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使电弧消失的电磁继电器,在基于设置于基座(10)的电磁铁单元(30)的励磁或消磁进行摆动的可动接触片(42)上所设置的可动触点(45)与在立设于基座(10)的常闭和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1、22)的上端部上设置的常闭和常开固定触点(23、24)接触或分离。尤其,在所述基座(10)上配置有永久磁铁(53),使得在所述常开固定触点(24)和所述可动触点(45)之间产生的电弧(61)拉长至所述基座(10)的上表面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继电器,尤其涉及有效使电弧消失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有效使电弧消失的电磁继电器例如存在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隔着第一空隙相互相向的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位于该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之间的第一可动触点,还具有隔着第二空隙相互相向的第三固定触点及第四固定触点、位于该第三固定触点与第四固定触点之间的第二可动触点,还具有对所述第一空隙和所述第二空隙赋予同一方向的磁通的永久磁铁,还具有在励磁时使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接触,且使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三固定触点接触的励磁驱动部,在该励磁驱动部非励磁时,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与所述第四固定触点接触(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为了使电弧消失,例如,如其图1所示,并排设置一对永久磁铁8、9。因此,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根据基于所述永久磁铁8、9的磁力线和电流的流向的弗莱明左手定则,使在可动触点4a与固定触点2a、3a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未图示的壳体的内侧面侧,使其消失。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142195号公报但是,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可动触点4a及固定触点2a、3a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短,因此不能够充分地使所述电弧拉长,存在不能够有效地使所述电弧消失的冋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使电弧消失的电磁继电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该可动触点设置在借助设置于基座上的电磁铁单元的励磁或消磁来进行摆动的可动接触片上,该固定触点设置在立设于所述基座的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在所述基座上配置有永久磁铁,使得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产生的电弧拉长至基座的上表面侧,所以与以往的例子相比,电弧易于消失,能够有效地使电弧消失。尤其,所述基座通常比壳体的壁厚,热容量大,所以得到耐久性优良的电磁继电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所述电弧拉长的位置形成有槽部。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槽部的底面,所以能够有效地使电弧消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使所述槽部的底面比所述槽部的开口部宽。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引入槽部内的电弧拉长得更长,所以能够更有效地使电弧消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所述槽部的底面可以贯通。根据本实施方式,若底面为贯通的孔形状,则电弧进一步被拉长,易于消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述可动触点可以交替地与相向的常开固定触点端子的常开固定触点和常闭固定触点端子的常闭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使可动触点交替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消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和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横槽部。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所述横槽部内,所以能够有效地使电弧消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相向的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平行地排列设置有多列。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使平行排列设置的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消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相向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与相向的另一个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另一个所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纵槽部。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所述纵槽部能够使相向的所述常开固定触点端子以及常闭固定触点端子间产生的电弧消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与所述永久磁铁之间设置有纵槽部。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永久磁铁能够使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上产生的电弧拉长至基座的上表面而消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永久磁铁上设置有至少覆盖所述永久磁铁的一个面的绝缘罩。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保护永久磁铁免受所述电弧的高热量的影响,延长寿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绝缘罩的侧面中的与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相向的侧面的下端缘部形成有锥面。根据本实施方式,使从固定触点端子产生的电弧沿着所述锥面拉长至基座的上表面。尤其,在所述锥面的下方侧形成有纵槽部的情况下,由于电弧拉长至纵槽部内,所以具有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电弧消失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A、图1B是从不同角度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A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A、图4B是图1A、图1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和侧视剖视图。图5A、图5B是图1A、图1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图和主视剖视图。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电弧消失方法的局部主视图以及局部放大立体图。图7A、图7B是从不同角度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图8A、图8B是图7A、图7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和侧视剖视图。图9A、图9B是图7A、图7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图和主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 基座11纵槽部12纵槽部13横槽部14插入孔15定位突部16 螺孔21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2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3常闭固定触点24常开固定触点25可动触点端子30电磁铁单元31 铁芯32 卷轴33 线圈36复位弹簧40可动触点单元41可动铁片42可动接触片45可动触点46 引线50永久磁铁单元51定位板52插入部53永久磁铁54绝缘罩56 锥面57 脚部60磁力线61 电弧【具体实施方式】按照图1A至图9B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具有基座10、电磁铁单元30、可动触点单元40和永久磁铁单元50。如图2所示,上述基座10是俯视为方形的树脂成形品,在其上表面的相邻的角部分别立设有两个作为一组的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以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在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以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上分别铆接固定有常闭固定触点23以及常开固定触点24。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上表面中,在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以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之间设置有横槽部13,并且设置有与上述横槽部13交叉连通且穿过上述常闭固定触点端子21及常开固定触点端子22的内侧基部的两个纵槽部11、12。并且,在上述基座10上设置有位于上述纵槽部11、12的里侧且连通的插入孔14 (上述纵槽部11的插入孔14未图示)。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上表面的剩余的相邻的角部分别立设有线圈端子26,并且在上述线圈端子26的内侧基部突出设置有一对定位突部15、15。在上述定位突部15、15之间设置有螺孔16。另外,在上述基座10的相向的侧端面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卡止突起17。如图2所示,就上述电磁铁单元30而言,在压入有截面为方形的铁芯31的卷轴32上卷绕有线圈33,将突出的一端部作为磁极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该可动触点设置在借助设置于基座上的电磁铁单元的励磁或消磁来进行摆动的可动接触片上,该固定触点设置在立设于所述基座的固定触点端子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上配置有永久磁铁,使得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鹤巢哲朗,野田将之,簑部哲也,井户田修一,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