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可变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025 阅读:24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变吃水船,现有的双体船虽具有吃水浅能高速航行等优点,但在水深浅的内河和湖泊中航行时尚存在因不便停靠和起航因而不便利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船具有中央艇体和位于中央艇体两侧,将其前后端上部连接起来的外部艇体,用上下驱动机构使外部艇体能相对中央艇体上下移动和被支承住,从而使船船吃水能在最大吃水和最小吃水间自由变动,适应不同的航区状况,成为能在内河和外海航行的理想船舶。(*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吃水可变船,当这种船在从内河湖泊等水深较浅的场所航向水深较深的场所时,能按水深变化从浅吃水到深吃水自由调节吃水量,特别适于作为在外海具有优良全波性能的高速交通船。在以往的船舶设计中,把成为前提条件的最低载重量,载重容积,搭载人员或者是吨位限制,航速或试运行时的最高速度、吃水限制等为基础,从而决定船体形状、尺寸、最大排水量、最大吃水等细目,然而对于在内河、湖泊航行的船舶来说,由于水深较浅,必需是浅吃水,由于对于浅吃水的舶来说,必然构成兴波阻力,及摩擦阻力为大的船底形状,对从内河出发航行到外海,连接岛屿的高速船的要求较多,在这种场合,由于必需是浅吃水构造,即使想要在深水的外海作高速航行,因水阻力大,全波性能差,也不可能。双体船,水翼船、气垫船作为现有的高速船业已实用化,并分别存在如下问题。双体船,是把两个同型的船体以一定间隔平行地配置,并在上甲板上使之连接起来,船体的平衡性好,因这种船型形状减少兴波阻力,能以比较浅吃水进行高速航行,然而,在水深较浅的内河、湖泊中,因在吃水方面不合理而不能停靠和起航,因而不能利用。水翼船是在船体的两侧设置沉在水中的水翼,此水翼靠船的航行而产生升力使船体上浮,因此它在浅吃水航行中能得到速度约三倍于普通船的高速,然而由于停靠和起航时的低速而使吃水量大,因在水深浅的内河、湖泊中的依靠和起航上和双体船一样因而不能被利用。气热船是自船体底部向水面强烈鼓吹入压缩空气而形成气垫,用此气垫支承船的自重使其几乎接近水面,能以速度为普通船的4~5倍的高速航行,可以水陆两用,但由于强烈的风和噪音成为障碍,因此存在不能在任何地方都可自由利用以及造价高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使吃水量为可变来解决上述传统高速船不能自水深浅的内河起航和停靠的困难之处,以提供从浅吃水到深吃水,可适应状况,使排水量保持为一定,吃水量能自由调节的吃水可变船为目的。以下,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为了在水深浅的内河、湖泊等和在水深深的外海能连续进行航行,能使吃水量自浅吃水至深吃水自由调节的吃水可变船,该吃水可变船包括中央艇体10、沿此中央艇体两侧成对位于左右,并在其前后两端上部连接起来的外部艇体11,靠利用油压缸12b等的上下驱动机构12使外部艇体11相对中央艇体10能上下自由活动地受到支承,当外部艇体11上升至最上位置时,中央艇体10负担的排水量达到最大,外部艇体11负担的排水量达到最小,从而得到最浅吃水H1,当外部艇体下降至最下位置时,外部艇体11负担的排水量达到最大,中央艇体10负担的排水量达到最少或为零,从而得到最深吸水H3,并能够在最浅水H1和最深吃水H3间自由调节吃水。接下来,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作用作说明,对于具有中央艇体和成对位于此中央艇体的左右两侧,并使其前后端上部连接起来的外部艇体,并靠利用流体压力汽缸或电动伸缩装置等的上下驱动机构使该外部艇体能相对上述中央艇体上下移动而相连接起来的吃水可变船,例如在内河水深浅的场所,使外部艇体上升,从而形成中央艇体和外部艇体两者成为一体的浅吃水型船底形状,以担负排水量的比例是中央艇体担负最大,外部艇体担负最小,从而形成最浅吃水状态,另一方面在外海等的水深较深的场所,使外部艇体下降,从而形成使100%的排水量由外部艇体担负,中央艇体形成浮在水面状态的最深吃水状态,恰如和双体船一样的形态使兴波阻力和摩擦阻力减少,且使全波性能优良的稳定的高速航行成为可能,进而得到在最浅吃水和最深吃水间,使中央艇体和外部艇体担负的排水量比例变化的同时,能按情况使吃水自由调节在自浅吃水向深吃水,或自深吃水到浅吃水间的中间吃水上的吃水可变船。此外,对于将操舵室、客室设置在上述中央艇体上,并将动力装置和推进装置设置在上述外部艇体的一方上的吃水可变船来说,即使吃水变化,能使重心经常位于船的中心部,使稳定性得到确保。实施例以下按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中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理想的吃水可变船的平面形状,图2中表示了相同船的侧面形状,具有中央艇体10和沿此中央艇体10的两侧成对位于其左右,并用前端连接部11a和后端连接部11b将前后端上部连接起来的外艇体11,此外艇体11大致以四角形的形状把中央艇体10的四周围住,并通过在此中央艇体10左右两侧的各两个处所共四个处所设置由相互连结的升降导轨12a和油压缸12b组成的上下驱动机构12,使外部艇体11能相对中央艇体10上下移动那样被支承住。在中央艇体10上设置着操舵室13和客室14,外部艇体11的一方上具有左右一对动力装置15和推进装置16。图4,5,6是通过使外部艇体11相对中央艇体10升降来表示使吃水变化的状态,图4是外部艇体11上升至最上位置时的状态,此时构成最浅吃水H1,使中央艇体10和外部艇体11的船底相一致,在排水量担负的比例上,使中央艇体10为最大,外部艇体11为最小。以这个状态在内河等的水深浅的场所航行。图5为使外部艇体11下降到中间位置的状态,这时成为中间吃水H2,其排水量的担负比例和图4所示最浅吃水H1状态相比,使中央艇体10减少,外部艇体11增加。此状态适于在水深稍深的沿岸等处航行。图6是使外部艇体下降至最下位置时状态,此时构成最深吃水H3,使中央艇体10几乎接近水面或浮在水面上,其排水量负担为零,而外部艇体负担全部排水量,形成最大吃水,而且成为和传统的双体船相同。此状态适于在水深深的外海以高速进行航行,和双体船同样,使兴波阻力、摩擦阻力小,全波性能优良而稳定的高速航行成为可能。此外,在实施例中,所示的流体压力缸是作为上下驱动机构12的一实施例,并在图上表示出升降导轨12a和油压缸12b,然而并不限定于这个实施例,也可以采用齿条和小齿轮的上下移动方式,或滚珠螺栓的上下移动方式,或用马达卷绕钢丝索的上下移动方式或利用连杆机构的往复机构的上下移动的方式等。以上说明的本专利技术吃水可变船是要通过用简单的机构自由变换吃水使传统的因其具有浅吃水构造而不能在外海作高速航行的内河用交通艇的全波性能有可能提高,能构成在内河和外海航行兼用的理想的船舶。本专利技术吃水可变船最适宜作为从内河出发开到外海,把海岛和都市连接起来的高速交通船,例如为把岛屿和都市连接起来供上班和上学用,通过利用河川可航行到靠近都市中心的更方便位置为止,可确立更细微的交通,此外由于能在外海作高速航行,而能使交通时间大大缩短。此外也适于用作为在内河、湖泊、内海、多岛屿海湾等处航行的观光船。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理想的吃水可变船的俯视图,图2是同船在浅吃水状态时的侧视图,同图上用双点划线表示深吃水状态,图3为表示在深吃水状态,沿图1A-A线的剖面图,图4,5,6是沿图2B-B线放大剖面图,图4为浅吃水状态,图5为中间吃水状态,图6为深吃水状态。10为中央艇体,11为外部艇体,11a为前端连接部,11b为后端连接部,12为上下移动装置,12a为升降导轨,12b为油压缸,13为操舵室,14为客室,15为动力装置,16为推进装置,H1为最浅吃水、H2为中间吃水,H3为最深吃水。权利要求1.一种吃水可变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艇体,位于此中央艇体两侧成左右一对,且使其前后端上部连接起来的外部艇体,用能使此外部艇体相对中央艇体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驱动机构使此外部艇体受到支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吃水可变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艇体,位于此中央艇体两侧成左右一对,且使其前后端上部连接起来的外部艇体,用能使此外部艇体相对中央艇体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驱动机构使此外部艇体受到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宗夫
申请(专利权)人:布鲁兹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9日 19:46
    吃水Draught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该深度根据船舶设计的不同而不同吃水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船舶和船载所有物品如货物压载物燃料和备件的重量而且还取决于船舶所处水的密度通过读取标在船艏和船艉的水尺即Draughtmarks可以确定船舶的吃水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