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思东专利>正文

船用自动平衡救生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71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船用自动平衡救生床,船形床身两端半球的球面安放在床架的滚珠轴承上,床身的底部外挂配重块,当船舶在海浪中摇摆时,床身的重力能随地心引力自动与地平面保持平衡。床架和地板之间设计有缓冲弹簧,其作用是可以减弱船舶受海浪冲击时引起的震动和颠簸。床架正面设计有锁固装置,旋紧锁固手轮可使床身固定,作普通床用;松开锁固手轮,床身可自由转动。床身下部设计为双层,内层空间分隔成两边密封舱中间物资舱;床身上部设计有可折叠式防浪篷,防浪篷顶部设置有拉链、防浪篷两侧设置有浆孔和孔套,当船舶在海上发生意外时,床身可作救生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途是:可以为在海上从事各类活动的人员提供优良的休息环境和安全保障。(*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用自动平衡救生床,该床专门用于海上各类船舶,属生活用品
海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生产建设、交通运输、科学考察、开发资源、国土防卫、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每天都有大量人员在海上从事各类活动。但是,海上生活条件恶劣,船舶受风浪影响上下颠簸、左右摇摆,使非专业人员很难适应,即使是专业人员,海上生活也很辛苦。如果船舶在海上发生意外,往往涉及范围广,不确定因素多,搜救时间长,风险也较大。针对上述,本设计的目的旨在寻求一种能在船舶摇摆时自动平衡,能减弱船舶受海浪冲击引起的震动和颠簸,能在船舶发生意外时作救生舟的船用自动平衡救生床,可以为在海上从事各类活动的人员提供优良的休息环境和安全保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技术措施床身的转动结构为球,因为球可以在固定支撑点上任意变换位置。床身与床架的结合,床架为固定支撑,但结合点为可滚动支撑点。若床框架上可滚动支撑点等分大于三,且支撑点圆周半径在床身球半径的cos10°~cos30°范围内时,球形床身可以稳定安放在床框架的滚动支撑点上。当床架倾斜时,如果床身的重力大于滚动支撑点的摩擦和滑动阻力,球形床身即能自由转动并自动平衡。球形床身的底部配重,因为床身的重力越大转动越灵活。二、结构措施1、床身采用两端半球的球面和两侧圆弧面相结合的平底船形,以减小体积,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和日常使用习惯。2、床身和床架的结合采用滚珠轴承支撑,以确保床架摇摆时床身转动灵活和制造方便。3、床底面设计有加强筋,中心挂置配重块,如船舶在海浪中摇摆时,配重块能随地心引力拉动床身自动与地平面保持平衡。4、床身下部设计为双层,内层空间分隔成两边密封舱中间物资舱,资舱配有密封盖,以便作救生舟用时有足够的强度、浮力和物资供应达到救生的目的。5、床身上部设计有可折叠防浪蓬,因为海上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防止人员被海浪冲走和被海水夺走体温。6、床架和地板之间设计有缓冲弹簧,其作用可减弱船舶受海浪冲击引起的震动和颠簸。7、床架正面设计有锁固装置,旋紧锁固手轮可使床身固定,松开锁固手轮,床身可自由转动。本技术使用时,先在床内铺一层活动木板隔温、隔湿;然后将防浪蓬折叠后平铺在木板上,因防浪蓬布回收时覆盖了支撑架、手划浆和锁固螺母块,使人无异样感;上面再铺一层泡沫海绵床垫,使人休息时感觉舒服。一般情况下,床身和床架锁紧固定,作普通床使用;当海浪较大,船身摇摆时,松开锁固装置,作自动平衡床用。在紧急状态下,卸下配重块,拿走床垫,将床身放入大海,人员随即上舟打开防浪蓬拉链进入防浪蓬内,先将一侧支撑架转向内,再撑起另一侧支撑架,然后把这一侧支撑架由内向外推紧并用预制的带子将防浪蓬和支撑架扎紧;防浪蓬两侧预制有浆孔和孔套,将手划浆伸出蓬外,用预制的带子把孔套与手划浆柄扎紧后可使海水不会入内;防浪蓬内高度可供人员坐着时头伸出蓬外,以便操作和观察情况,蓬顶拉链拉到一定位置后可使海浪不会入内。如应急物资准备充分,本技术可供两人在海上生存一个月。若将几张救生床联在一起,可使人员不至漂散和增大目标。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实用可靠。本技术附图说明附图1为主视图,附图1中所标数字(1)床身球面,(2)床身圆弧面,(3)床身底平面。附图1显示本技术整体结构特征为船形床身两端半球的球面安放在床架的可滚动支撑点上,床身的底部外挂配重块,床架与地板之间为弹簧。附图2为俯视图,附图2显示本技术使用时的平面尺寸以及防浪蓬折叠后的内部配置。A点为床身两端球形外表面与床架结合的支撑点位置,B点为床身两侧圆弧外表面与床架结合的支撑点位置。附图3左视图,附图3中所标数字(4)拉环,(5)防浪蓬,(6)支撑架,(7)防浪蓬压条,(8)面板,(9)床身,(10)床架,(11)锁固装置,(12)密封舱,(13)物资舱,(14)加强筋,(15)配重块。附图3显示本技术主要零部件相互位置和连接关系。附图4为附图2剖视图,附图4中所标数字(16)滚珠轴承,(17)缓冲弹簧,(18)泡沫海绵床垫,(19)活动木板,(20)拉链,(21)手划浆,(22)橡胶密封圈,(23)物资舱盖。附图4显示本技术内部结构及相关零件的位置。实施例船用自动平衡救生床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长1900mm×宽1200mm×高850mm,自动平衡摆幅α=15°。床身附图3(9)用1-1.5mm薄钢板。先制作木模,制直径1800mm木模半球;以木模半球平面轴线为圆心,以直径1100mm制半圆柱切去半球的一部分;以木模半球平面为基准,取高500mm平行切去半圆柱的另一部分,形成床身两端球面和两侧圆弧面相结合的平底船形木模内模。床身球面附图1(1)制作薄钢板1300mm×700mm×1.5mm,用直径300mm上下钢模;直径1800mm球头模,按200mm×200mm距离的方格在薄钢板上依次冲压成型,然后在木模内模上放样划线、切割成形。床身侧圆弧面(2)制作薄钢板3000mm×1600mm×1.5mm,卷板成直径1100mm圆筒后在木模内模上放样划线、切割成形。床身底平面(3)制作薄钢板1600mm×550mm×1.5mm,两端圆弧线在木模内模上放样划线、切割成形。(1)(2)上部留30mm檐口和(3)配合用木模内模靠模定位点焊牢固后,内外焊接成型。双层舱用1mm薄钢板,先焊接二边密封舱(12),然后加焊物资舱(13)面板,物资舱面板焊接前预先开孔、压制橡胶密封圈(22)槽和配制物资舱盖(23)。纵加强筋(14)用4×40mm角钢焊接,横加强筋上预制直径12mm挂钩孔。面板(8)用5mm钢板在木模内模上放样切割然后焊接在床身上。床架附图3(10)用4×40mm角钢内面向上焊接成边框1838mm×1162mm×400mm矩形结构。床架两端采用如附图2(A)所示六点支撑,支撑点结合处圆周直径为1800mm×cos15°=1738mm;两侧支撑点距离为1100mm×cos15°=1062mm,床身球面的圆弧线在床架上用角钢拼焊出滚珠轴承座附图2(A)所示支撑点位置。滚珠轴承附图4(16)采用直径40mm普通滚珠轴承,床架两端各安装三只轴承,一只对中,另两只与中间位置距离相等,轴承间距以两只靠边的轴承在床身平面摇摆到极限位置时,滚珠轴承不出球面的最大距离为准。床身与床架结合的两侧面床架中点如附图2(B)所示一边各安装一只轴承,作为辅助支撑和限制横向移动。轴承座用螺栓与床架联接,以便适当调整位置。锁固装置(11)在床身、床架适当位置钻孔,床身内焊接锁固螺母块,螺母块上加工直径12mm不通螺纹孔,直径12mm锁固手轮螺杆销从床架角钢孔内插入与床身内螺母块相互配合锁紧。配重块(15)用直径250×150mm铸铁,可采用分体式,挂钩用直径6mm圆钢。调试时应考虑人体重心,选择最佳平衡点位置外挂。防浪蓬(5)用防水涂胶布或细帆布缝制,防浪蓬高为300mm,在防浪蓬顶中央位置配置拉链,在防浪蓬两侧适当配置配置手划浆孔、孔套和扎带,支撑架(6)用直径20mm钢管制作,防浪蓬压条(7)用铝合金。防浪蓬按附图3所示用防浪蓬压条安装在床身檐口上。其他标准件和配件外协、外购或配制,按附图所示位置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自动平衡救生床,其特征是:船形床身两端的球面安放在床架的可滚动支撑点上,床身的底部配重,床架与地板之间为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思东
申请(专利权)人:郭思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