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它包括反应釜和滴加管;所述反应釜顶部至少有2个开口,每个开口处各对应安装有滴加管;滴加管固定在反应釜上,且伸入反应釜内;每个滴加管下部正对一个与反应釜连接的滴加环;每个滴加环上分布有多个滴加孔,其中一个滴加孔与滴加管对接,其余滴加孔为反应液体流至反应釜内的通孔;所述滴加环的环形平面与水平面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用于滴加不能预混的滴加液,使加入的液体分层次地、均匀分散地加入反应釜内,能避免在滴加过程中滴加液提前接触而降低作用效果,同时避免加入的液体在反应釜内部局部浓度过高,反应过快,反应不均匀的问题,且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高效反应,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是向反应釜内同时滴加多种不同液体的滴加装置,属于反应釜滴加液体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向反应釜中滴加两种不同液体物料,同时在搅拌机的作用下将物料分散均匀反应,这样的滴加反应大部分为放热反应。现有传统的反应釜滴加装置,一般是液体通过直接输送,以一点的方式进入反应釜,滴加入的液体会成股状流下,因此,滴加料的分散性能差,与反应釜的反应液混合不均匀,很容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导致局部反应过快,副反应增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经过部分改进的反应釜,它是通过增加喷淋装置,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分散性能差的问题,但由于喷淋滴加时,滴加液在与反应液接触前在反应釜内成无规则运动状态,部分滴加液与釜壁接触后沿着釜壁流下,分散效果减弱。上述两种反应釜滴加装置,因它们均不能提前预混,从而造成反应液已经过早接触而部分发生反应,最终造成滴加液的作用效果减小,进而对最终的产品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用于滴加两种不能预混滴加料,使加入的两个液体分层次均匀分散的加入反应釜内,避免在滴加过程中滴加料提前接触降低作用效果,同时避免加入的液体在反应釜内部局部浓度过高,反应过快,反应不均勾的冋题;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尚效反应,提尚广品质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Il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它包括反应Il和滴加管;所述反应Il顶部至少有2个开口,每个开口处各对应安装有滴加管;所述滴加管固定在反应釜上,且伸入反应釜内;每个滴加管下部正对一个与反应釜连接的滴加环;每个滴加环上分布有多个滴加孔,其中一个滴加孔与滴加管对接,其余滴加孔为反应液体流至反应釜内的通孔;所述滴加环的环形平面与水平面倾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其每个滴加环上的滴加孔之中与滴加管对接的滴加孔的孔口朝向反应釜的上方,其余滴加孔的孔口朝向反应釜的底部。所述的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其滴加环环形平面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α=8。?15。。所述的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其反应釜顶部有2个开口,分别对应安装I个滴加管,其中I个为外环滴加管,另一个为内环滴加管;所述2个滴加管固定在反应釜顶部,且伸入反应釜内;2个滴加管下部正对一个与反应釜连接的滴加环,分别是外滴加环和内滴加环,滴加环上分布的滴加孔分别是外环滴加孔和内环滴加孔;每个滴加环上其中一个滴加孔与滴加管对接,其余滴加孔为反应液体流至反应釜内的通孔;所述外滴加环和内滴加环为同心圆,并在同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α = 10°。所述的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其反应釜顶部有4个开口,分别对应安装I个滴加管,所述滴加管固定在反应釜上,且伸入反应釜内;每个滴加管下部正对一个与反应釜连接的滴加环,共有4个滴加环,该4个滴加环上各分布有多个滴加孔,每个滴加环上其中一个滴加孔与滴加管对接,其余滴加孔为反应液体流至反应釜内的通孔;所述4个滴加环为同心圆,并在同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α = 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本装置特别适用于滴加不能预混的多种滴加液体原料,使加入的液体分层次均匀分散地加入反应釜内,能避免在滴加过程中滴加液体原料提前接触而降低作用效果,同时,避免加入的液体原料在反应釜内部局部浓度过高,从而造成反应过快,且反应不均匀的冋题,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尚效反应,提尚广品质量。2.本装置中滴加环平面与水平面成倾斜角,使滴加液能依靠自身的重力相对均匀的流向滴加的液体原料入口的远端,使整个滴加环都能有液体流过,从而真正有效的扩大了滴加覆盖面,使反应能高效进行。本装置是一种多滴加口反应釜高效反应液体滴加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滴加环和内滴加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2-滴加管;2.1-外环滴加管;2.2-内环滴加管;3_滴加环;3.1-外滴加环;3.11-外环滴加孔;3.2-内滴加环;3.21-内环滴加孔;4_搅拌轴;5_搅拌电机,6-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下:实施例1:是基本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反应Il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它包括反应釜I和滴加管2 ;所述反应釜I顶部至少有2个开口,每个开口处各对应安装有滴加管2 ;所述滴加管2固定在反应Il I上,且伸入反应Il I内;每个滴加管2下部正对一个与反应Il I连接的滴加环3 ;每个滴加环3上分布有多个滴加孔,其中一个滴加孔与滴加管2对接,其余滴加孔为反应液体流至反应釜I内的通孔;所述滴加环3环形平面与水平面倾斜。结合技术方案和原理对本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滴加环3上开有系列细小滴加孔,在反应过程中,不能混溶的液体分别通过滴加管2进入具有倾斜度的滴加环3中,进入滴加环3内的液体依靠自身的重力逐渐流向滴加管2与滴加环3对接联通处的远端,并能使整个滴加环3能够更好的有滴加液流过。由于滴加环3上开设有朝向反应釜底部的细小滴加孔,因此滴加液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滴加环3的滴加孔滴入反应釜中,避免加入的滴加液在反应釜内部局部浓度过高,反应过快,反应不均匀的问题,使反应高效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滴加环有不同的半径,其水平面投影成同心圆,各滴加环上开设有朝向釜体内底部的滴加孔,因而能够避免每种滴加液在滴加过程中较早出现接触,进而降低滴加液的作用效果,影响产品质量,并且还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高效反应,提尚广品质量。实施例2: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的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其每个滴加环3上的滴加孔之中与滴加管2对接的滴加孔的孔口朝向反应釜I的上方,其余滴加孔的孔口朝向反应釜I的底部。所述的滴加环3环形平面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α =8°?15°。实施例3:如图1、图2所示,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其反应釜I顶部有2个开口,分别对应安装I个滴加管2,其中I个为外环滴加管2.1,另一个为内环滴加管2.2 ;所述2个滴加管固定在反应釜I顶部,且伸入反应釜I内;2个滴加管下部正对一个与反应釜I连接的滴加环,分别是外滴加环3.1和内滴加环3.2,滴加环上分布的滴加孔分别是外环滴加孔3.10和内环滴加孔3.20 ;每个滴加环上其中一个滴加孔与滴加管对接,其余滴加孔为反应液体流至反应釜I内的通孔;所述外滴加环3.1和内滴加环3.2为同心圆,并在同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α = 10°。实施例4:是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其反应釜I顶部有4个开口,分别对应安装I个滴加管2,所述滴加管2固定在反应釜I上,且伸入反应釜I内;每个滴加管2下部正对一个与反应釜I连接的滴加环3,共有4个滴加环,该4个滴加环上各分布有多个滴加孔,每个滴加环上其中一个滴加孔与滴加管2对接,其余滴加孔为反应液体流至反应釜I内的通孔;所述4个滴加环为同心圆,并在同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α =15°。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主权项】1.一种反应釜反应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反应液体滴加装置,它包括反应釜(1)和滴加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顶部至少有2个开口,每个开口处各对应安装有滴加管(2);所述滴加管(2)固定在反应釜(1)上,且伸入反应釜(1)内;每个滴加管(2)下部正对一个与反应釜(1)连接的滴加环(3);每个滴加环(3)上分布有多个滴加孔,其中一个滴加孔与滴加管(2)对接,其余滴加孔为反应液体流至反应釜(1)内的通孔;所述滴加环(3)的环形平面与水平面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阳,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源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