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颠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抗颠簸船。
技术介绍
海船在大海上航行,会遇到海浪,尤其是在气候恶劣时遇到大风大浪,晃动更为严重。不仅使乘坐人员晕船,还可能造成船倾覆。因此设计合理的、安装简单的抗颠簸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采用方向“陀螺仪”原理,设计一种具有良好抗颠簸性能的船体结构,从而制造一种不晕船。本技术公开的抗颠簸船具有外壳、中壳和内壳三层船体,外壳与中壳船体间用外前轴与外后轴连接,可作左右转动;中壳与内壳船体间用内左轴与内右轴连接,可作前后转动;在外壳与中壳间以及中壳与内壳间均灌有水;在内船体底部装有压块;在外壳船体两侧间隔一定距离,通过固定装置安装有可收放的浮球。本技术的抗颠簸船由于具有可相对运动的三层船体,根据方向“陀螺仪”原理,其的内船体始终处于“低重心高稳定”的最佳状态,当船体遇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冲击力时,其内壳船体总是保证相对的平稳,从而达到抗颠簸的作用。由于本技术三层船体间都有水,外壳与中壳船体间的水对中壳产生托力,以减小中壳、内壳、船负载对二外轴的压力;中壳与内壳船体间的水对内壳及船负载产生托力,以减小内壳、船负载对二内轴的压力;内壳底部的压块可增加内壳船体的稳定性。同时在海船遇到大风浪时,固定在船体外侧的浮球放出,可使船的支撑面扩大,不易倾覆,而且由于这些浮球的托力,使各种波浪的冲击力能相互抵消,有极好的耐波动性能,使晃动减小。本技术公开的船体结构还能有效地提高船的“防漏”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抗颠簸船船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其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颠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颠簸船具有外壳、中壳和内壳三层船体,外壳与中壳船体间用外前轴与外后轴连接,可作左右转动;中壳与内壳船体间用内左轴与内右轴连接,可作前后转动;在外壳与中壳间以及中壳与内壳间均灌有水;在内船体底部装有压块;在外壳船体两侧间隔一定距离,通过固定装置安装有可收放的浮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曾新,瞿剑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向明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