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5340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包括支架、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土坡渗流模拟系统和量测系统;所述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包括底座、托架和试验槽,所述试验槽内设有土样槽、底渗流收集槽、侧渗流收集槽和径流收集槽;所述底座上设有铰支架和销支架,所述销支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销支架上设有多个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销孔,所述铰支架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试验槽固定在所述托架上,所述试验槽设有径流收集槽的一侧靠近所述铰支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研究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质内降雨入渗过程中水分运移形式及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包括支架、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土坡渗流模拟系统和量测系统;所述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包括底座、托架和试验槽,所述试验槽内设有土样槽、底渗流收集槽、侧渗流收集槽和径流收集槽;所述底座上设有铰支架和销支架,所述销支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销支架上设有多个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销孔,所述铰支架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试验槽固定在所述托架上,所述试验槽设有径流收集槽的一侧靠近所述铰支架。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研究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质内降雨入渗过程中水分运移形式及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专利说明】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雨入渗研究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室内降雨入渗试验装置是降雨入渗研究的基础工具,通过入渗试验装置研究不同变量控制下人工降雨在介质内运移形式、水分运移过程中基质吸力变化、入渗率变化、降雨入渗量、降雨径流量、降雨出渗量以及出渗速率的变化。传统室内降雨入渗试验装置主要针对特定某一项或几项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渗流试验装置设计,如装置只能研究平面上的降雨入渗或进行恒定水头下有压入渗等,相对应的试验装置不能被广泛应用。另外,传统降雨入渗试验装置主要进行大降雨下渗流模拟,在小雨情况下的模拟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采用该模拟系统能够研究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质内降雨入渗过程中水分运移形式及各物理量(基质吸力、入渗率、降雨入渗量、降雨径流量、降雨出渗量、出渗速率)的变化规律。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包括支架、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土坡渗流模拟系统和量测系统;所述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喷淋器,所述喷淋器通过柔性导水管与室内进水管连接,所述柔性导水管上设有带控制阀的流量计;所述土坡渗流模拟系统包括底座、托架和试验槽,所述试验槽设置在所述喷淋器的下方,所述试验槽内设有土样槽、底渗流收集槽、侧渗流收集槽和径流收集槽;所述底渗流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土样槽的下方,所述底渗流收集槽与所述土样槽通过底部多孔板和底部透水无纺布隔开,所述底部透水无纺布铺设在所述底部多孔板上;所述侧渗流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土样槽的一侧,所述径流收集槽设置在所述侧渗流收集槽的外侧,所述侧渗流收集槽与所述土样槽通过侧部多孔板和侧部透水无纺布隔开,所述侧部透水无纺布铺设在所述侧部多孔板靠近土样槽的一侧,所述侧渗流收集槽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标高与土样槽内土样的顶面标高相同,所述径流收集槽的顶部与土样槽土样之上的顶部贯通;所述底座上设有铰支架和销支架,所述销支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销支架上设有多个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销孔,所述铰支架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试验槽固定在所述托架上,所述试验槽设有径流收集槽的一侧靠近所述铰支架;所述量测系统包括降雨量量测系统、底渗流量测系统、侧渗流量测系统和径流量测系统;所述降雨量量测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盒和雨水量杯,所述雨水收集盒设置在所述喷淋器的下方;所述雨水量杯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盒的下方,所述雨水量杯和所述雨水收集盒通过软管I连接;所述底渗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渗流收集槽下方的底渗流量杯,所述底渗流量杯通过软管II与所述底渗流收集槽连接;所述侧渗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渗流收集槽下方的侧渗流量杯,所述侧渗流量杯通过软管III与所述侧渗流收集槽连接;所述径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径流收集槽下方的径流量杯,所述径流量杯通过软管IV与所述径流收集槽连接。 所述喷淋器设有储水箱,在所述储水箱的底板上铺设有硅胶板,在所述储水箱的底板上垂直固定有多个均布的点胶针头,所述点胶针头的进口位于所述储水箱的储水腔内,所述点胶针头的出口穿出所述储水箱之外。 在所述喷淋器和所述流量计之间设有所述止水夹。 在所述喷淋器的下方设有雨罩,所述雨罩采用方形框套,所述方形框套的上端与所述储水箱固接,所述方形框套的底部前后两侧设有外伸的导轨,所述雨水收集盒的上口设有与所述导轨适配的滑槽,所述雨水收集盒滑动连接在所述方形框套的下方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能进行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质的降雨入渗研究,通过该降雨入渗模拟系统可获取不同时刻降雨入渗率、降雨入渗量、降雨径流量、降雨出渗量、水分出渗速率、基质吸力等物理量,以便系统地对降雨入渗进行研究。并且本专利技术体积小、操作简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室内降雨模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立面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底板详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试验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雨罩和雨水收集盒的立体组装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盒立体图。 图中:1、支架;2、室内进水管; 31、球阀;32、接头;33、流量计;34、止水夹;35、柔性导水管;36喷淋器、;361、点胶针头;362、底板;363、储水箱;37、雨罩;371、导轨;38、硅胶板; 41、试验槽;411、土样槽;412、侧渗流收集槽;413、径流收集槽;414、底渗流收集槽;42、托架;43、铰支架;44、压板;45、导槽;46、底座;47、销支架;48、室内降雨装置;49、支架; 51、雨水收集盒;551、滑槽;52、软管I ;53、雨水量杯;54、软管II ;55、侧渗流量杯;56、底渗流量杯;57、软管IV ;58、软管III ;59、径流量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8,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包括支架1、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土坡渗流模拟系统和量测系统。 所述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I上的喷淋器36和柔性导水管35 ;所述喷淋器36设有储水箱363,在所述储水箱363的底板上铺设有硅胶板38,在所述储水箱363的底板362上垂直固定有多个均布的点胶针头361,所述点胶针头361的进口位于所述储水箱363的储水腔内,所述点胶针头361的出口穿出所述储水箱363之外;所述柔性导水管的进水端经接头32和球阀31与室内进水管2连接,所述柔性导水管35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箱363连接,在所述柔性导水管35上设有带控制阀的流量计33。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喷淋器36和所述流量计33之间设有所述止水夹34。在更换流量计时,用止水夹34夹住柔性导水管35,将止水夹34上部的水截止,防止倒流。在所述储水箱363的下方设有雨罩37,所述雨罩37采用方形框套,所述方形框套的上端与所述储水箱363的底板362固接,所有所述点胶针头361均位于所述方形框套内。所述流量计33采用玻璃转子流量计。所述储水箱363设有活动密封盖。所述柔性导水管35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箱363以及所述柔性导水管35的进水端和所述球阀31各通过一宝塔接头连接。 本实施例采用LZB-3和LZB-6玻璃转子流量计控制喷淋器36内的进水量,喷淋器36的尺寸长X宽X高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降雨入渗试验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土坡渗流模拟系统和量测系统;所述室内降雨模拟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喷淋器,所述喷淋器通过柔性导水管与室内进水管连接,所述柔性导水管上设有带控制阀的流量计;所述土坡渗流模拟系统包括底座、托架和试验槽,所述试验槽设置在所述喷淋器的下方,所述试验槽内设有土样槽、底渗流收集槽、侧渗流收集槽和径流收集槽;所述底渗流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土样槽的下方,所述底渗流收集槽与所述土样槽通过底部多孔板和底部透水无纺布隔开,所述底部透水无纺布铺设在所述底部多孔板上;所述侧渗流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土样槽的一侧,所述径流收集槽设置在所述侧渗流收集槽的外侧,所述侧渗流收集槽与所述土样槽通过侧部多孔板和侧部透水无纺布隔开,所述侧部透水无纺布铺设在所述侧部多孔板靠近土样槽的一侧,所述侧渗流收集槽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标高与土样槽内土样的顶面标高相同,所述径流收集槽的顶部与土样槽土样之上的顶部贯通;所述底座上设有铰支架和销支架,所述销支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销支架上设有多个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销孔,所述铰支架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试验槽固定在所述托架上,所述试验槽设有径流收集槽的一侧靠近所述铰支架;所述量测系统包括降雨量量测系统、底渗流量测系统、侧渗流量测系统和径流量测系统;所述降雨量量测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盒和雨水量杯,所述雨水收集盒设置在所述喷淋器的下方;所述雨水量杯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盒的下方,所述雨水量杯和所述雨水收集盒通过软管Ⅰ连接;所述底渗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渗流收集槽下方的底渗流量杯,所述底渗流量杯通过软管Ⅱ与所述底渗流收集槽连接;所述侧渗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渗流收集槽下方的侧渗流量杯,所述侧渗流量杯通过软管Ⅲ与所述侧渗流收集槽连接;所述径流量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径流收集槽下方的径流量杯,所述径流量杯通过软管Ⅳ与所述径流收集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华张成林郭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