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席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54561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8:31
一种凉席编织方法,用以将复数个待编织物串接成凉席,各待编织物具有至少一穿线孔,该些待编织物定义有一第一外侧与一第二外侧,首先,拉动位于该第一外侧的该线材,使该线材穿过一行待编织物的各个穿线孔,该线材的线段于该第二外侧形成一线圈;接着,拉动位于该第一外侧的该线材,使该线材穿过次一行的各个穿线孔,该线材于该第二外侧形成有一次线圈,该次线圈穿过前一步骤所形成的该线圈;重复前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排列成行的待编织物的串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凉席编织方法具有自动化且可快速将复数个设有穿线孔的待编织物串接成一凉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与凉席研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
技术介绍
市面上一般凉席的结构非常简单,是以串线串接竹片成矩阵状(或其他特殊形状)而成,公知凉席供使用者于铺垫于一般坐椅之上,凉席的触感凉爽,且串接型的结构,可随意折迭弯曲,利于收纳。然而,一般凉席是由人工编织,通过线材将复数个设有穿线孔的待编织物(如竹片或塑料片)串连而成,费力耗时。市面上虽然有一种竹制无线凉席是将竹片经一组上、下辊轮而黏贴于一不织布上,不需要系线的制程,虽然可增加生产效率,但黏贴在竹片上的不织布降低凉席的通风与挠曲性,失去传统凉席的优点,所以消费者一般偏好选择人力编织的传统凉席,然,传统凉席的制造时间与制造成本仍高出该竹制无线凉席许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化且快速将复数个设有穿孔的待编织物串接成一凉席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以将排列成数行的待编织物串接成凉席,每一待编织物具有至少一穿线孔,该些排列成数行的待编织物定义有一第一外侧与一第二外侧,其中该第一外侧与该第二外侧位于相对位置,一线材设置于该第一外侧,该编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拉动位于该第一外侧的该线材,使其部分线段依序穿过一行的待编织物的各个穿线孔,该线材并于该第二外侧形成有一线圈;B、拉动位于该第一外侧的该线材,使其部分线段依序穿过次一行的待编织物的各个穿线孔,该线材并于该第二外侧形成有一次线圈,该次线圈穿过前一步骤所形成的该线圈,以串联相邻两行的待编织物;C、重复步骤B,直至完成所有排列成行的待编织物的串联。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将该第一外侧的线材穿过各行待编织物的穿线孔,并来到该第二外侧形成一线圈,其次,该次线圈穿过次一行穿线孔后与各该线圈串接,重复以上步骤,使复数行待编织物串连成一凉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应用的凉席编织机构立体图。图2是一立体图,揭示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定位座。图3是图1的俯视图,揭示定位座的两侧定义为第一外侧与第二外侧。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揭示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给线装置。图5是一简易视图,揭示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第二给线装置。图6是一侧视图,揭示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带线装置带动导线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图7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揭示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穿线装置位于脱线位置。图8类同图7,揭示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穿线装置位于勾线位置。图9是本专利技术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穿针局部放大图。图10是一立体图,揭示带线装置将线材穿入勾部。图11是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俯视图,揭示该穿针位于该勾线位置时,该拉线器位于该终端。图12类同图11,揭示该穿针位于该脱线位置时,该拉线器位于该始端。图13是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剖视图,揭示该定位轮位于该第三位置。图14类同图13,揭示该定位轮位于该第四位置。图15是一简易视图,揭示上述凉席编织机构的侦测模块。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7是一简易视图,揭示该些竹片与该些胶条的相对位置。图18是一俯视图,揭示穿针位于脱线位置。图19A类同图18,揭示该穿针由脱线位置穿过同一行竹片第一穿线孔向前移至勾线位置。图19B是图19A的侧视图,揭示该穿针的勾部缺口朝上。图20类同图18,揭示该穿针将线材拉至脱线位置,且该勾部的缺口朝向左方。图21类同图20,揭示该穿针转动致其勾部的缺口朝向右方。图22类同图21,揭示该穿针将该线圈带至同一行竹片的第二穿线孔的第二外侧。图23类同图22,揭示该穿针穿过该行第二穿线孔。图24类同图23,揭示该线材其部分线段穿过该行第二穿线孔,并在该第二外侧形成一次线圈。图25类同图24,揭示该勾部的该缺口朝向右方。图26类同图25,揭示该穿针向右横移并对齐另一行竹片的第一穿线孔。附图中各组件符号说明:I竹片,Ia穿线孔,Ib穿线孔,2线材,2a线圈,2b次线圈,3胶条,3a第一穿孔,3b第二穿孔,100凉席编织机构,10定位座,12平台,122承载面,14压板,142抵压面,20给线装置,22滑轨,222始端,224终端,24移动滑轨,26拉线器,28滚筒,20a第二给线装置,22a滑轨,26a拉线器,30带线装置,32气压缸,34导线部,36固线部,40穿线装置,42夹具,44穿针,442勾部,444缺口,46移动单元,462滑动平台,464固定平台,466第一滑轨,468第二滑轨,50导引机构,52固定轮,54定位轮,56气压缸,60侦测模块,62感应线圈,SI第一外侧,S2第二外侧,Pl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P3第三位置,P4第四位置,P5第五位置,P6第六位置,LI第一轴,L2第二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是运用于一凉席编织机构100(请参图1至图15所示),该凉席编织机构100具有自动化编织效果而可将复数个以竹片I为例的待编织物穿接成一凉席(图中未示),以下先就该凉席编织机构100叙述,再说明编织方法于后。该凉席编织机构100包括有一定位座10、一给线装置20、一带线装置30、一穿线装置40、一导引机构50以及一侦测模块60。请参照图2所示,该定位座10包含有一平台12与一压板14,该平台12包含有一承载面122,用以放置该些竹片1,该压板14 一端枢设于该平台12的端缘,该压板14具有一抵压面142,该抵压面142贴抵该些竹片I顶面,使该些竹片I稳定地被定位于该平台12与该压板14之间。如图3至图5所示,该定位座10相对应的两侧定义为一第一外侧SI与一第二外侧S2,该给线装置20与该带线装置30设置在该第一外侧SI ;其中该给线装置20用于输出一线材2,该线材2收纳于一滚筒28上,该给线装置20包含有一滑轨22、一移动滑轨24与一拉线器26,该滑轨22沿着该移动滑轨24在一水平面上左右位移,该滑轨22与该移动滑轨24呈垂直向交设。该拉线器26可拉动该线材2于该滑轨22的一始端222与一终端224之间往复移动。另在该给线器装置20与该滚筒28之间还选择性地设置有一第二给线装置20a,其包括有一滑轨22a与一拉线器26a,该第二给线装置20a与该给线装置20的设置目的在于提供该线材2更长的预拉距离,以便后续在编织过程中能轻易地拉动该线材2。如图6所示,该带线装置30固设于该滑轨22,且该带线装置30随该滑轨22于该移动滑轨24上左右位移。该带线装置30包括有一气压缸32、一导线部34与一固线部36,其中该导线部34为一圆环且装设于该气压缸32下方,该导线部34受该气压缸32控制而于一第一位置Pl与一第二位置P2之间上下往复移动。该线材2 —端通过该导线部34后,再固设于一固线部36上,该固线部36固定于该定位座10 —侧。其中当该导线部34位于该第一位置Pl时,该导线部34将该线材2拉至高于该固线部36的位置,以使该线材2具有一倾斜段,而当该导线部34由该第一位置Pl向下移动至该第二位置P2,该导线部34移动到低于该固线部36的高度,此时的线材2则呈拉伸状。如图3与图7所示,该穿线装置40、该导引机构50与该侦测模块60设置于该第二外侧S2。其中该穿线装置40包含有一夹具42、一穿针44与一移动单元46,该移动单元46包含有一滑动平台462、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凉席编织方法,用以将排列成数行的待编织物串接成凉席,每一待编织物具有至少一穿线孔,该些排列成数行的待编织物定义有一第一外侧与一第二外侧,其中该第一外侧与该第二外侧位于相对位置,一线材设置于该第一外侧,该编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拉动位于该第一外侧的该线材,使其部分线段依序穿过一行的待编织物的各个穿线孔,该线材并于该第二外侧形成有一线圈;B、拉动位于该第一外侧的该线材,使其部分线段依序穿过次一行的待编织物的各个穿线孔,该线材并于该第二外侧形成有一次线圈,该次线圈穿过前一步骤所形成的该线圈,以串联相邻两行的穿线孔;C、重复步骤B,直至完成所有排列成行的待编织物的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长益
申请(专利权)人:龙浦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