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无纺布为基质植藓养蚜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6287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无纺布为基质植藓养蚜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属于经济林的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五倍子蚜虫的优良冬寄主苔藓的生物学特性,并以角倍蚜生产为例,采用无纺布作为载体,在无纺布基质上植藓养蚜,通过倍蚜虫散放法或接种倍蚜虫秋迁蚜进行人工管理和养殖,提高越冬蚜虫的成活率。经过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竹山县等五倍子产区生产应用,藓上越冬蚜密度平均达到2.1万头/平方米,3年生倍林的倍子产量最高为82.5公斤/亩,与传统林间植藓的产量30-50公斤/亩相比较,增产效果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无纺布成本低、体积小,且蚜藓重量轻薄、整体牢固易于移动,方便蚜虫收集或散放,可获得较好的收蚜效果。该方法管理简便,易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经济林的培育
,具体涉及五倍子蚜的人工植藓养殖、蚜虫收集和林间散放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五倍子是一些蚜虫在盐肤木、青麸杨和红麸杨的树叶上取食,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虫瘿。五倍子的主要成分为单宁酸,具有敛肺止血、散热解毒、败毒抗癌、医疮消肿等功效,中国对五倍子的利用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传统用途主要是中药和纺织行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五倍子成为提取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等系列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矿冶、农业、食品、电子、环保和轻工等行业。近年来,电子级焦性没食子酸等深加工产品在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应用范围,带动五倍子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中国五倍子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以单宁酸含量高、质优、量大著称于世,被称为“中国五倍子”(Chinensis Gallnuts),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我国重要的林特产品和出口创汇商品。五倍子共有14种,其中主要生产种有2种:(I)角倍,由角倍蚜(SbA/ecAii?/?WiacAiflefl1Si1S)在盐肤木上形成,冬寄主藓主要为侧枝匍灯藓應maximoviczii ) ; (2)肚倍,由肚倍ilJ牙指名亚种 QKaburagia rhusicola rhusicola)(包括 4个亚种)在青麸杨或红麸杨上形成,冬寄主藓主要为美灰藓(BuroAypnum Ieptothallum,又名细枝赤齿藓)。五倍子的形成对环境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同时具备“蚜、树、藓”三要素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自然形成倍子。虽然五倍子市场需求量大,但其产量却一直不能满足要求。一是因为自然条件下满足五倍子生长的范围有限,生产范围狭窄;二是五倍子的单产较低,自然条件下只有1-5公斤/亩,且产量受气候因子影响波动很大,产量低且不稳定。1990年以来,以植藓养蚜、挂放性蚜为主的五倍子人工培育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使五倍子单产提高到20-30公斤/亩,促进了五倍子生产的快速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藓的种植方法、蚜虫收集和包装技术等有了较多改进,但在藓的种植基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以土壤种植为主。土壤基质植藓存在着藓块搬运和蚜虫收集困难、杂草生长快、管理成本高等缺点,难以实现工场化生产和管理,严重制约着五倍子人工培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虽然现有技术也公开了利用无土植藓养蚜的方法,例如,申请号为201410319188.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土植藓养蚜增加肚倍产量的方法,该方法种植苔藓的基质为瓦片或砖块,但是我们知道,瓦片或砖块为泥土烧制而成,质量较重、体积大,易碎,不易搬运,在瓦片或砖块上植藓,无法实现大面积迀移,一般只能就地搭棚收集蚜虫,因此该方法仍未彻底打破传统基质存在的藓块搬运和蚜虫收集困难等缺陷。因此,研发出一种适合苔藓和蚜虫生长、藓块易于移动,方便蚜虫收集和散放,且能大幅度提高蚜虫成活率和五倍子产量的新型基质,已成为五倍子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采用无纺布作为载体,在无纺布基质上植藓养蚜,根据培育的五倍子蚜虫种类选择适合的冬寄主藓类:角倍蚜选侧枝匐灯藓,肚倍蚜选美灰藓,通过倍蚜虫散放法接种倍蚜虫秋迀蚜进行人工管理和养殖,提高越冬蚜虫的成活率,管理简便,且蚜藓重量轻薄、整体牢固易于移动,方便蚜虫收集或散放,从而增加林间五倍子产量。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植藓地的选择与整理:根据苔藓喜湿耐荫的生物学特性,在五倍子产区选择有一定林木遮荫、不积水的沟谷、垄状整地,整理成有一定斜度的垄,得到整理好的地块; (2)藓种采集:每年5月上中旬,从乔木或灌木林内采集合适的野生苔藓或利用往年养虫牙的蘇块,副除杂蘇; (3)植藓:向步骤(I)所述整理好的垄浇水,使垄面浇透水形成泥浆状,然后在所述垄面上覆盖无纺布,拍打使泥浆土透到无纺布表面,再将步骤(2)所述采集到的苔藓撕成藓段小块后贴在所述无纺布的表面,轻轻拍打粘实; (4)藓圃管理:在养殖地上方罩挂遮荫网,遮荫保湿,拦截树上的落叶,让藓枝自然生长,藓枝生长到无纺布的网格线间,在无纺布表面形成藓块,常规管理; (5)秋迀蚜接种:当倍子成熟时,采集成熟但未爆裂的倍子,置于步骤(4)所述藓圃的步道上,让秋迀蚜从裂口处自然迀飞到藓块上,在藓块上繁殖并产下越冬蚜,越冬蚜在藓枝上取食寄生,以渡过冬季; (6)蚜藓管理:常规管理,保持藓块潮湿并有一定的散射光,及时清理藓块上的杂草、落叶等; (7)倍蚜散放:第2年3月春迀蚜迀飞前,将无纺布藓块卷起,运送到倍林内,将藓块均匀分布于倍林内遮阳、无积水处,让倍蚜自然迀飞上树形成倍子。或者用竹木材料搭建收蚜棚架,将藓块悬挂于棚架内收集春迀蚜,装入虫袋内,待干母出现时,将虫袋挂放到倍树上形成倍子; (8)蚜藓回收和再利用:待春迀蚜迀飞结束15-20天后,将林间或收蚜棚内的无纺布藓块收回,放回原地继续培育,第2年适量补植藓,继续放若蚜,按同样方法培育利用。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所述的五倍子优选为角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苔藓撕成的藓段小块大小为1-2厘米,藓段小块按2-3厘米的间距贴到无纺布的表面。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采用的无纺布的规格为80克/平方米,经生产实践验证证明,采用该规格的无纺布作为基质种植苔藓,养蚜效果好,成活率尚O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无纺布下方泥楽土为细粒土。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所述的秋迀蚜接种密度为每平方厘米3-4头,接种前保持藓枝湿润但无积水,接种后3~5天内不可浇水,8~10天检查藓块上蚜虫蜡球的数量,若平均每平方厘米蚜虫蜡球的数量少于3头时,需要补放。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7)所述无纺布藓块按照每亩50-60平方米均匀散放于倍林内。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7 )所述在蚜棚架内收集春迀蚜具体是在收蚜棚内的相对湿度为50-65%、棚内温度为15-20°C,藓枝不卷曲,收蚜膜上无水滴的条件下,每天14-18时蚜虫迀飞时段进行的。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7)所述运输时无纺布藓块卷成的形状为筒状,在保湿的条件下可进行较长距离的运输。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I)所述整理成有一定斜度的垄,所述有斜度的垄排水方便,垄间还可增加湿度,更有利于苔藓生长。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7)所述倍蚜自然迀飞上树形成倍子的具体过程为:当自然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合适时,倍蚜蚜虫自主迀飞到寄主树上,在树干上产下性蚜并交配,形成干母后爬到树叶上取食,最终形成倍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无纺布基质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具有自然保湿功能,使土壤水份不易蒸发,且无纺布上有密度适中的编织线网格,可供藓枝穿插附着,能较好地满足苔藓的生长需求; (2)本专利技术的苔藓藓枝可透过无纺布从土壤吸收水分,在生长过程中藓枝进入无纺布的编织经玮线间,经过数月的生长与无纺布较好的连接,形成一体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无纺布为基质植藓养蚜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植藓地的选择与整理:根据苔藓喜湿耐荫的生物学特性,在五倍子产区选择有一定林木遮荫、不积水的沟谷、垄状整地,整理成有一定斜度的垄,得到整理好的地块;(2)藓种采集:每年5月上中旬,从乔木或灌木林内采集合适的野生苔藓或利用往年养蚜的藓块,剔除杂藓;(3)植藓:向步骤(1)所述整理好的垄浇水,使垄面浇透水形成泥浆状,然后在所述垄面上覆盖无纺布,拍打使泥浆土透到无纺布表面,再将步骤(2)所述采集到的苔藓撕成藓段小块后贴在所述无纺布的表面,轻轻拍打粘实;(4)藓圃管理:在养殖地上方罩挂遮荫网,遮荫保湿,拦截树上的落叶,让藓枝自然生长,藓枝生长到无纺布的网格线间,在无纺布表面形成藓块,常规管理;(5)秋迁蚜接种:当五倍子成熟时,采集成熟但未爆裂的倍子,置于步骤(4)所述藓圃的步道上,让秋迁蚜从裂口处自然迁飞到藓块上,在藓块上繁殖并产下越冬蚜,越冬蚜在藓枝上取食寄生,以渡过冬季;(6)蚜藓管理:常规管理,保持藓块潮湿并有一定的散射光,及时清理藓块上的杂草、落叶等;(7)倍蚜散放:第2年3月春迁蚜迁飞前,将无纺布藓块卷起,运送到倍林内,将藓块均匀分布于倍林内遮阳、无积水处,让倍蚜自然迁飞上树形成倍子,或者用竹木材料搭建收蚜棚架,将藓块悬挂于棚架内收集春迁蚜,装入虫袋内,待干母出现时,将虫袋挂放到倍树上形成倍子;(8)蚜藓回收和再利用:待春迁蚜迁飞结束15‑20天后,将林间或收蚜棚内的无纺布藓块收回,放回原地继续培育,第2年适量补植藓,继续放若蚜,按同样方法培育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玉平杨子祥陈京元宋德应乐建根杨武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