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重工业及道路用重型缓冲器,包括缸体,在所述缸体内开有第一内腔体,活塞杆顺序穿过弹簧支架、轴承套并伸入振激管内部与活塞头固接,在所述活塞头上套接活塞,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栓固接缸帽,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支架套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缸帽套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缸体及振激管均为带有腔体的筒体结构,制造工艺简单,通过在振激管上开设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利用活塞在活塞头上的平移能实现第二油孔的开合和封闭,从而达到调节液压油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震动消除后通过弹簧及海绵的弹性变形能使活塞杆复位,大大提高了减震器的整体性能,工作平稳性高,提高操纵稳定性,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缓冲器,尤其涉及重工业及道路用重型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是在不影响工业设备运行性能前提下,消除为增大生产效率,提高运行速度产生的冲击、震动、噪音、保证安全,优化生产环境。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液压缓冲器,其结构复杂,通常将缸体的内壁面设计成台阶状结构,在缸体的内壁加工困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这些缺点,提供重工业及道路用重型缓冲器,其具有结构合理、加工简便、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重工业及道路用重型缓冲器,包括缸体,在所述缸体内开有第一内腔体,活塞杆顺序穿过弹簧支架、轴承套并伸入振激管内部与活塞头固接,在所述活塞头上套接活塞,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栓固接缸帽,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支架套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缸帽套接;所述振激管安装于第一内腔体中,所述振激管为开有第二内腔体的空心筒体,在所述振激管上开有用于将第一内腔体与第二内腔体连通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振激管的一端通过轴承套与弹簧支架固接,所述振激管的另一端与底座配合,所述底座与安装在缸体一端的法兰配合,在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还配合缸盖,锁环的外周面与所述缸盖的内周面配合,所述锁环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套的外周面互为配合;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体内,在所述振激管的外周面还安装海绵。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于所述轴承套内还安装轴承;在所述缸体上还开有安装孔,于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油嘴堵头;在所述活塞上开有多个贯通孔;位于所述底座的外周面与缸体之间、在所述底座上还安装O型圈和挡圈;在所述缸盖、轴承套的外周均安装O型圈和挡圈;位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面、于所述轴承套内还安装用于隔离液压油和防尘的密封环;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面还配合安装卡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缸体及振激管均为带有腔体的筒体结构,制造工艺简单,通过在振激管上开设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利用活塞在活塞头上的平移能实现第二油孔的开合和封闭,从而达到调节液压油量的目的,在第一内腔体中设置海绵能实现与带有动能的液压油的接触,达到消除震动的目的,在震动消除后通过弹簧及海绵的弹性变形能使活塞杆复位,大大提高了缓冲器的整体性能,工作平稳性高,提高操纵稳定性,减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其中:1、内六角螺栓;2、缸帽;3、活塞杆;4、弹簧;5、弹簧支架;6、轴承套;7、锁环;8、缸盖;9、轴承;10、活塞头;11、活塞;1101、贯通孔;12、铸环;13、振激管;1301、第一油孔;1302、第二油孔;14、海绵;15、第二内腔体;16、法兰;17、底座;18、紧定螺钉;19、0型圈;20、挡圈;21、缸体;2101、第一内腔体;22、油嘴堵头;23、密封环;24、卡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重工业及道路用重型缓冲器包括缸体21,在缸体21内开有第一内腔体2101,活塞杆3顺序穿过弹簧支架5、轴承套6并伸入振激管13内部与活塞头10固接,所述活塞头10与活塞杆3的连接通过内六角螺栓1、铸环12固定。在活塞头10上套接活塞11,在活塞杆3的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栓I固接缸帽2,弹簧4的一端与弹簧支架5套接,弹簧4的另一端与缸帽2套接。如图1所示,振激管13安装于第一内腔体2101中,振激管13为开有第二内腔体15的空心筒体,在振激管13上开有用于将第一内腔体2101与第二内腔体15连通的第一油孔1301和第二油孔1302,所述第二油孔1302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在振激管13上。振激管13的一端通过轴承套6与弹簧支架5固接,振激管13的另一端与底座17配合,底座17与安装在缸体21 —端的法兰16配合,该法兰16通过紧定螺钉18与底座17固定。如图1所示,在缸体21的另一端还配合缸盖8,锁环7的外周面与缸盖8的内周面配合,锁环7的内周面与轴承套6的外周面互为配合。位于第一内腔体2101内,在振激管13的外周面还安装海绵14。如图1所示,在上述活塞杆3的外周面,于轴承套6内还安装轴承9。在缸体21上还开有安装孔,于安装孔内安装油嘴堵头22,油嘴堵头22防止液压油从第一内腔体2101中泄出。如图1所示,在活塞11上开有多个贯通孔1101。位于底座17的外周面与缸体21之间、在底座17上还安装O型圈19和挡圈20。在缸盖8、轴承套6的外周均安装O型圈19和挡圈20。位于活塞杆3的外周面、于轴承套6内还安装用于隔离液压油和防尘的密封环23ο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本技术的缸帽2受力后,缸帽2向受力带动活塞杆3、活塞头10及活塞11在振激管13内作直线位移,在活塞杆3的平移过程中,缸帽2与弹簧4接触并挤压弹簧4,使弹簧4发生形变。由于振激管13的内部充满液压油,因此通过活塞头10及活塞11挤压第二内腔体15中的液压油,带有动能的液压油受力通过第一油孔1301流出至第一内腔体2101内并与海绵14接触,使海绵(该海绵不吸油)14产生形变从而达到抵消振动的目的。在该过程中活塞11与活塞头10始终如图1所示贴合,从而使第二油孔1302处于封闭状态。当外部振动消除后,形变的海绵14弹性变形恢复原样并产生动能,同时变形的弹簧4也恢复形变后带动缸帽2、活塞杆3及活塞头10和活塞11回退,在回退过程中活塞11沿活塞头10的外周向左移动并与卡簧24抵接,此时活塞11与活塞头10之间产生间隙,液压油通过第二油孔1302以及活塞11的贯通孔1101流入至振激管13的第二内腔体15内,另外液压油也可以通过第一油孔1301流入到第二内腔体15内,以此循环。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主权项】1.重工业及道路用重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21),在所述缸体(21)内开有第一内腔体(2101),活塞杆(3)顺序穿过弹簧支架(5)、轴承套(6)并伸入振激管(13)内部与活塞头(10)固接,在所述活塞头(10)上套接活塞(11),在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栓(I)固接缸帽(2),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支架(5)套接,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缸帽(2)套接;所述振激管(13)安装于第一内腔体(2101)中,所述振激管(13)为开有第二内腔体(15)的空心筒体,在所述振激管(13)上开有用于将第一内腔体(2101)与第二内腔体(15)连通的第一油孔(1301)和第二油孔(1302);所述振激管(13)的一端通过轴承套(6)与弹簧支架(5)固接,所述振激管(13)的另一端与底座(17)配合,所述底座(17)与安装在缸体(21) —端的法兰(16 )配合,在所述缸体(21)的另一端还配合缸盖(8 ),锁环(7)的外周面与所述缸盖(8)的内周面配合,所述锁环(7)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套(6)的外周面互为配合;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体(2101)内,在所述振激管(13)的外周面还安装海绵(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工业及道路用重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3)的外周面,于所述轴承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重工业及道路用重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21),在所述缸体(21)内开有第一内腔体(2101),活塞杆(3)顺序穿过弹簧支架(5)、轴承套(6)并伸入振激管(13)内部与活塞头(10)固接,在所述活塞头(10)上套接活塞(11),在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栓(1)固接缸帽(2),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支架(5)套接,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缸帽(2)套接;所述振激管(13)安装于第一内腔体(2101)中,所述振激管(13)为开有第二内腔体(15)的空心筒体,在所述振激管(13)上开有用于将第一内腔体(2101)与第二内腔体(15)连通的第一油孔(1301)和第二油孔(1302);所述振激管(13)的一端通过轴承套(6)与弹簧支架(5)固接,所述振激管(13)的另一端与底座(17)配合,所述底座(17)与安装在缸体(21)一端的法兰(16)配合,在所述缸体(21)的另一端还配合缸盖(8),锁环(7)的外周面与所述缸盖(8)的内周面配合,所述锁环(7)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套(6)的外周面互为配合;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体(2101)内,在所述振激管(13)的外周面还安装海绵(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朱亦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