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级双吸双轮双筒体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有磨蚀性颗粒、入口高压、入口低气蚀余量或伴有热冲击介质的单级双吸双轮双筒体泵。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输送有磨蚀性颗粒的渣浆泵或黑水泵均为单吸悬臂泵,泵体加衬里结构,泵定期更换衬里,泵体及衬里均为铸造形式。当入口处于高压并伴有高温或热冲击的工况下,泵安全性显著下降。由于为悬臂泵结构,无法实现泵的大功率设计,通常现场采用多泵并联减少泵功率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门输送有磨蚀性介质,大功率,入口低气蚀余量,耐入口高压及热冲击并且投入成本低廉的泵。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级双吸双轮双筒体泵,包括吸入法兰、筒体、蜗形体、驱动端泵盖、衬板、驱动端叶轮、非驱动端叶轮、驱动端轴承部件、泵轴、非驱动端泵盖、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吐出法兰、紧固件,其中筒体通过衬板、驱动端泵盖、非驱动端泵盖及紧固件设置于入口与蜗形体、蜗形体与出口之间,吸入法兰、吐出法兰通过筒体及紧固件分别与蜗形体两侧端面紧密相接;驱动端叶轮与非驱动端叶轮具有相同的流量扬程,两叶轮沿轴向在吸入室两侧对称面对面并联设置;压出室采用偏位汇聚流道结构,该偏位汇集流道与两叶轮压出室偏离,最终汇聚在吸入室中心线上,其结构包括吸入室A、内侧偏位流道B、外侧偏位流道C,液体经吸入室A吸入,被两叶轮送至内侧偏位流道B及外侧偏位流道C,液流经汇聚点D1和汇聚点D2两次汇聚流至出口。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吸入法兰加长段、吐出法兰加长段,所述吸入法兰加长段通过紧固件与吸入法兰固连,所述吐出法兰加长段通过紧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级双吸双轮双筒体泵,包括吸入法兰(2)、筒体(3)、蜗形体(4)、驱动端泵盖(5)、衬板(6)、驱动端叶轮(7)、非驱动端叶轮(8)、驱动端轴承部件(9)、泵轴(10)、非驱动端泵盖(12)、非驱动端轴承部件(13)、吐出法兰(15)、紧固件,其中,筒体(3)通过衬板(6)、驱动端泵盖(5)、非驱动端泵盖(12)及紧固件设置于入口与蜗形体、蜗形体与出口之间,其特征在于,吸入法兰(2)、吐出法兰(15)通过筒体(3)及紧固件分别与蜗形体两侧端面紧密相接;驱动端叶轮(7)与非驱动端叶轮(8)具有相同的流量扬程,两叶轮沿轴向在吸入室两侧对称面对面并联设置;压出室采用偏位汇聚流道结构(14),该偏位汇集流道与两叶轮压出室偏离,最终汇聚在吸入室中心线上,其结构包括吸入室A、内侧偏位流道B、外侧偏位流道C,液体经吸入室A吸入,被两叶轮送至内侧偏位流道B及外侧偏位流道C,液流经汇聚点D1和汇聚点D2两次汇聚流至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级双吸双轮双筒体泵,包括吸入法兰(2)、筒体(3)、蜗形体(4)、驱动端泵盖(5)、衬板(6)、驱动端叶轮(7)、非驱动端叶轮(8)、驱动端轴承部件(9)、泵轴(10)、非驱动端泵盖(12)、非驱动端轴承部件(13)、吐出法兰(15)、紧固件,其中,筒体(3)通过衬板(6)、驱动端泵盖(5)、非驱动端泵盖(12)及紧固件设置于入口与蜗形体、蜗形体与出口之间,其特征在于,吸入法兰(2)、吐出法兰(15)通过筒体(3)及紧固件分别与蜗形体两侧端面紧密相接;驱动端叶轮(7)与非驱动端叶轮(8)具有相同的流量扬程,两叶轮沿轴向在吸入室两侧对称面对面并联设置;压出室采用偏位汇聚流道(14)结构,所述偏位汇聚流道(14)与两叶轮压出室偏离,最终汇聚在吸入室中心线上,其结构包括吸入室(A)、内侧偏位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岩,陈永善,肖海涛,杨永彬,曹天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