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和车辆。所述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包括扭转横梁以及分设在扭转横梁的两侧的两个纵向摆臂、两个支撑弹簧和两个减震器,其被构造为在其一侧至少具有7个硬点,其中第1硬点和第2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纵向摆臂的两端,第3硬点和第4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支撑弹簧的两端,第5硬点和第6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减震器的两端,第7硬点设置在扭转横梁的中部。它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整体重量轻、主要零部件的抗疲劳强度高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和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以及设置有该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已经在中小型轿车以及相关车辆上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并且大多数A级轿车也使用此类悬架。这种悬架所包含的技术参数与指标很多,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以及经验的积累。但是,国内的汽车厂商目前还没有能够独立研发这种悬架的能力,并且也缺乏相关的文献信息,而国外的整车厂商则将其视为核心技术中的重点,因此不对外进行公开和展现,尤其是将相关的开发技术视为核心技术机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和车辆,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其包括扭转横梁以及分设在所述扭转横梁的两侧的两个纵向摆臂、两个支撑弹簧和两个减震器,所述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被构造为在其一侧至少具有第I硬点、第2硬点、第3硬点、第4硬点、第5硬点、第6硬点和第7硬点,其中第I硬点和第2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纵向摆臂的两端,第3硬点和第4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支撑弹簧的两端,第5硬点和第6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减震器的两端,第7硬点设置在所述扭转横梁的中部。在上述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中,可选地,所述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还被构造为在其另一侧至少具有第8硬点、第9硬点、第10硬点、第11硬点、第12硬点和第13硬点,其中第8硬点和第9硬点分设在位于所述另一侧的纵向摆臂的两端,第10硬点和第11硬点分设在位于所述另一侧的支撑弹簧的两端,第12硬点和第13硬点分设在位于所述另一侧的减震器的两端。在上述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中,可选地,所述支撑弹簧为螺旋式弹簧。在上述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中,可选地,所述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被构造成具有280 N.m/deg的后桥扭转刚度。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置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不仅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而且整体重量比同类产品重量至少轻2% _3%、主要零部件的抗疲劳强度平均提高15% _20%,尤其可以实现更为合理的连杆机构与传动比设置以及更为合理的弹簧和减震器布置,从而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及安全性。通过针对硬点数目、位置以及悬架参数等进行优化设计,本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的整体系统与各零部件的模态分布合理,因此能够降低车辆后部的振动与噪声,显著提高车辆的NVH性能。本技术适用于中小型轿车,也可将其应用于中小型MPV、客货两用车辆以及其他的相关同类型车辆。【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在图1所示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实施例的一侧设置了 7个硬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在图1所示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实施例的两侧共设置了 13个硬点的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和车辆的基本构造、特点和优点,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的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的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以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通过这两个附图示意性地显示出了本技术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一个实施例的基本组成及设置情况,下面就通过这个示例来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包括扭转横梁1、两个纵向摆臂2、两个支撑弹簧3和两个减震器4。更具体来讲,在扭转横梁I的每一侧分别布置一个纵向摆臂2、一个支撑弹簧3和一个减震器4。由于这种非独立后悬架的布置方式非常简单实用,并且具有低成本、高性能、易于布置等优点,因此可将其应用于中小型轿车等车型。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的总体构成形式基本相同,但是将选择不同的硬点位置将会得到不同的悬架系统性能。如图2所示,在以上给出的实施例中,是将该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构造为在它在图面中的左侧部分具有7个硬点,即硬点pl、硬点p2、硬点p3、硬点p4、硬点p5、硬点p6和硬点p7。具体而言,在这些硬点中,硬点pi和硬点p2的各自位置是分别设置在位于图2中左侧的纵向摆臂2的两端,硬点p3和硬点p4的各自位置是分别设置在位于图2中左侧的支撑弹簧3的两端,硬点p5和p6硬点的各自位置是分别设置在位于图2中左侧的减震器4的两端,硬点p7的位置是设置在扭转横梁I的中部。采用上述优化布置方式,可以使得本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整体重量较轻等技术优势,而且能够实现更为合理的连杆机构与传动比以及支撑弹簧和减震器的布置方式,从而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在可选的情形下,还可以针对本技术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例如,如在图3中仅以示意方式给出的硬点整体布置的示意简图所示,还可以在该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的右侧再设置另外一些硬点。具体来讲,可以继续设置硬点p8、硬点p9、硬点plO、硬点pll、硬点pl2和硬点P13,其中将硬点p8和硬点p9的各自位置分别设置在位于图3右侧的纵向摆臂2的两端,硬点PlO和硬点pll的各自位置分别设置在位于图3右侧的支撑弹簧3的两端,硬点pl2和硬点P13的各自位置分别设置在位于图3右侧的减震器4的两端。由此,可以使得本技术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相对于现有产品能够在例如结构、重量、刚性、操控性等方面的性能获得进一步提升,例如经过测试表明,可以由此使得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的重量比同类现有产品减轻2% _3%,同时在抗疲劳强度方面比同类现有产品平均提高15% -20%,从而能够显著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此外,通过针对本技术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的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具备不同的悬架参数而可以获得不同的悬架系统性能。作为举例说明,例如可以将本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构造使其具有280 N -m/deg的后桥扭转刚度,这样就可以与上述的硬点位置方式相结合而使得系统与各零部件的模态分布合理,从而有助于减小车辆后部的振动与噪声,有效改善NVH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具有前述的诸多优点和技术优势,并且由于其产品在生产线上的装配方式、维修时的拆卸与装配方式与现有的同类产品相同,因此特别适合将它应用到各种类型的车辆上,例如中小型轿车、中小型MPV、客货两用车辆以及其他的相关同类型车辆。以上列举了具体实施例来详细阐明本技术的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和车辆,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支撑弹簧3可以采用螺旋式弹簧,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弹簧。再比如,根据应用需要情况来调整硬点在扭杆梁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其包括扭转横梁以及分设在所述扭转横梁的两侧的两个纵向摆臂、两个支撑弹簧和两个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梁式非独立后悬架被构造为在其一侧至少具有第1硬点、第2硬点、第3硬点、第4硬点、第5硬点、第6硬点和第7硬点,其中第1硬点和第2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纵向摆臂的两端,第3硬点和第4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支撑弹簧的两端,第5硬点和第6硬点分设在位于该侧的减震器的两端,第7硬点设置在所述扭转横梁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