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淤泥地基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721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3:30
一种垃圾填埋场淤泥地基的加固结构,其为堆筑体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土工布,覆盖于淤泥层上;毛竹层,由若干毛竹或杉木纵横交错排列、绑扎而成,铺设于土工布上;遮盖层,包括若干竹片筏或柳条筏,铺设于毛竹层上;砂垫层,铺设于遮盖层上,砂垫层顶部设置坡度;防渗膜,铺设于砂垫层上;生活垃圾层,铺设于防渗膜上;防渗膜,铺设于生活垃圾层上;种植土,铺设于防渗膜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对淤泥进行挖除的前提下,用生态的可再生材料作为主要加固材料对淤泥进行处理,并且可以解决因机械设备在淤泥上施工困难而导致施工时间过长的问题;另外,还可以达到在排出淤泥中的水分加固地基的同时收集生活垃圾中的废水进行处理,给环境尽量减少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场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淤泥地基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目前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是在郊区选择地段比较偏僻并且土质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填埋或堆放,由于垃圾量越来越大而优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约珍贵,几年来垃圾场选择在淤泥地段的情况越来越多。目前如遇到淤泥场地上面堆筑垃圾,基本上无一例外是挖除淤泥层并且对淤泥处理后外运,这在经济上增加了工程的处理成本,在生态上也对原有场所造成了一些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垃圾填埋场淤泥地基的加固结构,在不对淤泥进行挖除的前提下,用生态的可再生材料作为主要加固材料对淤泥进行处理,并且可以大大缩短因淤泥导致机械设备施工困难而导致施工时间过长的问题;另外,还可以达到在排出淤泥中的水分而加固地基的同时收集生活垃圾中的废水进行处理,给环境尽量减少危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填埋场淤泥地基的加固结构,其为堆筑体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土工布,覆盖于淤泥层上表面;毛竹层,由若干毛竹或杉木纵横交错排列、绑扎而成,铺设于所述土工布上;遮盖层,包括若干竹片筏或柳条筏,铺设于所述毛竹层上;砂垫层,铺设于所述遮盖层上,砂垫层顶部设置坡度;防渗膜,铺设于所述砂垫层上;生活垃圾层,铺设于所述防渗膜上;防渗膜,铺设于所述生活垃圾层上;种植土,铺设于所述防渗膜上。进一步,还包括若干竖向毛竹,该竖向毛竹间隔设置并穿透淤泥层,伸入淤泥层下的土层。优选的,所述的竖向毛竹穿透派泥层伸入派泥层下土层500?100mm深。优选的,所述的竖向毛竹间距为800?1600mm。优选的,所述的竖向毛竹及毛竹层中水平向毛竹或杉木的直径为6?13cm,间隔为 800 ?1600mm。优选的,所述砂垫层厚度大于300mm。优选的,所述砂垫层比堆筑体外扩1.0?2.0m。又,在堆筑体坡底设置排出生活垃圾中水分的排水明沟。优选的,所述防渗膜为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渗膜。优选的,所述的毛竹层中各水平向毛竹或杉木间距为800?1600X800?1600mm,两根毛竹或杉木的搭接长度为500?1000mm,使用不锈钢钢丝缠绕2?4圈连接,一个500?100mm搭接处设两个不锈钢缠绕点,两个缠绕点间距300?700mm,缠绕点离开毛竹或杉木端部100?150mm,每根毛竹或杉木长度大于6m。优选的,所述的毛竹层中水平向毛竹或杉木与竖向毛竹在水平向毛竹双向交叉点用不锈钢钢丝缠绕2?4圈连接;2m以内的搭接接头的比例不能大于40%。优选的,所述遮盖层中竹片筏与竹片筏或柳条筏与柳条筏间搭接长度400?600mm,竹片筏与竹片筏或柳条筏与柳条筏之间用不锈钢钢丝缠绕2?4圈连接,并且在400?600mm的搭接范围内在离竹片後或柳条後端头100?150mm处设置两道间距200?400mm的钢丝连接处,竹片後或柳条後长度Im内搭接头的比例小于40%。优选的,所述的毛竹层、遮盖层中水平向毛竹或杉木和竹片筏或柳条筏的连接使用不锈钢钢丝缠绕2?4圈连接,竹片筏或柳条筏与毛竹或杉木搭接的缠绕点间距为400 ?800mm。优选的,所述的竹片筏或柳条筏的尺寸为4?6X4?6m。优选的,所述的毛竹层的毛竹或杉木的直径为6?13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毛竹层、遮盖层及竖向毛竹,通过毛竹层及遮盖层自身具有一定的刚度、抗弯、抗剪能力,能扩大机械设备在淤泥上的受力面,防止机械下陷,创造在淤泥层上快速机械施工的条件。另外,在堆筑体加载后,毛竹层及遮盖层能抵抗土体中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并形成一层封闭层防止淤泥局部被挤压出来,从而加大了淤泥的承载力,达到可以在上面堆筑更高的堆筑体。毛竹层及遮盖层中使用材料(毛竹、竹片筏、杉木、柳条筏)相对以往工程中常用的不降解的土工格栅而言,该材料为一种可再生的对环境无污染的生态材料,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生态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为一种垃圾填埋场淤泥地基的加固结构,其为堆筑体结构,包括,一层土工布I,覆盖于淤泥层100上表面;毛竹层2,由若干毛竹或杉木纵横交错排列、绑扎而成,铺设于所述土工布I上;遮盖层3,包括若干竹片筏或柳条筏,铺设于所述毛竹层2上;砂垫层4,铺设于所述遮盖层3上,砂垫层4顶部设置坡度;防渗膜5,铺设于所述砂垫4层上;生活垃圾层6,铺设于所述防渗膜5上;防渗膜5’,铺设于所述生活垃圾层6上;种植土 7,铺设于所述防渗膜5’上。进一步,还包括若干竖向毛竹8,该竖向毛竹8间隔设置并穿透淤泥层100,伸入淤泥层100下的土层200。优选的,所述的竖向毛竹8穿透淤泥层100伸入淤泥层100下土层200内500?1000mm 深。优选的,所述的竖向毛竹8间距为800?1600mm。优选的,所述的竖向毛竹8及毛竹层2中水平向毛竹或杉木的直径为6?13cm,间隔为 800 ?1600mm。优选的,所述砂垫层4厚度大于300mm。优选的,所述砂垫层4比堆筑体外扩1.0?2.0m。又,在堆筑体坡底设置排出生活垃圾中水分的排水明沟(图中未示)。优选的,所述防渗膜5、5’为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渗膜。优选的,所述的毛竹层2中各水平向毛竹或杉木间距为800?1600X800?1600mm,两根毛竹或杉木的搭接长度为500?1000mm,使用不锈钢钢丝缠绕2?4圈连接,一个500?100mm搭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填埋场淤泥地基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为堆筑体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土工布,覆盖于淤泥层上表面;毛竹层,由若干毛竹或杉木纵横交错排列、绑扎而成,铺设于所述土工布上;遮盖层,包括若干竹片筏或柳条筏,铺设于所述毛竹层上;砂垫层,铺设于所述遮盖层上,砂垫层顶部设置坡度;防渗膜,铺设于所述砂垫层上;生活垃圾层,铺设于所述防渗膜上;防渗膜,铺设于所述生活垃圾层上;种植土,铺设于所述防渗膜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辉叶子易张冬邹梦宬王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