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家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工作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263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下工作服,包括工作服主体1、压缩空气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可调节自重的腰带4,工作服主体1外有一放置压缩空气瓶3的袋子5,工作服主体1正面有一排充气口6,所述的工作服主体1内有三个独立的可充气空间,其中一个为可充放气囊11。(*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工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工作服,特别涉及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及调节浮沉深度的工作服。
技术介绍
传统水下工作者,短时间者多徒手潜至水下工作,较长时间则需配套潜水设备,徒手潜水者危险性高,且带出的工作时间太短,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水下工作,而且易造成工作失误。配套潜水设备在水中的费用成本较高,而且潜水者在工作时呼出的空气也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例如影响在水中观察生物或摄影的效果。况且潜水者在工作前的预备及工作后的善后工作都很繁重。在潜水设备的水下失误发生时,使用者遗弃设备后仍需游泳回到水面,增加了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上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稳定控制水下浮沉深度及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水下工作服,一方面可以提供使用者水下工作时呼吸空气,多次充气设计可延长水下工作时间。由于水下充气时工作服体积无变化,不影响浮力稳定性。简化了操作使使用者能专心工作,无需操心空气的问题,稳定水下深度工作方便。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呼出的气泡影响,特别在出现危险时,使用者只需解除重力腰带,按下充气开关阀,使用者会依物理的自然浮力浮上水面,于同时使用者尚可带同重量不大的物件及工具回水上。工作服同时发挥救生衣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设计一种水下工作服,包括工作服主体1、压缩空气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可调节自重的腰带4,工作服主体1外有一放置压缩空气瓶3的袋子5,工作服主体1正面有一排充放气口6,所述的工作服主体1内有三个独立的可充气空间,其中一个为可充放气囊11。作为进一步改进,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服主体1正面的一排充放气口6中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65、66一端连接到工作服主体1还有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12、13,另一端可以连一套呼吸气管2供给使用者空气。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自重的腰带4有多个凸园形插孔41,与之配合可插入多个铅金属棒42。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带4还有一个可粘贴带43,用于收藏一端与自重的腰带4相连的指示浮标44。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带4两端分别有可扣合或打开的插扣。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服主体还有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12、13,一个是水下工作服主体原有空间12、另一个是置于工作服主体内的另一气囊13。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工作服主体1正面有一排充放气口6,孔63、孔64分别连接工作服主体还有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12、13,一个是水下工作服主体原有空间12、另一个是置于工作服主体的另一气囊13,进行充放气。孔67、孔68空间连接到可充放气囊11,孔67为充气口、孔68为放气口。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2设计有一个内置及可作180°转向的单向气阀门21,经人手操作便可将呼吸气的方向改变。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2有水气及二氧化碳吸附剂。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2末端有一个口咬型呼吸嘴22。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服主体1正面的一排充放气口6还有多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及对应多个双层备用气囊,两个循环吸充气口分别连接在气囊的两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体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体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体的展开图;图5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自重腰带;图6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压缩空气瓶与呼吸气管的连接图;图7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体部分的充放气口部分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体部分的充放气口部分上半部分的横切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体部分的充吸气口部分下半部分的横切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水下工作服,一种水下工作服,包括工作服主体1、压缩空气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可调节自重的腰带4,工作服主体1外有一放置压缩空气瓶3的袋子5,工作服主体1正面有一排充放气口6,所述的工作服主体1内有三个独立的可充气空间,其中一个为可充放气囊11。作为进一步改进,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服主体1正面的一排充放气口6中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65、66一端连接到工作服主体1还有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12、13,另一端可以连一套呼吸气管2供给使用者空气。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自重的腰带4有多个凸园形插孔41,与之配合可插入多个铅金属棒42。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带4还有一个可粘贴带43,用于收藏一端与自重的腰带4相连的指示浮标44。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带4两端分别有可扣合或打开的插扣。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服主体还有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12、13,一个是水下工作服主体原有空间12、另一个是置于工作服主体内的另一气囊13。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工作服主体1正面有一排充放气口6,孔63、孔64分别连接工作服主体还有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12、13,一个是水下工作服主体原有空间12、另一个是置于工作服主体的另一气囊13,进行充放气。孔67、孔68空间连接到可充放气囊11,孔67为充气口、孔68为放气口。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2设计有一个内置及可作180°转向的单向气阀门21,经人手操作便可将呼吸气的方向改变。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2有水气及二氧化碳吸附剂。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2末端有一个口咬型呼吸嘴22。图7-图9中,所述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工作服主体1正面有一排充放气口6,孔61、孔62可以接双层备用气囊,孔63、孔64分别连接工作服主体还有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一个是水下工作服主体1原有空间12、另一个是置于工作服主体的另一气囊13,进行充放气。孔67、孔68空间连接到可充放气囊11,孔67为充气口、孔68为放气口。这样使用者在选择好适合自己身材的水下工作服,将压缩气瓶3附带的充气管35、37分别接到充气口65、67,打开充气阀31,将口咬气嘴22的两条气喉连接牢固在工作服的一排充放气口6,穿上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扣好重力腰带,并将口咬气咀旁的气阀21调至充气状态,充气至工作服及附加气囊,充气完毕后将口咬型呼吸嘴22对口,打开气阀21便可开始呼吸工作服内的空气,配戴合适的潜水镜便可开始控制潜入水中。当潜入水中时,一方面充气的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主体会提供浮力,另一方面重力腰带会产生向下沉力,人体会浮在水面或沉在水中的某个水位,按动本技术的水下工作服的附加气囊放气开关至将气囊内的空气排出,使用者便会下沉,到达使用者所需深度便停止排出空气。这时使用者可以在这一水下深度操作,如使用者需上升则充气。需长时间水下工作时,使用者于充气时将呼吸咀调至充气状态,才可充气;工作完毕后或遇特殊情况,使用者可将附加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家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