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出口检验中所用混匀装置。花生出口检验中所用混匀装置,包括转筒,位于转筒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转筒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有多个搅拌桨,转筒连接有由电机带动的旋转轴,转筒内部的搅拌轴也由电机带动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带有转筒和搅拌轴的混匀装置,转筒和搅拌轴两者共同作用于物料,增强了物料混合的效果,加快了物料混匀的速度,相比于人工混匀,省时省力,而且混匀更充分,使后续的取样及检测结果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检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出口检验中所用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花生出口大国,在出口花生迅猛增长的同时,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因黄曲霉毒素超标,水分过高等安全卫生质量原因,造成出口花生退货、索赔,欧盟因此按其进口食品快速预警机制对我国输欧花生实施严查措施。关于花生检验检疫工作,检验检疫人员一般应在货物备齐后进行抽样。抽样步骤和操作按SN ??800.1或国外有关规定执行。抽样应认真核对货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包装是否与报验单证相符,发现批次混乱、堆放不整等情况不予抽样,责成生产厂家返工整理。出口欧盟花生取样要求每100吨取样20公斤,所取样品经过打碎后,混匀,取出I公斤送到实验室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检测用样品样为75克,为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需要对打碎的样品进行充分的混合,目前检验机构普遍采用的破碎机只能对样品进行破碎,而实际取样过程中为了取样的准确和全面,需要在花生破碎后人工混匀,对于如此多的样品,人工混匀难度较大,不仅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混匀的效果难以保证,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现象设计一种花生混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能充分混匀破碎后的花生的混匀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简单,设置有转筒和搅拌部件,较人工混匀相比,本技术的混匀效果好、效率高。本技术花生出口检验中所用混匀装置,包括转筒,位于转筒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转筒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有多个搅拌桨,该装置还包括分别位于转筒内部左右两边的两块立板,两块立板上在靠近转筒中心的一侧有关于转筒中心呈轴对称分布的固定座I,固定座I上设置有搅拌轴;搅拌桨包括涡轮式平叶搅拌桨、反向推进式搅拌桨,正向推进式搅拌桨;不同形状的搅拌桨对转筒内部物料的作用力不同,目的在于增强转筒内部物料的混合效果;两块立板的另一侧有固定座II,旋转轴依次穿过转筒的侧壁和套筒后与固定座II相连接;套筒外壁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筒的内壁相连接;位于转筒外部的旋转轴下方有支架;搅拌轴由电机I带动,旋转轴和转筒由电机II带动。转筒和旋转轴可以是同方向的旋转,也可以是逆方向的旋转,转筒的旋转使转筒内部的物料混合均匀,在转筒内部搅拌轴更进一步的使物料充分混匀,两者结合,使物料混匀更加充分。常见的混匀装置仅采用搅拌轴或仅采用转筒旋转来混匀物料,本技术将转筒与搅拌轴相结合,两者共同促进物料混匀,加快混匀速度,提高混匀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将上述的出料口设置为三个,其中一个出料口位于转筒中心所在纵截面的最下部的筒壁上,另外两个出料口关于上述的出料口呈轴对称分布。设置多个出料口,可以从不同的出料口取样品,增强了取样的准确性。上述的搅拌桨有四个,从左至右依次是涡轮式平叶搅拌桨、反向推进式搅拌桨,正向推进式搅拌桨、涡轮式平叶搅拌桨。将连接杆设置成三根,相邻连接杆之间的角度为120°。上述的支架为一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且大致呈“U”的架体。上述的转筒为圆柱体形。进料口对应有密封塞I,出料口对应有密封塞II,转筒在转动时,密封塞I和密封塞II将进料口和出料口密封住,防止物料洒出。套筒位于固定座II与转筒左侧的内壁或右侧内壁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带有转筒和搅拌轴的混匀装置,转筒和搅拌部件两者共同作用于物料,增强了物料混合的效果,加快了物料混匀的速度,相比于人工混匀,省时省力,而且混匀更充分,使后续的取样及检测结果更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杆和旋转轴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本技术中旋转轴与转筒的位置关系放大图。图中:1-支架,2-旋转轴,3-固定座I,4-连接杆,5-立板,6-密封塞I,7-进料口,8-涡轮式平叶搅拌桨,9-反向推进式搅拌桨,10-转筒,11-正向推进式搅拌桨,12-出料口,13-密封塞II,14-套筒,15-固定座II,16-电机II,17-电机I,18-搅拌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技术,但并不以此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本技术花生出口检验中所用混匀装置,包括圆柱体形的转筒10,位于转筒10上的进料口 7和出料口 12,位于转筒10内部的搅拌轴18,在转筒10内部左右两边的分别有两块立板5,两块立板5上在靠近转筒10中心的一侧有关于转筒10中心呈轴对称分布的固定座I 3,固定座I 3上设置有搅拌轴18 ;搅拌轴18上的搅拌桨有四个,从左至右依次是涡轮式平叶搅拌桨8、反向推进式搅拌桨9,正向推进式搅拌桨11、涡轮式平叶搅拌桨8,不同形状的搅拌桨对转筒10内部物料的作用力不同,以上的设计目的在于增强转筒10内部物料的混合效果;两块立板5的另一侧有固定座II 15,旋转轴2依次穿过转筒10的侧壁和套筒14后与固定座II 15相连接;套筒位于固定座II 15与转筒10左侧的内壁或右侧内壁之间;套筒14外壁与连接杆4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转筒10的内壁相连接;连接杆4有三根,相邻连接杆4之间的角度为120° ;位于转筒10外部的旋转轴2下方有支架1,支架I为一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且大致呈“U”的架体;搅拌轴18由电机I 17带动,旋转轴2和转筒10由电机II 16带动。转筒10和旋转轴2可以是同方向的旋转,也可以是逆方向的旋转,转筒10的旋转使转筒10内部的物料混合均匀,在转筒10内部搅拌轴更进一步的使物料充分混匀,两者结合,使物料混匀更加充分。常见的混匀装置仅采用搅拌轴或仅采用转筒旋转来混匀物料,本技术将转筒与搅拌轴相结合,两者共同促进物料混匀,加快混匀速度,提高混匀效率。上述的出料口 12设置为三个,其中一个出料口 12位于转筒中心所在纵截面的最下部的筒壁上,另外两个出料口 12关于上述的出料口呈轴对称分布。设置多个出料口 12作用是可以从不同的出料口 12取样品,增强了取样的准确性。进料口 7对应有密封塞I,出料口 12对应有密封塞II 13,转筒10在转动时,密封塞I 6和密封塞II 13将进料口 7和出料口 12密封住,防止物料洒出。【主权项】1.花生出口检验中所用混匀装置,包括转筒,位于转筒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转筒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有多个搅拌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分别位于转筒内部左右两边的两块立板,所述的两块立板上在靠近转筒中心的一侧有关于转筒中心呈轴对称分布的固定座I,固定座I上设置有搅拌轴; 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涡轮式平叶搅拌桨、反向推进式搅拌桨,正向推进式搅拌桨; 所述的两块立板的另一侧有固定座II,旋转轴依次穿过转筒的侧壁和套筒后与固定座II相连接; 所述的套筒外壁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筒的内壁相连接; 位于转筒外部的旋转轴下方有支架; 所述的搅拌轴由电机I带动,旋转轴和转筒由电机II带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出口检验中所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有三个,其中一个出料口位于转筒中心所在纵截面最下部的筒壁上,另外两个出料口关于上述的出料口呈轴对称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花生出口检验中所用混匀装置,包括转筒,位于转筒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转筒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有多个搅拌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分别位于转筒内部左右两边的两块立板,所述的两块立板上在靠近转筒中心的一侧有关于转筒中心呈轴对称分布的固定座Ⅰ,固定座Ⅰ上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涡轮式平叶搅拌桨、反向推进式搅拌桨,正向推进式搅拌桨;所述的两块立板的另一侧有固定座Ⅱ,旋转轴依次穿过转筒的侧壁和套筒后与固定座Ⅱ相连接;所述的套筒外壁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筒的内壁相连接;位于转筒外部的旋转轴下方有支架;所述的搅拌轴由电机Ⅰ带动,旋转轴和转筒由电机Ⅱ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洪,张雪丹,崔淑华,高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胥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