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德贵专利>正文

人力滑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03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人力滑水器,它涉及一种水上运动器械。它由两只脚踏舟(1)和两只手杖桨(2)组成,脚踏舟(1)为中空船形结构,脚踏舟(1)的两侧面(1-1)在底部的中心处相交,使脚踏舟(1)形成尖角形的船底。这样可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提高滑行平稳性,使其外观流畅。脚踏舟(1)的上面舟盖(1-2)是以脚踏舟(1)的纵向中心线为最高点的弧形面,这样在脚踏舟(1)的上面不会积水,滑行时溅上的水珠也会迅速滑下。该滑水器不受风力、波浪及机动牵引的限制,使非专业人员都可以在水上进行运动,它促进了滑水运动的大众化。(*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运动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滑水运动通常是手握牵引绳索,脚踏滑水板,在机动艇的牵引下在水上滑行,并做出一系列高难度技巧动作。这种运动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才能进行,而且它在运动时不是靠人力滑行,因此它达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ZL90203861公告了一种“水上步滑器”,它的撑水杖在撑水时易沉入水中,因此它向前的推动力小,滑行的速度慢;该专利在浮体的顶部设有脚固定装置,人双脚踩上步滑器后,人体的重心较高,在滑行时会因难以掌握平衡而造成滑行者翻入水中。另外现有的滑水器在运动时阻力较大,而且滑水器的上面还容易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力滑水器,它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滑水器阻力较大的问题,它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脚踏舟的上面容易积水的问题。本技术由两只脚踏舟1和两只手杖浆2组成,脚踏舟1为中空船形结构,脚踏舟1的两侧面1-1在底部的中心处相交,使脚踏舟1形成尖角形的船底。这样可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提高滑行平稳性,使其外观流畅。本技术脚踏舟1的上面舟盖1-2是以脚踏舟1的纵向中心线为最高点的弧形面,这样在脚踏舟1的上面不会积水,滑行时溅上的水珠也会迅速滑下。本技术由于中空船形结构的脚踏舟1有较强的浮力,因此普通人踩上它即可在水面上漂浮,同时借助手杖浆2的推动力,使人可在水面上滑行。该滑水器不受风力、波浪及机动牵引的限制,使非专业人员都可以在水上进行运动,它促进了滑水运动的大众化。附图说明图1是脚踏舟1的侧视图,图2是脚踏舟1的俯视图,图3是脚踏舟1的A-A剖视图,图4是手杖2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手杖2的活页浆片5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两只脚踏舟1和两只手杖浆2组成,手杖浆2包含浆杆3、空心浮筒4、活页浆片5,空心浮筒4固定连接在浆杆3的下端,在空心浮筒4上设有向前开合的活页浆片5,手杖浆2下方的空心浮筒4在撑划时可产生适当的浮力,使其迅速反弹,而此时活页浆片5张开进行有力的拨水动作,因此该手杖浆可产生很大的向前推动力,使滑行的速度加快,而且空心的浮筒4不会沉入水中。浆杆3下端伸入至空心浮筒4内的中间处,浆杆3与空心浮筒4粘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母紧固,这样可减轻重量。浆杆长80~90cm。浆杆3上端的把手3-1的截面为扁圆形,把手3-1的前侧设有四道指沟3-2,这种结构可避免人在握把手3-1时打滑。在空心浮筒4的前后侧有与空心浮筒4连为一体的耳座6,在两个耳座6之间设有水平轴6-2,活页浆片5与水平轴6-2形成转动连接。在耳座6上设有限制活页浆片5开合角度的凸台6-1。活页浆片5的最大开合角度为30°~45°。活页浆片5的前、后、下边有向空心浮筒4方向翻的翘沿5-1,翘沿5-1扣在空心浮筒4的外面,这样可加大拨水的力度。脚踏舟1为中空的船形结构,在脚踏舟1上平面的中部设有放脚的足舱8,足舱8伸至脚踏舟1的接近底部。在脚踏舟1的两侧面1-1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条稳向鳍板9。脚踏舟1的两侧面1-1在底部的中心处相交,使脚踏舟1形成尖角形的船底。脚踏舟1的上面舟盖1-2是以脚踏舟1的纵向中心线为最高点的弧形面。稳向鳍板9可使尖底的脚踏舟在平放地面时不侧倒。放脚足舱8的周边向上凸起,并在凸起8-1处设有通孔8-2,在通孔8-2之间拴有一手提绳8-3,以便于搬运脚踏舟。在脚踏舟1的上面的舟盖1-2上,位于放脚足舱8的前后横向固定连接有套管1-4。其作用是当滑水者滑行中因某种原因不慎落入水中时,利用套管可以把两只手杖浆穿入套管内,使两只脚踏舟连在一起,以便于滑水者控制。权利要求1.人力滑水器,它由两只脚踏舟(1)和两只手杖浆(2)组成,其特征在于脚踏舟(1)为中空船形结构,脚踏舟(1)的两侧面(1-1)在底部的中心处相交,使脚踏舟(1)形成尖角形的船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脚踏舟(1)的上面舟盖(1-2)是以脚踏舟(1)的纵向中心线为最高点的弧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手杖浆(2)包含浆杆(3)、空心浮筒(4)、活页浆片(5),空心浮筒(4)固定连接在浆杆(3)的下端,在空心浮筒(4)上设有向前开合的活页浆片(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浆杆(3)下端伸入至空心浮筒(4)内的中间处,浆杆(3)与空心浮筒(4)粘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母紧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在空心浮筒(4)的前后侧有与空心浮筒(4)连为一体的耳座(6),在两个耳座(6)之间设有水平轴(6-2),活页浆片(5)与水平轴(6-2)形成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在耳座(6)上设有限制活页浆片(5)开合角度的凸台(6-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活页浆片(5)的前、后、下边有向空心浮筒(4)方向翻的翘沿(5-1),翘沿(5-1)扣在空心浮筒(4)的外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在脚踏舟(1)的两侧面(1-1)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条稳向鳍板(9)。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在脚踏舟(1)上平面的中部设有放脚的足舱(8),放脚足舱(8)的周边向上凸起,并在凸起(8-1)处设有通孔(8-2),在通孔(8-2)之间拴有一手提绳(8-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力滑水器,其特征在于在脚踏舟(1)的上面的舟盖(1-2)上,位于放脚足舱(8)的前后横向固定连接有套管(1-4)。专利摘要人力滑水器,它涉及一种水上运动器械。它由两只脚踏舟(1)和两只手杖桨(2)组成,脚踏舟(1)为中空船形结构,脚踏舟(1)的两侧面(1-1)在底部的中心处相交,使脚踏舟(1)形成尖角形的船底。这样可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提高滑行平稳性,使其外观流畅。脚踏舟(1)的上面舟盖(1-2)是以脚踏舟(1)的纵向中心线为最高点的弧形面,这样在脚踏舟(1)的上面不会积水,滑行时溅上的水珠也会迅速滑下。该滑水器不受风力、波浪及机动牵引的限制,使非专业人员都可以在水上进行运动,它促进了滑水运动的大众化。文档编号B63B35/81GK2608412SQ0321240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耿德贵 申请人:耿德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人力滑水器,它由两只脚踏舟(1)和两只手杖浆(2)组成,其特征在于脚踏舟(1)为中空船形结构,脚踏舟(1)的两侧面(1-1)在底部的中心处相交,使脚踏舟(1)形成尖角形的船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德贵
申请(专利权)人:耿德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