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地、备耕、定植、蕉园管理和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提高粉蕉产量和质量,提高粉蕉的生产效率,保证在一定低温范围内水田粉蕉能挂果且安全越冬,本方法可降低粉蕉枯萎病发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
技术介绍
粉蕉(MusaABBPisangAwak)是芭蕉属的一个杂交栽培种,又名奶蕉、糯米蕉、美人蕉、西贡蕉等。由于水田种植亩产高,越来越多的蕉农选用水田种植粉蕉,但种植技术较其他耕地要高,初种者不易掌握;粉蕉生育期长,组培苗正造蕉全生育期18-20个月,经常受到低温、霜雪、风害的侵害,且极易感染尖孢镰刀菌枯萎病(FOC1,1号生理小种),丧失商品价值。有研究表明:在新地新植粉蕉组培苗第1年发病率一般不低于10%,第2年留芽蕉则上升到30%以上。因此只能种植1造次,次年病害加重须重新选地种植,种植有一定的风险,从而限制了粉蕉种植面积的发展。目前,常规粉蕉种植中粉蕉枯萎病的发生、危害较为严重,粉蕉生产总的来说比较分散、零星,一些粉蕉种植大户,主要通过不断更换新地,两年只种植一造粉蕉的种植模式来规避枯萎病风险,该模式严重制约粉蕉产业发展。专利技术人针对粉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不间断地开展调查研究,经过多年的种植、改进、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与粉蕉种植大户共同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出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提高粉蕉种植产值和生产效率,并保证在一定的低温或微霜气候条件下能挂果安全越冬,一造粉蕉枯萎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二造粉蕉枯萎病发病率仍能控制在10%以下。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桂南、桂东南和桂中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粉蕉生产,有利于提高粉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香蕉产业品种结构调整,有利于满足市场对蕉类品种多样化需求的增长,对香蕉产期调整、产业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提高粉蕉产量和质量、提高粉蕉的生产效率、保证在一定低温或小霜气候条件下水田粉蕉能挂果安全越冬、可有效控制粉蕉枯萎病发病率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25g/kg、前茬不种植蕉类、地势较平坦的水田建园,沿低地势方向设置总排水沟,总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深80cm,园内再设纵排水沟,纵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深60cm,并与总排水沟相通;总排水沟为横向,设置为1-2条,纵排水沟与总排水沟垂直,设置为3-5条;(2)种植前全园撒施生石灰100kg/亩,深翻至80-100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面挖长60cm×宽60cm×深50cm的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入3.0kg有机无机复合药肥,与土混匀后填回至穴中;(3)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为2.2m,行距为2.2-2.5m,种植密度为120-130株/亩;定植时使用12-15片叶龄的组培大杯苗,将无纺布育苗杯浸透水后放入种植穴,定植完毕后浇定根水;生长过程不培土,使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表;(4)生长前期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生长后期施肥采用撒施或淋施,整个过程不施氯化钾肥,每个月喷叶面肥1次,入冬前施入过冬肥;生长期,在保证有12片功能叶基础上割除多余或已衰老叶片;除吸芽要从吸芽中间挖除生长点,每除一株吸芽前用80%石灰氮消毒一次除芽工具;生长期粉蕉的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5)采收时在假茎1/2处斜割,利用果穗自身重力使其沿果穗抽生方向倾倒,至采收工人高度时,人工摘除残留雄花后再割断穗柄;装车前用自制“护果”垫包裹整弓粉蕉。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药肥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60-80份腐熟鸡粪肥、5-10份钙镁磷肥、2-4份复合肥(15-15-15)、0.2-0.5份恶霉灵、0.1-0.5份伊维菌素和0.01-0.05份噻唑膦。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组培大杯苗在出圃前20天用2.0g多效唑兑水500mL进行喷雾。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叶面肥按质量百分比含氮≥14%,磷≥6%,钾≥18%,钙及其它中微量元素≥10%,复硝酚钠1.4%,余量为可溶载体。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入冬前施用的过冬肥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5%生石灰、5%钙镁磷肥、10%复合肥(15-15-15)、70%腐熟鸡粪肥、8%茶麸和2%氨基寡糖素。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自制“护果”垫为长220cm×宽100cm×厚10cm的珍珠棉板,珍珠棉板外用厚度为0.3mm的薄膜塑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解决了水田粉蕉种植无规模化标准化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水田栽培粉蕉高产、可安全越冬、连年种植,可提高粉蕉产量和质量,提高粉蕉的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水田种植粉蕉,方便蕉园管理,少动土,减少人为带菌传播,可降低粉蕉枯萎病发病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粉蕉连续种植两造以上;通常对照种植密度80-110株/亩,本方法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种植密度可达120-130株/亩,在不影响单产的前提下大大提升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长过程不培土,保证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面,春季回暖快利于发根,生长中后期100%吸芽浮于地面之上,可控制吸芽数量、除芽不伤根和减少病害发生。(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采用的有机无机复合药肥配方合理,组分之间具增效作用,可显著降低香蕉根结线虫、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入冬前施用的过冬肥既可补充营养又可增强粉蕉的免疫力,实现粉蕉安全越冬。(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收时利用果穗自身重力自然下垂,采收时同时除掉雄花,省工省时,避免雄花刺破果皮;“护果”垫可防止装车后果穗间互相挤压、擦伤,保证果面美观,使销售价格可提高0.2-0.5元/kg。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常规粉蕉种植中枯萎病的发生较为严重,粉蕉种植大户主要通过不断更换新地、两年只种植一造粉蕉的种植模式来规避枯萎病风险,该模式严重制约粉蕉产业发展。针对上述情况,专利技术人所在单位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与当地粉蕉种植大户合作,将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2000亩水田进行规划,全部按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和步骤进行粉蕉水田种植,所选品种有“金粉1号”和“广粉1号”2个农业部主推粉蕉品种,具体实施情况如下:实施例1: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选用“金粉1号”粉蕉品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25g/kg、前茬不种植蕉类、地势较平坦的水田建园,沿低地势方向设置总排水沟,总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深80cm,园内再设纵排水沟,纵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深60cm,并与总排水沟相通;总排水沟为横向,设置为1条,纵排水沟与总排水沟垂直,设置为3条;(2)种植前全园撒施生石灰100kg/亩,深翻至80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面挖长60cm×宽60cm×深50cm的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入3.0kg有机无机复合药肥,与土混匀后填回至穴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药肥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60份腐熟鸡粪肥、5份钙镁磷肥、2份复合肥(15-15-15)、0.2份恶霉灵、0.1份伊维菌素和0.01份噻唑膦;(3)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为2.2m,行距为2.2m,种植密度为120株/亩;定植时使用12片叶龄的组培大杯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25g/kg、前茬不种植蕉类、地势较平坦的水田建园,沿低地势方向设置总排水沟,总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深80cm,园内再设纵排水沟,纵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深60cm,并与总排水沟相通;总排水沟为横向,设置为1‑2条,纵排水沟与总排水沟垂直,设置为3‑5条;(2)种植前全园撒施生石灰100kg/亩,深翻至80‑100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面挖长60cm×宽60cm×深50cm的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入3.0kg有机无机复合药肥,与土混匀后填回至穴中;(3)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为2.2m,行距为2.2‑2.5m,种植密度为120‑130株/亩;定植时使用12‑15片叶龄的组培大杯苗,将无纺布育苗杯浸透水后放入种植穴,定植完毕后浇定根水;生长过程不培土,使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表;(4)生长前期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生长后期施肥采用撒施或淋施,整个过程不施氯化钾肥,每个月喷叶面肥1次,入冬前施入过冬肥;生长期,在保证有12片功能叶基础上割除多余或已衰老叶片;除吸芽要从吸芽中间挖除生长点,每除一株吸芽前用80%石灰氮消毒一次除芽工具;生长期粉蕉的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5)采收时在假茎1/2处斜割,利用果穗自身重力使其沿果穗抽生方向倾倒,至采收工人高度时,人工摘除残留雄花后再割断穗柄;装车前用自制“护果”垫包裹整弓粉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25g/kg、前茬不种植蕉类、地势较平坦的水田建园,沿低地势方向设置总排水沟,总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深80cm,园内再设纵排水沟,纵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深60cm,并与总排水沟相通;总排水沟为横向,设置为1-2条,纵排水沟与总排水沟垂直,设置为3-5条;(2)种植前全园撒施生石灰100kg/亩,深翻至80-100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面挖长60cm×宽60cm×深50cm的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入3.0kg有机无机复合药肥,与土混匀后填回至穴中;(3)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为2.2m,行距为2.2-2.5m,种植密度为120-130株/亩;定植时使用12-15片叶龄的组培大杯苗,将无纺布育苗杯浸透水后放入种植穴,定植完毕后浇定根水;生长过程不培土,使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表;(4)生长前期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生长后期施肥采用撒施或淋施,整个过程不施氯化钾肥,每个月喷叶面肥1次,入冬前施入过冬肥;生长期,在保证有12片功能叶基础上割除多余或已衰老叶片;除吸芽要从吸芽中间挖除生长点,每除一株吸芽前用80%石灰氮消毒一次除芽工具;生长期粉蕉的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5)采收时在假茎1/2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何海旺,邹瑜,龙芳,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