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钵苗栽植装置,整体呈竖立状态,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导轨、链条传动机构和用于输送钵苗的输送带,导轨一侧面上设置有鸭嘴机构,鸭嘴机构可开合并可在链条传动机构带动下沿导轨做回转运动,链条传动机构相对于鸭嘴机构设置在导轨的另一侧面;所述输送带位于导轨一侧直线段上部且水平设置,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当鸭嘴机构运动至靠近第一导向板处时,第一导向板可控制鸭嘴机构完成一次开合,实现取苗,当鸭嘴机构运动至靠近第二导向板处时,第二导向板可控制鸭嘴机构完成一次开合,实现送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钵苗栽植装置结构简单,取苗与送苗时机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钵苗栽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旱地农作物主要靠播种栽培。随着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育苗移栽的优越性日益凸显。原因在于:育苗移栽可改善作物栽培农艺;提前农作物播种期、延长农作物生育期;有助于壮苗、保证幼苗存活率;提高农作物抵抗寒冷、干旱、盐碱和病虫害的能力。一言概之,育苗移栽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在实际应用中,育苗移栽技术适用于玉米、棉花、甘薯、甜菜、蔬菜、烟草等多种农作物。旱地钵苗移栽机用栽植装置是一种配装在旱地钵苗移栽机上与送苗机构配合使用的作业部件,现有技术中栽植装置与送苗机构配合工作时,目前市场上的栽植机主要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类型,其中全自动移栽机能准确取苗移栽,但是结构复杂、成本过高、普及范围小;半自动机型则基本是靠人工将钵苗投入栽植器,这样人工劳动强度大、栽植速度比较低,约为40株/min,且在栽植过程中不够稳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高直立度的二级正弦非圆齿行星系鸭嘴式植苗机构》(专利号201410161193.9)公开了一种栽植时机准确且能保证钵苗直立度的栽植机构,但结构过于复杂,不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钵苗栽植机栽植机构》(专利号201110178898.8)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栽植机构,但钵苗栽植时机不能准确控制,并且不能保证钵苗的直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栽植时机准确且能直立栽植的一种钵苗栽植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钵苗栽植装置,整体呈竖立状态,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呈跑道环形的导轨、链条传动机构和用于输送钵苗的输送带。所述导轨上设有跑道环形轨道槽,所述导轨一侧面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鸭嘴机构,所述鸭嘴机构含有二个可相对开合的取苗板、固定框板、复位弹簧、离合拉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板上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一端穿过所述轨道槽,所述支撑轴穿过轨道槽一端与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板由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围成一个朝向输送带的“U”字形敞口,所述取苗板分为连续的夹持部和位于夹持部上方的摆动部,所述摆动部呈“F”字形,所述摆动部与所述底板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取苗板的各自摆动部的底部,所述离合拉线横穿两个取苗板的各自摆动部上部,所述离合拉线一端固定在一个取苗板的摆动部上,所述离合拉线另一端伸出另一个取苗板的摆动部且端部设有手柄,所述离合拉线伸出另一个取苗板的摆动部的部分套设有管状外壳,所述外壳一端固定在另一个取苗板的摆动部外侧,所述外壳另一端与手柄铰接;所述鸭嘴机构通过支撑轴在链条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导轨做跑道形运动。所述链条传动机构相对于鸭嘴机构设置在导轨的另一侧面;所述输送带位于导轨一侧直线段上部且水平设置,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位于所述导轨靠近输送带一侧直线段上部且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板位于所述导轨下部弧线段处。所述第一导向板形成有直线凹槽、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所述直线凹槽位于第一导向板靠近导轨一侧,所述直线凹槽从第一导向板底部延伸至顶部,所述直线凹槽与所述导轨直线段平行,所述直线凹槽的长度不超过导轨一侧直线段的长度且直线凹槽端点不超过导轨直线段的端点;所述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将第一导向板和直线凹槽弯折成弯向导轨的拱形;所述第二导向板形成有弧线凹槽、第三折弯和第四折弯,所述弧线凹槽位于第二导向板靠近导轨一侧,所述弧线凹槽与轨道槽下部弧线段的弧度相同,所述弧线凹槽的长度不超过导轨下部弧线段的长度且弧线凹槽的端点不超过导轨下部弧线段的端点;所述第三折弯和第四折弯将第二导向板和弧线凹槽弯折成弯向导轨的拱形。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取苗部下部为锥形。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直线凹槽、弧线凹槽内壁为光滑曲面。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鸭嘴机构至少有两个,所述鸭嘴机构均匀分布在导轨上。当鸭嘴机构在链条传动机构带动下运动至靠近第一导向板处时,输送带正好可嵌入鸭嘴机构的敞口内,随着鸭嘴机构的运动手柄可滑入直线凹槽,当手柄通过第一折弯时,手柄逐渐向靠近导轨一侧转动并拉动离合拉线,使两个取苗板沿销轴转动,彼此分离,鸭嘴机构打开,从而可以包住输送带上的钵苗;鸭嘴机构继续运动,当手柄通过第二折弯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手柄逐渐向靠近第一导向板一侧转动并放松离合拉线,两个取苗板恢复原状,使鸭嘴机构闭合,此时鸭嘴机构夹起钵苗。当鸭嘴机构运动至靠近第二导向板处时,手柄可滑入弧线凹槽,当手柄通过第二折弯时,手柄逐渐向靠近导轨一侧转动并拉动离合拉线,使两个取苗板沿销轴转动,彼此分离,鸭嘴机构打开,放下钵苗;鸭嘴机构继续运动,当手柄通过第二折弯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手柄逐渐向靠近第二导向板一侧转动并放松离合拉线,两个取苗板恢复原状,鸭嘴机构闭合,完成一个完整的取苗送苗过程。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仅利用设置在鸭嘴机构上的离合拉线、复位弹簧、手柄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第二导向板等简单部件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即可实现鸭嘴机构的开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控制鸭嘴机构开合时机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设置在支架上,位置固定,可实现准确取苗,送苗;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作业过程中,鸭嘴机构始终保持竖直放置,且在鸭嘴机构送苗的过程中,下部为锥形的取苗板可对局部损坏的钵苗进行扶正,从而实现直立栽苗,进一步保证了栽植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钵苗栽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钵苗栽植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图1所示钵苗栽植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图1中鸭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鸭嘴机构的主视图。图6是图4中取苗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第一导向板主视图。图8是图6所示第一导向板的右视图。图9是图1中第二导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第二导向板的主视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如下:支架1,输送带2,导轨3,轨道槽31,鸭嘴机构4,取苗板41,取苗部411,摆动部412,复位弹簧43,离合拉线44,手柄45,拉线外壳46,固定板47,底板471,侧板472,敞口473,固定轴48,第一导向板51,直线凹槽511,第一折弯512,第二折弯513,第二导向板52,弧线凹槽521,第三折弯522,第四折弯523,钵苗6,链条传动机构7。【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钵苗栽植装置,整体呈竖立状态,包括支架1、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呈跑道环形的导轨3、链条传动机构7和用于输送钵苗的输送带2。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导轨3上设有跑道环形轨道槽31,导轨3 —侧面上设置有四个的鸭嘴机构4,鸭嘴机构4可在链条传动机构7带动下沿导轨3做跑道环形回转运动;链条传动机构7相对于鸭嘴机构4设置在导轨3的另一侧面;输送带2位于导轨3一侧直线段上部且水平设置,支架I上固定设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钵苗栽植装置,整体呈竖立状态,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呈跑道环形的导轨、链条传动机构和用于输送钵苗的输送带,所述导轨一侧面上设置有鸭嘴机构,所述鸭嘴机构含有二个可相对开合的取苗板并可在链条传动机构带动下沿导轨做跑道环形回转运动,所述链条传动机构相对于鸭嘴机构设置在导轨的另一侧面;所述输送带位于导轨一侧直线段上部且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位于所述导轨靠近输送带一侧直线段上部且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板位于所述导轨下部弧线段处;当所述鸭嘴机构运动至靠近第一导向板处时,第一导向板可控制鸭嘴机构完成一次开合并实现取苗,当所述鸭嘴机构运动至靠近第二导向板处时,第二导向板可控制鸭嘴机构完成一次开合并实现送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斌星,曹曙明,张浪,张翼,陈明江,管春松,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