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5621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方法,其特点是:在同一养参池塘内循环进行仿刺参的养殖和对虾的养殖;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投放参苗,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进行投喂饲料,养至第二年5月份成参规格达100g/头以上时进行收获,收获结束后排干池水并用生石灰消毒处理养参池塘;养参池塘消毒处理后5-7天即可纳水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5月份水温合适时投放一茬虾苗,待一茬对虾长至8~9cm时放入二茬虾苗,投喂以篮蛤、钩虾鲜饵料为主,一茬对虾在8月底开始采用大眼网拉网收获,二茬对虾在10月份收获,全部收获后排水封闸,经晒池除害后即可放养仿刺参苗种。可提高养殖池塘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简化步骤,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养殖技术,具体来说是。
技术介绍
目前,仿刺参养殖采用的养殖池塘面积通常为10?50亩,有效水深1.5?2m,所处地域需进排海水方便且清洁无污染。投放仿刺参苗种规格为300?500头/kg、密度为5000?10000头/亩、时间为3?4月或9?10月。养殖过程中,当池塘水温达到20 °C以上或3°C以下时,仿刺参摄食开始减少并逐渐进入夏眠和冬眠,当水温10?17°C时仿刺参摄食增加并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应按照养殖仿刺参总体重的I?3%每日投喂海藻粉或配合饲料、海泥等促其生长。此法养殖周期通常为18?24个月,收获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即采收10g/头以上的成参后继续补充一定数量的苗种进行养殖。养殖池塘每2?3年彻底清污整池一次,清污时先将附着基反复冲洗干净,后将池水排干并封闸晒池10?15天,再加水至30?40cm并按40?55kg/亩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在进行下一轮养殖前池塘需提前进水,并施用氮、磷、尿素或发酵有机肥培育基础生物饵料。目前,对虾养殖采用的养殖池塘面积通常为15?100亩,有效水深I?1.5m,所处地域需进排水方便且清洁无污染。投放对虾苗种规格为0.7?Icm/尾、密度为7000?30000尾/亩、时间为3月底水温14°C以上时(中国对虾)或7月份水温达22°C以上时(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需按时调整水色,保持透明度在20?80cm并确保无有害单胞藻过量繁殖。投喂以配合饲料为主并辅以鲜活蓝蛤等低值贝类,日投喂率通常为对虾体重的7%?10% (常规配合饲料)或3%-5% (鲜活蓝蛤等低值贝类),按照少投勤投的原则并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此法的养殖周期通常为90天左右,收获时采取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陷网或专用的电网捕捞。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节能减排、可资源化利用的生态高效生产模式需求愈来愈强,传统的粗放型单一养殖模式不仅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投喂量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等弊端,同时也易因极端天气等自然风险因素的出现而造成某单一养殖品种的减产甚至绝产,已明显不符合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的要求。此外,随着养殖生产规模的不断拓展,产量的激增超过了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致使近年来仿刺参及对虾养殖产品的价格极不稳定,仿刺参产品的价格呈现下降的势态,对虾产品的价格呈现上升的势态,刺参养殖的利润率一再压缩,市场风险加大,企业效益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将仿刺参与对虾养殖相结合,使两个具有较高价值的养殖品种达到生态高效循环养殖,不仅可应对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的变化,还可提高养殖池塘的利用率,在实现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的同时减少饲料、环境调控等投入品的使用,简化了生产步骤,降低了成本,也规避了自然因素对单一品种养殖生产造成损失的风险,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益。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通过对养殖工艺的集成创新,使两个具有较高价值的养殖品种达到生态高效循环养殖,可提高养殖池塘的利用率,简化生产步骤,降低成本,大幅提升生产效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养参池塘内循环进行仿刺参的养殖和对虾的养殖,先进行仿刺参养殖,在仿刺参养殖完成后,再进行对虾的养殖,依次循环; 所述仿刺参的养殖方法如下: 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投放规格为8-12头/500克的参苗,放苗密度为75-150千克/亩,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日换水量10%_30%,根据放苗量、活动与摄食、水温变化情况判定是否投喂饲料,在春季当水温在3V?17°C时,按照仿刺参总体重1%?3%进行投喂,其中3°C?8°C时7?10天投喂一次,10°C?17°C时5?7天投喂一次,养至第二年5月份成参规格达10g/头以上时进行收获,收获结束后排干池水并用生石灰消毒处理养参池塘; 所述对虾的养殖方法如下: 所述养参池塘消毒处理后5-7天即可纳水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5月份水温合适时投放规格I?1.5cm/尾以上的一茬虾苗,放苗密度为7000?30000尾/亩,待一茬对虾长至8?9cm时放入二茬虾苗,放苗密度为5000?25000尾/亩,池塘水位保持在1.5m_2m,进入高温期后每天定时开启增氧机,投喂以篮蛤、钩虾鲜饵料为主,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7%?10%,初期每天投喂2次,后期每天投喂4次,如投喂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3%-5%,日投喂3-5次,下午以后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55-65%,一茬对虾在8月底开始采用大眼网拉网收获,捕大留小,二茬对虾在10月份收获,全部收获后排水封闸,经晒池除害后即可放养仿刺参苗种。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仿刺参的养殖方法中,日换水量20%,采用微孔增氧促进水体内循环。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对虾的养殖方法中,前30天每天在2:00?6:00,15:00?16:00开启增氧机,30?70天随水温升高延长开机时间,后期除投饵时停机I?1.5h外保持全天开机;如投喂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4%,日投喂4次,下午以后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60%。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I)本专利技术循环养殖方法中,对虾养殖后池底堆积的残饵粪便等可作为仿刺参很好的基础饵料,同时也可起到肥水的作用,因此,在对虾养殖环节结束后无需依照传统方式彻底清池消毒后再进行下一轮生产,只要将池塘水排干并暴晒5?10天后即可加水投放仿刺参苗种,放苗前也无需提前肥水培养基础饵料,养殖过程中可大幅减少饲料投喂量或不用投喂饲料,从而极大简化了生产步骤,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饲料以及消毒等成本。(2)传统的仿刺参单一养殖方法因投放苗种规格较小,养殖周期通常在24?36个月,在汛期盐度降低和夏季水温过高时易影响产量,本专利技术循环养殖方法根据对虾养殖适宜盐度范围较广、耐高温能力强的特点合理设计调整了养殖方案,有效降低了刺参养殖的自然风险。(3)传统的对虾养殖过程中需投喂较多的鲜活动物性蛋白饵料或配合饲料,极易导致池底发臭并引发水质败坏而增加养殖病害风险。本专利技术循环养殖方法在两次对虾养殖周期之间插入仿刺参养殖,可利用仿刺参独特的食性和摄食特点有效的清理池塘底质,从而降低有机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清池成本,达到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化生产的效果。(4)生产经营数据统计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循环养殖方法每年每亩池塘可较单一养殖仿刺参增收达98.8%以上。此外,如(1)、(2)、(3)中所述,本方法还能极大提高养殖池塘及生物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有效规避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及养殖产品的市场风险,从而使养殖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同一养参池塘内循环进行仿刺参的养殖和对好的养殖,先进行仿刺参养殖,在仿刺参养殖完成后,再进行对好的养殖,依次循环。(I)仿刺参的养殖 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投放规格为8-12头/500克的参苗,放苗密度为75-150千克/亩,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日换水量10%_30% (—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养参池塘内循环进行仿刺参的养殖和对虾的养殖,先进行仿刺参养殖,在仿刺参养殖完成后,再进行对虾的养殖,依次循环;所述仿刺参的养殖方法如下: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投放规格为8‑12头/500克的参苗,放苗密度为75‑150千克/亩,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日换水量10%‑30%,根据放苗量、活动与摄食、水温变化情况判定是否投喂饲料,在春季当水温在3℃~17℃时,按照仿刺参总体重1%~3%进行投喂,其中3℃~8℃时7~10天投喂一次,10℃~17℃时5~7天投喂一次,养至第二年5月份成参规格达100g/头以上时进行收获,收获结束后排干池水并用生石灰消毒处理养参池塘;所述对虾的养殖方法如下:所述养参池塘消毒处理后5‑7天即可纳水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5月份水温合适时投放规格1~1.5cm/尾以上的一茬虾苗,放苗密度为7000~30000尾/亩,待一茬对虾长至8~9cm时放入二茬虾苗,放苗密度为5000~25000尾/亩,池塘水位保持在1.5m‑2m,进入高温期后每天定时开启增氧机,投喂以篮蛤、钩虾鲜饵料为主,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7%~10%,初期每天投喂2次,后期每天投喂4次,如投喂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3%‑5%,日投喂3‑5次,下午以后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55%‑65%,一茬对虾在8月底开始采用大眼网拉网收获,捕大留小,二茬对虾在10月份收获,全部收获后排水封闸,经晒池除害后即可放养仿刺参苗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炜李成林赵斌韩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