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电源用热管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23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电源用热管散热模组,包括固定底板、防护板、锁紧螺钉、热管散热单元模组、定位梁Ⅰ、定位梁Ⅱ、散热片、电源模块Ⅰ、电源模块Ⅱ、风扇梁、锁紧机构、电源模块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法兰板与外部箱体连接形成上部散热和下部密封导热两个部分,使安装有船舶电源的下部分设置在密封箱体内部,解决了密封防潮、防腐蚀等问题。又通过埋焊在导热基板上的高效热管与防护法兰板采取了密封措施的通孔伸到防护法兰板上部并与裸漏在上部的散热片过盈配合,将船舶电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密封腔体外部的方式解决了船舶电源快速散热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率高、体积小、密封性能好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散热模组,具体涉及船舶电源、密封防护、密闭空前热量传递和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电源用热管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热管技术起源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于解决真空条件下电子功率器件受热不均导致烧毁的技术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和民用领域热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民用方面主要在太阳能应用领域,工业方面主要在预热回收再利用、大功率变频器中的电力电子功率器件散热等领域。但是,在海洋运输领域,特别是船舶设备中的电力电子器件散热方面应用还比较少。这是因为一方面海洋条件下的设备工作条件与陆地工作条件不同,需要满足船舶行进过程中受到海浪影响产生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倾斜的长期工作状态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产品密封防潮、防腐蚀、强度高等多方面的技术要求。而且由于船舶设备中的电力电子器件受空间的限制其中的电源为传播电源,电源特点为内部集成度高、使用时需要密集式排布、其体积小且功率大、温升要求在< 20°C内工作,并且其要求在-45°C?60°C工作区间内每分钟10°C温变条件下,快速极冷变化等,比传统工业方面的功率器件的要求苛刻的多,因此适用于海洋气候条件下的热管散热产品的技术难度远大于应用于陆地设备上热管散热产品。为了适用于船舶设备中的此类传播电源的散热问题,本技术应运而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海洋气候条件下的船舶内船舶电源设备用热管散热模组,保证船舶电源设备在海洋运输中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海洋气候条件下的船舶设备中的船舶电源用热管散热模组。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法兰板与外部箱体连接形成上部散热和下部密封导热两个部分,使安装有船舶电源的下部分设置在密封箱体内部,解决了密封防潮、防腐蚀等问题。又通过埋焊在导热基板上的高效热管与防护法兰板采取了密封措施的通孔伸到防护法兰板上部并与裸漏在上部的散热片过盈配合,将船舶电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密封腔体外部的方式解决了船舶电源快速散热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船舶电源用热管散热模组,包括固定底板、防护板、锁紧螺钉、热管散热单元模组、定位梁1、定位梁I1、散热片、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I1、风扇梁、锁紧机构、电源模块II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I1、电源模块III采用锁紧机构固定在热管散热单元模组中的基板I和基板II上;所述的防护板、定位梁1、定位梁II采用锁紧螺钉与热管散热单元模组中的基板I和基板II的两侧面安装孔锁紧配合;所述的风扇梁、固定底板采用螺纹孔用螺栓连接固定在热管散热单元模组中的定位弯角上;所述散热片与热管散热单元模组中的传热体1、传热体II的高效热管1、高效热管I1、高效热管III冷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热管散热单元模组包括定位弯角、限位块1、限位块I1、防护法兰板、传热体1、传热体I1、密封胶圈、密封硅脂、紧固螺栓,其中限位块I和限位块II通过螺纹孔用螺栓连接固定在传热体I和传热体II中的基板I和基板II与电源模块接触面的同侧;传热体I和传热体II根据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I1、电源模块III的排布而任意排列;传热体I和传热体II通过基板I和基板II顶部的螺纹孔与防护法兰板采用紧固螺栓连接,使基板I和基板II位于防护法兰板的下部,且空隙处用密封硅脂填充;达到密封、防水、防腐要求的传热体I和传热体II中的高效热管1、高效热管I1、高效热管III的冷端穿过防护法兰板,其两端分布在防护法兰板的上下两侧;在基板I和基板II侧的高效热管1、高效热管I1、高效热管III上设有密封胶圈,其与防护法兰板的沉孔配合连接;定位弯角为“L”型、“U”型或者“一”字型,通过螺栓与传热体I和传热体II的基板I和基板II的底部螺纹孔连接。所述的传热体I和传热体II,包括高效热管1、高效热管I1、基板1、安装通孔、定位梁安装孔、基板减重槽、防护板安装孔、热管埋焊槽、基板I1、高效热管III,其中高效热管1、高效热管I1、高效热管III的一端采用焊接方式、粘接方式或者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基板I和基板II的热管埋焊槽中,并位于防护法兰板的下部;另一端穿过防护法兰板上的通孔,位于防护法兰板的上部;基板I和基板II 一侧安装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I1、电源模块III,另一侧安装高效热管1、高效热管I1、高效热管III并加工有用于降低基板I和基板II重量的基板减重槽。所述防护板表面加工有锁紧螺钉沉孔I,并根据电源模块的使用要求加工有不同规格及形状的槽,其材质为铝材、铜材或者钢材并且其表面进行了防腐处理。所述风扇梁上加工有降低零件重量的减重槽、与风扇连接的预留螺栓沉孔和方便风扇的安装与拆卸的风扇插入坡角,其中螺栓沉孔与定位弯角螺栓连接固定;风扇梁的形状有“U”型、“T”型或者“工”字型,风扇梁的材质为铝材、钢材或者铜材。所述定位弯角采用螺栓与基板I和基板II底部的螺纹孔连接,其上加工有风扇梁安装孔、锁紧螺钉沉孔I1、防护板安装孔、定位弯角安装孔,风扇梁安装孔为底部安装风扇梁的螺纹孔,锁紧螺钉沉孔II为两侧面固定定位弯角的锁紧螺钉通孔,防护板安装孔为固定防护板的螺纹孔,定位弯角安装孔为底面固定定位弯角的螺栓通孔,定位弯角的材质为销材、钢材或者铜材。所述固定底板加工有固定底板安装孔、底脚固定孔、螺栓通孔,固定底板安装孔为螺栓与定位弯角连接的螺栓沉孔,底脚固定孔为固定于密封腔体弹性固定梁上的螺纹孔,螺栓通孔为定位弯角螺栓与基板底部连接的圆形通孔,固定底板的材质为铝材、钢材或者铜材。所述限位块I和限位块II上加工有限位块安装孔、降低零件的重量的限位块减重槽、利于电源模块的安装与拆卸的插入坡角,限位块安装孔为与基板I和基板II固定的螺纹孔,限位块I和限位块II的形状为“L”型、“T”型、或者“U”型,其材质为铝材、钢材或者铜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国际先进的热管技术,导热效率高,通过设置的基板I和基板II实现了将热量从密闭腔体中传导到外部空间散热的要求。2.经试验验证能满足船舶电源在-45°c?60°C工作区间的每分钟10°C温变条件下的使用要求且船舶电源温升能控制在< 20°C内工作要求。3.由于高效热管1、高效热管I1、高效热管III冷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而且空隙处用密封硅脂填充,故密封性好,使本技术在长期船舶运行过程中满足了散热效率高和免维护的要求。4.采用整体固定连接设计,满足船舶电源在船舶使用中的振动强度要求。5.自身具有密封防潮功能,并且经过试验研宄得出能够满足前后、左右四个方向±30°内产生倾斜情况下的船舶电源在船舶中的长期正常工作要求。6.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满足船舶设备的空间和重量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热管散热单元模组4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F处放大图。图4是图2中的I处放大图。[00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电源用热管散热模组,包括固定底板、防护板、锁紧螺钉、热管散热单元模组、定位梁Ⅰ、定位梁Ⅱ、散热片、电源模块Ⅰ、电源模块Ⅱ、风扇梁、锁紧机构、电源模块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Ⅰ、电源模块Ⅱ、电源模块Ⅲ采用锁紧机构固定在热管散热单元模组中的基板Ⅰ和基板Ⅱ上;所述的防护板、定位梁Ⅰ、定位梁Ⅱ采用锁紧螺钉与热管散热单元模组中的基板Ⅰ和基板Ⅱ的两侧面安装孔锁紧配合;所述的风扇梁、固定底板采用螺纹孔用螺栓连接固定在热管散热单元模组中的定位弯角上;所述散热片与热管散热单元模组中的传热体Ⅰ、传热体Ⅱ的高效热管Ⅰ、高效热管Ⅱ、高效热管Ⅲ冷端过盈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福刘彩峰陈耀魁张杰宋洋杜连仲黄玉林李刚曲德家宁国山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鞍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