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包括加热板,隔层,液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原料罐,余料排放口,控制装置,支管,阀门,搅拌电机,搅拌缸,总管,总阀,油泵和生产设备,所述的加热板设置在隔层中;所述的隔层设置在原料罐的内部中间;所述的液面传感器设置在原料罐的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原料罐的两侧壁;所述的余料排放口通过阀门连接在支管的上部;所述的控制装置通过导线与油泵相连;所述的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缸的上部;所述的总管通过总阀连接在搅拌缸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门、加热板和搅拌缸设置,使得设备利用率提高,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机械设备及交通工具也逐年增加。润滑油就是用在各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到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型号繁多,目前,全世界润滑油的使用量都在逐年递增。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部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以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具有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采用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虽然有很多改进,在使用中仍有很多不足,专利号为CN 203342776 U润滑油原料供应系统,包括基础油罐、添加剂罐、支管、阀门、总管、油泵和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流量传感器、单片机和蜂鸣器;所述基础油罐和添加剂罐分别通过支管和总管连接,所述支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总管连接油泵,该专利存在着不便在寒冷的地方使用,温度低冷凝现象容易造成油管堵塞,使用不完的原料不便排放,原料混合不均匀影响后续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存在着不适宜在低温环境使用,原料排放困难,原料混合不均匀,控制不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包括加热板,隔层,液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原料罐,余料排放口,控制装置,支管,阀门,搅拌电机,搅拌缸,总管,总阀,油泵和生产设备,所述的加热板设置在隔层中;所述的隔层设置在原料罐的内部中间;所述的液面传感器设置在原料罐的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原料罐的两侧壁;所述的余料排放口通过阀门连接在支管的上部;所述的控制装置通过导线与油泵相连;所述的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缸的上部;所述的总管通过总阀连接在搅拌缸的下部;所述的油泵通过总管连接在生产设备的右侧。所述的阀门具体采用电磁三通球阀阀门,具体采用两个,有利于自动控制原料输出和余料排放,设备利用高,工作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的加热板具体采用加热面积为0.08平方米的不锈钢电加热板,有利于为原料提供热能,使设备便于应用于低温环境,减少支管或总管拥堵现象,降低故障率。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具体采用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有利于合理控制加热温度,节省电能,防止温度过高影响产品质量。所述的搅拌缸具体采用直径为50厘米的立式搅拌缸,有利于进行预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勾,提尚生广效率O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屏,运行指示灯,导线,蜂鸣器,设置按钮和控制芯片,所述的显示屏设置在运行指示灯的左侧;所述的导线设置在控制装置的右侧;所述的蜂鸣器设置在控制芯片的下部;所述设置按钮设置在显示屏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芯片设置在设置按钮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芯片具体采用AT89S52单片机芯片,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程度,合理控制流量和温度,操作便捷,控制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阀门、加热板和搅拌缸设置,使得设备利用率提高,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加热板,2-隔层,3-液面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原料罐,6_余料排放口,7-控制装置,71-显示屏,72-运行指示灯,73-导线,74-蜂鸣器,75-设置按钮,76-控制芯片,8-支管,9-阀门,10-搅拌电机,11 -搅拌缸,12-总管,13-总阀,14-油泵,15-生产设备。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包括加热板1,隔层2,液面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原料罐5,余料排放口 6,控制装置7,支管8,阀门9,搅拌电机10,搅拌缸11,总管12,总阀13,油泵14和生产设备15,所述的加热板I设置在隔层2中;所述的隔层2设置在原料罐5的内部中间;所述的液面传感器3设置在原料罐5的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原料罐5的两侧壁;所述的余料排放口 6通过阀门9连接在支管8的上部;所述的控制装置7通过导线73与油泵14相连;所述的搅拌电机10设置在搅拌缸11的上部;所述的总管12通过总阀13连接在搅拌缸10的下部;所述的油泵14通过总管12连接在生产设备14的右侧。所述的阀门9具体采用电磁三通球阀阀门,具体采用两个,有利于自动控制原料输出和余料排放,设备利用高,工作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的加热板I具体采用加热面积为0.08平方米的不锈钢电加热板,有利于为原料提供热能,使设备便于应用于低温环境,减少支管8或总管12拥堵现象,降低故障率。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具体采用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有利于合理控制加热温度,节省电能,防止温度过高影响产品质量。所述的搅拌缸11具体采用直径为50厘米的立式搅拌缸,有利于进行预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的控制装置7包括显示屏71,运行指示灯72,导线73,蜂鸣器74,设置按钮75和控制芯片76,所述的显示屏71设置在运行指示灯72的左侧;所述的导线73设置在控制装置7的右侧;所述的蜂鸣器74设置在控制芯片76的下部;所述设置按钮75设置在显示屏71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芯片76设置在设置按钮75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芯片76具体采用AT89S52单片机芯片,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程度,合理控制流量和温度,操作便捷,控制可靠。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阀门实现了原料输送和余料排放,通过加热板可将原料控制在适宜的工作温度,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搅拌缸通过搅拌电机将原料初步混合均匀,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控制装置使设备操作便捷,控制可靠。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包括加热板(1),隔层(2),液面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原料罐(5),余料排放口(6),控制装置(7),支管(8),阀门(9),搅拌电机(10),搅拌缸(11),总管(12),总阀(13),油泵(14)和生产设备(15),所述的加热板(I)设置在隔层(2)中;所述的隔层(2)设置在原料罐(5)的内部中间;所述的液面传感器(3)设置在原料罐(5)的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原料罐(5)的两侧壁;所述的余料排放口(6)通过阀门9连接在支管(8)的上部;所述的控制装置(7)通过导线(73)与油泵(14)相连;所述的搅拌电机(10)设置在搅拌缸(11)的上部;所述的总管(12)通过总阀(13)连接在搅拌缸(10)的下部;所述的油泵(14)通过总管(12)连接在生产设备(14)的右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9 )具体采用电磁三通球阀阀门,具体采用两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润滑油原料供应装置,包括加热板(1),隔层(2),液面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原料罐(5),余料排放口(6),控制装置(7),支管(8),阀门(9),搅拌电机(10),搅拌缸(11),总管(12),总阀(13),油泵(14)和生产设备(15),所述的加热板(1)设置在隔层(2)中;所述的隔层(2)设置在原料罐(5)的内部中间;所述的液面传感器(3)设置在原料罐(5)的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原料罐(5)的两侧壁;所述的余料排放口(6)通过阀门9连接在支管(8)的上部;所述的控制装置(7)通过导线(73)与油泵(14)相连;所述的搅拌电机(10)设置在搅拌缸(11)的上部;所述的总管(12)通过总阀(13)连接在搅拌缸(10)的下部;所述的油泵(14)通过总管(12)连接在生产设备(14)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箭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