份、聚己内酯5-12份、聚乳酸2-6份、四氢呋喃10-20份和丙酮8-16份。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1)纺丝液制备;(2)静电纺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清除毒素,清除潴留水分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透析膜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及该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膜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聚醚纤维是一种线型聚合物,性质较为稳定,无腐蚀性,与绝大多数有机物相溶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弹性。血液透析的目的在于替代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其基本原理有弥散、渗透、对流和超滤。透析时溶质、水分的交换,从而构成血透时清除毒素,清除水分;尿毒症病人血中的小分子物质如肌酐、尿素氮、钾等向透析液内扩散,透析液内的离子钠、氯等离子和血中浓度相同,所以,膜内外仍保持平衡,透析液内的碱基、钙离子等则向血中扩散,从而达到清除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目的。因此,血液透析膜必须具备适中的孔隙率,以截留毒素;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避免基体产生过敏或凝血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压性能,以更好的保证透析膜能够较长时间持续进行弥散、渗透、对流和超滤。这就对透析膜的组分及制备方法提出较为苛刻的要求。目前,在透析膜制备工艺中,干湿法制备是主要的制备方法。静电纺丝是一种特殊的纤维制造工艺,是一种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的特殊形式。目前已来制备中空纤维及二维纤维膜,在血液透析膜领域,还没有具体应用,通过改进其纺丝工艺,使其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血液透析膜,是静电纺丝工艺的另一重要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透析膜为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的直径为0.4-4 μ m,孔径为1.5-3.8 μ m,壁厚40-80 μ m ; 透析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制备而成:聚醚34-57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聚乙烯醇9-18份、聚己内酯5-12份、聚乳酸2-6份、四氢呋喃10-20份和丙酮8_16份。作为优选,所述透析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制备而成:聚醚38-52份、纳米二氧化钛3-6份、聚乙烯醇12-16份、聚己内酯8-10份、聚乳酸3_5份、四氢呋喃12-17份和丙酮10-15份。作为优选,所述透析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制备而成:聚醚4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聚乙烯醇15份、聚己内酯9份、聚乳酸4份、四氢呋喃15份和丙酮12份。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纺丝液制备:将聚醚、聚乙烯醇、聚己内酯和聚乳酸加入到四氢呋喃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在37°c水浴加热溶解,待溶液澄清后,将纳米二氧化钛超声分散于溶液中得到纺丝溶液;(2)静电纺丝: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 其中,静电纺丝过程中滚筒转速150-200r/min,纺丝电压10_15kv,纺丝速度0.5-1.5ml/h,接收距离为 ll_15cm。作为优选,步骤(2)静电纺丝的电压为llkv,纺丝速度lml/h,接收距离为12c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是以聚醚为主体材料,加入多种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聚己内酯和聚乳酸,显著提高了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加入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一定的光催化作用,能使部分毒素部分分解,降低对人体的毒害作用,而且能够提高透析膜的稳定性。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直径适中,透析膜孔隙率较为理想,因此,能够更好的提供透析膜的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清除毒素,清除潴留水分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透析膜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1: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透析膜为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的直径为1.5 μ m,孔径为 2.2 μ m,壁厚 60 μ m ; 透析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制备而成:聚醚34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聚乙烯醇9份、聚己内醋5份、聚乳酸2份、四氢呋喃10份和丙酮8份。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纺丝液制备:将聚醚、聚乙烯醇、聚己内酯和聚乳酸加入到四氢呋喃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在37°c水浴加热溶解,待溶液澄清后,将纳米二氧化钛超声分散于溶液中得到纺丝溶液; (2)静电纺丝: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 其中,静电纺丝过程中滚筒转速200r/min,纺丝电压llkv,纺丝速度lml/h,接收距离为 12cm。对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进行测定,其水超滤性为37.2mL.m2.tf1.mmHg-1;牛清蛋白截留率 99.3% ;尿素透过性 188 Pm.14.cm.mirf1;维生素 B12透过率 82 P m.14.cm.mirf1。实施例2: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透析膜为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的直径为1.5 μ m,孔径为 2.2 μ m,壁厚 60 μ m ; 透析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制备而成:聚醚57份、纳米二氧化钛8份、聚乙烯醇18份、聚己内醋12份、聚乳酸6份、四氢呋喃20份和丙酮16份。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纺丝液制备:将聚醚、聚乙烯醇、聚己内酯和聚乳酸加入到四氢呋喃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在37°C水浴加热溶解,待溶液澄清后,将纳米二氧化钛超声分散于溶液中得到纺丝溶液; (2)静电纺丝: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 其中,静电纺丝过程中滚筒转速200r/min,纺丝电压llkv,纺丝速度lml/h,接收距离为 12cm。对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进行测定,其水超滤性为38.2mL.m2.tf1.mmHg-1;牛清蛋白截留率 99.4% ;尿素透过性 186 Pm.14.cm.mirf1;维生素 B12透过率 84 P m.14.cm.mirf1。实施例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其特征在于:透析膜为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的直径为0.4‑4μm,孔径为1.5‑3.8μm,壁厚40‑80μm;透析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制备而成:聚醚34‑57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聚乙烯醇9‑18份、聚己内酯5‑12份、聚乳酸2‑6份、四氢呋喃10‑20份和丙酮8‑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苏杨,李文遐,徐勤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