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套式排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056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套式排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水套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水套通道的腔体内,所述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为一整体结构。发动机,包括所述的水套式排气歧管。集成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有效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降低了整体尺寸规格,降低了整体质量,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集成的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实现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快速提升内循环水温,极大地改善发动机启动后水温上升慢的通病,让发动机尽快进入平稳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排气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水套式排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水套式排气歧管在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或其它特殊动力装备广泛应用,通过水套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降温,延长排气歧管的使用寿命。但现有具有水套式排气歧管的发动机,多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安装繁琐,生产效率低,并且占用空间大,不够紧凑,不便于布置,致使动力系统整体质量偏重,不能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并且发动机启动后水温上升慢,发动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平稳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套式排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以达到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套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水套通道的腔体内,所述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为一整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通道和水套通道以及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并排设置。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设在排气通道的外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的管壁与排气通道的管壁不相重合。所述水套通道的管壁与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的管壁有共用部分。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设在水套通道的腔体内。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的冷却水先进气缸盖内,再进入气缸体内冷却,或者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的冷却水先进气缸体内,再进入气缸盖内冷却。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的管壁上设有用于和水套通道相连通的电子阀,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电子阀与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水套通道的腔体内的排气通道为并排设置的一组。一种发动机,包括所述的水套式排气歧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集成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有效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降低了整体尺寸规格,紧凑美观,便于安装布置,降低了整体质量,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集成的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实现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快速提升内循环水温,极大地改善发动机启动后水温上升慢的通病,让发动机尽快进入平稳工况,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套式排气歧管第一种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套式排气歧管第二种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套式排气歧管第三种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中:1.排气通道、2.水套通道、3.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该水套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通道1、水套通道2、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3,排气通道I和水套通道2以及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3为一体铸造成型的一整体结构,集成为一个部件,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紧凑,降低了整体质量。排气通道I设置在水套通道2的腔体内,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3设置在排气通道I的外部,排气通道和水套通道以及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外并排设置,结构紧凑。通过水套通道的水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降温,延长排气歧管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3的管壁与排气通道I的管壁不相重合,避免热量传递过快。水套通道2的管壁与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3的管壁有共用部分,如图2所示的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O?360°角度的半围蔽;或者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设在水套通道的腔体内,如图3所示的发动机冷却水总管O?360°角度的全围蔽布置。两者结构都简单,降低了整体尺寸规格,紧凑美观,便于安装布置。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3内的冷却水为逆向冷却进行降温,冷却水先进气缸盖内,再进入气缸体内冷却;或者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的冷却水为正向冷却进行降温,冷却水先进气缸体内,再进入气缸盖内冷却。水套通道2的腔体内的排气通道为并排设置的一组,可以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或四个,结构紧凑。发动机,利用上述的水套式排气歧管。将水套式排气歧管的排气通道与发动机的排气口相连接。结构紧凑,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通过集成的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实现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快速提升内循环水温,极大地改善发动机启动后水温上升慢的通病,让发动机尽快进入平稳工况。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的管壁上设有用于和水套通道相连通的电子阀,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电子阀与温度传感器均与发动机的控制单元相连。发动机刚启动时,打开电子阀,让发动机内冷却水的水温更快速的上升,让发动机更快进入平稳工况;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的冷却水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控制单元控制电子阀关闭,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正常工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水套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水套通道的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为一整体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和水套通道以及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并排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设在排气通道的外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的管壁与排气通道的管壁不相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通道的管壁与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的管壁有共用部分。6.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设在水套通道的腔体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的冷却水先进气缸盖内,再进入气缸体内冷却,或者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的冷却水先进气缸体内,再进入气缸盖内冷却。8.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的管壁上设有用于和水套通道相连通的电子阀,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电子阀与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9.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通道的腔体内的排气通道为并排设置的一组。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水套式排气歧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套式排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水套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水套通道的腔体内,所述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为一整体结构。发动机,包括所述的水套式排气歧管。集成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有效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降低了整体尺寸规格,降低了整体质量,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集成的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实现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快速提升内循环水温,极大地改善发动机启动后水温上升慢的通病,让发动机尽快进入平稳工况。【IPC分类】F01N13/10, F01P3/12, F01N5/02【公开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套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水套通道的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水套通道、发动机冷却水总管通道为一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榆海刘照亮杨群张联军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