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3261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发出第1色温的光的第1光源、发出与第1光源不同的第2色温的光的第2光源、及电源部。电源部向第1光源及第2光源供给电力而使它们发光,且使利用第1光源发出的光与第2光源发出的光混色而成的照明光在规定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可变色。电源部是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使颜色再现区域的上限侧在色温高的一侧及色温低的一侧中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峰值,并且在色温高的一侧与色温低的一侧之间连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照明光可变色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之前,有一种照明器具,包括色温不同的2种光源、及向这些各光源供给电力的电源部,且利用电源部对各光源进行调光控制,使照明光可变色。在此种照明器具中,能使利用2种光源发出的光混色而成的照明光在规定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可变色,但在颜色再现区域的色温高的一侧与色温低的一侧的中间的色温下产生光束的峰值(peak)。即,在使2种光源分别全光点灯的状态下的色温下,产生光束的峰值。若在比该光束的峰值的色温高的一侧或比其低的一侧可变色,则会使2种光源中的一个减光,因此,光束会减弱。因此,若使照明光可变色,则光束会大幅变化,因此,亮度的变化有时会带来不协调感。而且,当选定照明器具时,是以光束的值作为参考,但若使照明光可变色,则光束的值会大幅变化,因此,难以选定照明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若使照明光可变色,则存在光束大幅变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可变色,光束的变化也少的照明装置。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第I光源,发出第I色温的光;第2光源,发出与第I光源不同的第2色温的光;及电源部。电源部向第I光源及第2光源供给电力而使它们发光,且使利用第I光源发出的光与第2光源发出的光混色而成的照明光在规定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可变色。电源部是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使颜色再现区域的上限侧在色温高的一侧及色温低的一侧中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峰值,并且在色温高的一侧与色温低的一侧之间连续。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可变色,光束也不会大幅变化,可期待无不协调感地可变色。【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再现的色温与相对光输出的关系的图(graph)ο图2是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unit)的配线图。图3是照明装置的器具单元的配线图。图4是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照明装置的可再现的色温与相对光输出的关系的另一例的图表。图6是表示照明装置的可再现的色温与相对光输出的关系的又一例的图表。10:照明装置11:光源单元12:器具单元15:支撑体16:发光模块17:透光罩18:安装部24:基板25:第I发光元件26:第2发光元件28、29:端子部30:第I输入端子31:第2输入端子32,34:光源连接部33、35、68、69、72、73:连接线37:第 I 光源38:第 2 光源50:器具本体51:第I电源部51a:第I电源端子51b:第I信号端子51c:第I输出端子52:第2电源部52a:第2电源端子52b:第2信号端子52c:第2输出端子53:电源端子台54:调光端子台55:支撑部57、58:转换器59,60:控制部66a:第I供电线66b:第2供电线67a:第I信号线67b:第2信号线70,71:器具连接部A:颜色再现区域D:下限侧P1、P2:峰值U:上限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第I光源,发出第I色温的光;第2光源,发出与第I光源不同的第2色温的光;及电源部。电源部向第I光源及第2光源供给电力而使它们发光,且使利用第I光源发出的光与第2光源发出的光混色而成的照明光在规定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可变色。电源部是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使颜色再现区域的上限侧在色温高的一侧及色温低的一侧中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峰值,并且在色温高的一侧与色温低的一侧之间连续。根据照明装置,即使可变色,光束也不会大幅变化,可期待无不协调感地可变色。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照明装置10包括光源单元11、及供该光源单元11可装卸地安装的器具单元12。而且,将器具单元12设置于天花板等,将光源单元11安装于该器具单元12的下部。而且,光源单元11包括:长条状的支撑体15、安装于该支撑体15的下表面的发光模块(module) 16、覆盖该发光模块16而安装于支撑体15的透光罩(cover) 17、及用于将光源单元11安装于器具单元12的多个安装部18等。如图2所示,发光模块16包括基板24、以及安装于该基板24的表面的第I发光元件25及第2发光元件26。在基板24的表面形成有第I配线图案(pattern)及第2配线图案,第I发光元件25及第2发光元件26以分别电连接的状态而安装于这些第I配线图案及第2配线图案。第I发光元件25及第2发光元件26分别利用第I配线图案及第2配线图案而串联连接。基板24在长边方向上分割成4部分,相邻的基板24是由连接器(connector)等电连接。在发光模块16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端子部28、端子部29。在一端侧的端子部28,分别设有一对第I输入端子30中的一个及一对第2输入端子31中的一个,在另一端侧的端子部29分别设有一对第I输入端子30中的另一个及一对第2输入端子31中的另一个。第I发光兀件25电连接于一对第I输入端子30间,第2发光兀件26电连接于一对第2输入端子31间。一端侧的光源连接部32利用连接线33而连接于一端侧的端子部28,另一端侧的光源连接部34利用连接线35而连接于另一端侧的端子部29。一端侧的光源连接部32包括3端子构造的插座壳体(receptacle housing),另一端侧的光源连接部34包括4端子构造的插座壳体。而且,光源连接部32、光源连接部34可利用连接线33、连接线35而引出至支撑体15的外侧,且连接于器具单元12侦U。第I发光兀件25与第2发光兀件26发出不同色温的光。本实施方式中,第I发光元件25发出昼白色色的色温的光,第2发光元件26发出灯泡色的色温的光。这些发光元件25、发光元件26例如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LED)或有机电致发光体(Electroluminescence, EL)等。第I发光元件25是在基板24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沿基板24的长边方向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安装,第2发光元件26是在基板24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沿基板24的长边方向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安装。而且,第I发光兀件25为发出规定的色温的光的第I光源37,第2发光兀件26为发出与第I光源37不同的色温的光的第2光源38。接着,如图3及图4所示,器具单元12包括长条状的器具本体50,并且包括配置在该器具本体50内的作为电源部的第I电源部51及第2电源部52、以及电源端子台53及调光端子台54等。在器具本体50,安装有用于安装光源单元11的各安装部18的多个支撑部55。第I电源部51向第I光源37即第I发光兀件25供给电力,第2电源部52向第2光源38即第2发光元件26供给电力。在第I电源部51及第2电源部52的一个端部配设有输入交流电力的第I电源端子51a及第2电源端子52a、及输入调光信号的第I信号端子51b及第2信号端子52b,而且,在另一个端部配设有输出直流电力的第I输出端子51c及第2输出端子52c。各电源部51、电源部52包括:转换器(converter) 57、转换器58,对于从电源端子51a、电源端子52a输入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及平滑处理,且利用开关(switching)元件的开关动作将其转换为规定的直流电力而从输出端子51c、输出端子52c予以输出;及控制部59、控制部60,对该转换器57、转换器58的开关元件的开闭(οη/ο??)进行控制。而且,第I电源部51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光源,发出第1色温的光;第2光源,发出与所述第1光源不同的第2色温的光;及电源部,向所述第1光源及所述第2光源供给电力而使它们发光,且使利用所述第1光源发出的光与所述第2光源发出的光混色而成的照明光在规定的颜色再现区域内可变色,并且,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使所述颜色再现区域的上限侧在色温高的一侧及色温低的一侧中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峰值、且在色温高的一侧与色温低的一侧之间连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口一斎辻裕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