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导致车辆的重量增加,在车辆翻倒而翻转时,充分地确保对于从车辆上方向(路面)承受的载荷的强度。车辆的车顶构造(10)具备车顶模块(11)和一对车体侧模块(12),车体侧模块(12)具有:车体侧内面板(17),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车体侧外面板(18),在车体侧内面板(17)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空间而配设,并且在与车体侧内面板(17)之间形成闭合截面;以及立柱加强件(19、20),配设于车体侧内面板(17)与车体侧外面板(18)之间的空间内,并且在与车体侧内面板(17)之间形成闭合截面,立柱加强件(19、20)形成为一端与车体侧外面板(18)的内壁上表面抵接,另一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车顶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车顶构造。
技术介绍
图4和图5中示出了现有例的车辆的车顶构造。此外,在图4和图5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向,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向。图4和图5所示的现有例的车辆的车顶构造40具备:车顶模块41,构成车辆的车顶部40a;左右一对车体侧模块42,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而配设,构成车辆的上边梁40b、前立柱40c和后立柱40d。车顶模块41具有:车顶面板43,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截面帽形状的前顶梁加强件44,安装在车顶面板43的前部,在与车顶面板43的前部之间构成闭合截面;截面帽形状的车顶中心杆45,安装至车顶面板4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在与车顶面板4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之间构成闭合截面;以及截面帽形状的后顶梁加强件46,安装至车顶面板43的后部,在与车顶面板43的后部之间构成闭合截面。车体侧模块42具有:车体侧内面板47,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车体侧外面板48,在车体侧内面板47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空间而配设;以及截面帽形状的立柱加强件(前立柱加强件49和后立柱加强件50),配设于车体侧内面板47与车体侧外面板48之间的空间内,在与车体侧内面板47之间构成闭合截面。即,车体侧模块42是由车体侧内面板47和车体侧外面板48构成闭合截面的所谓骨架部件。前立柱加强件49中,前部49a是沿前立柱40c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后部49b是沿上边梁40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参照图5(a))。另外,在前立柱加强件49的下端设置的凸缘部49c夹入到车体侧内面板47的凸缘部47a与车体侧外面板48的凸缘部48a之间(参照图5(b))。后立柱加强件50是与前立柱加强件49同样的构造,前部50a是沿上边梁40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后部50b是沿后立柱40d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参照图5(a))。另外,在后立柱加强件50的下端设置的凸缘部50c夹入到车体侧内面板47的凸缘部47a与车体侧外面板48的凸缘部48a之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642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532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图4和图5所示的现有例的车辆的车顶构造中,作为通常的车体强度(对于从车辆前后方向或车宽方向承受的载荷的强度)是充分的,但是在车辆翻倒而翻转时,对于从车辆上方向(路面)承受的载荷的强度不足。在此情况下,为了充分地确保相对于从车辆上方向(路面)承受的载荷的强度,可以想到增加各面板和各加强件(增强部件)等的板厚等来提高车体强度,但是这样的方法会导致车辆(车体)的重量增加。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不导致车辆的重量增加,在车辆翻倒而翻转时,充分地确保对于从车辆上方向(路面)承受的载荷的强度。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车顶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车顶模块,构成车辆的车顶部;以及一对车体侧模块,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而配设,构成所述车辆的上边梁和立柱,所述车体侧模块具有:车体侧内面板,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车体侧外面板,在所述车体侧内面板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空间而配设,并且在与所述车体侧内面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以及立柱加强件,配设于所述车体侧内面板与所述车体侧外面板之间的空间内,并且在与所述车体侧内面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所述立柱加强件形成为使一端与所述车体侧外面板的内壁上表面抵接,另一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立柱加强件的另一端也可夹入到所述车体侧内面板与所述车体侧外面板之间。专利技术的效果;依照本专利技术,发挥了如下优异的效果:不会导致车辆的重量增加,在车辆翻倒而翻转时,能够充分地确保对于从车辆上方向(路面)承受的载荷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顶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顶构造的侧面图,(b)是(a)的A-A线截面图,(c)是(b)的B-B线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顶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现有例的车辆的车顶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现有例的车辆的车顶构造的侧面图,(b)是(a)的A-A线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和图2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顶构造。此外,在图1和图2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向,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顶构造10具备:车顶模块11,构成车辆(车体)的车顶部10a;以及左右一对车体侧模块12,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而配设,构成车辆(车体)的上边梁10b、前立柱10c和后立柱10d。车顶模块11具有:车顶面板13,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截面帽形状的前顶梁加强件14,安装于车顶面板13的前部,在与车顶面板13的前部之间构成闭合截面;截面帽形状的车顶中心杆15,安装于车顶面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在与车顶面板1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之间构成闭合截面;以及截面帽形状的后顶梁加强件16,安装于车顶面板13的后部,在与车顶面板13的后部之间构成闭合截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车顶面板13的板厚设定为与图4和图5所示的现有例的车辆的车顶构造40中的车顶面板43的板厚同等的厚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顶梁加强件14、车顶中心杆15和后顶梁加强件16的板厚设定为与图4和图5所示的现有例的车辆的车顶构造40中的前顶梁加强件44、车顶中心杆45和后顶梁加强件46的板厚同等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顶梁加强件14、车顶中心杆15和后顶梁加强件16分别通过焊接结合至车顶面板13而构成车体侧模块12。此外,也可使用螺栓等将前顶梁加强件14、车顶中心杆15和后顶梁加强件16分别结合至车顶面板13。车体侧模块12具有:车体侧内面板17,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车体侧外面板18,在车体侧内面板17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空间而配设;以及截面帽形状的立柱加强件(前立柱加强件19和后立柱加强件20),配设于车体侧内面板17与车体侧外面板18之间的空间内,在与车体侧内面板17之间构成闭合截面。即,车体侧模块12是由车体侧内面板17和车体侧外面板18构成闭合截面的所谓骨架部件。前立柱加强件19形成为一端与车体侧外面板18的内壁上表面抵接,另一端沿车辆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延伸。即,前立柱加强件19是如下的闭合截面构造(参照图2(a)):前部19a是沿前立柱10c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后部19b是垂直向上的形状(垂直部分),到达车体侧外面板18的内壁上表面。另外,在前立柱加强件19的下端设置的凸缘部19c夹入到车体侧内面板17的凸缘部17a与车体侧外面板18的凸缘部18a之间(参照图2(b))。后立柱加强件20是与前立柱加强件19同样的构造,形成为一端与车体侧外面板18的内壁上表面抵接,另一端沿车辆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延伸。即,后立柱加强件20是如下的闭合截面构造(参照图2(a)):后部20b是沿后立柱10d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前部20a是垂直向上的形状(垂直部分),到达车体侧外面板18的内壁上表面。另外,在后立柱加强件20的下端设置的凸缘部20c夹入到车体侧内面板17的凸缘部17a与车体侧外面板18的凸缘部18a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车体侧内面板17、车体侧外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车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的车顶构造具备:车顶模块,构成车辆的车顶部;以及一对车体侧模块,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而配设,构成所述车辆的上边梁和立柱,所述车体侧模块具有:车体侧内面板,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车体侧外面板,在所述车体侧内面板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空间而配设,并且在与所述车体侧内面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以及立柱加强件,配设于所述车体侧内面板与所述车体侧外面板之间的空间内,并且在与所述车体侧内面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所述立柱加强件形成为一端与所述车体侧外面板的内壁上表面抵接,另一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1.15 JP 2012-2512091.一种车辆的车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的车顶构造具备:车顶模块,构成车辆的车顶部;以及一对车体侧模块,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而配设,构成所述车辆的上边梁和立柱,所述车体侧模块具有:车体侧内面板,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车体侧外面板,在所述车体侧内面板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空间而配设,并且在与所述车体侧内面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以及立柱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神健夫,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