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传感器系统的医用敷料及其固定方法。所述敷料体内部或外表面固定有传感器,传感器与医用敷料通过融合的物理方法组合为一个整体,最后整个体系仅包括传感器系统与医用敷料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定方法牢固、简单、快捷、成本低,适合于一次性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定方法传感器可满足医用敷料的各种灭菌需求。传感器系统具有唯一的ID地址,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被识别并读写相关数据,从而有效防止在手术中敷料遗留于患者体内,减少手术遗留物的医疗事故,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带有传感器系统的医用敷料及其传感 器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手术敷料是外科手术中必用的医用敷料。据2008年《美国外科学院报》(Cima RR, Kollengode A,Garnatz J,et al.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tential and actual retained foreign object events in surgical patients. J Am Coil Surg 2008 ; 207 :80-87.)发布的研宄显示,在腹部手术中,异物残留于体内的机率较高,约为1,000 至 1,500 分之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Gawande AA,Studdert DM,Orav EJ,et al. Risk factors forretained instruments and sponges after surgery. N Engl J Med 2003 ; 348:229-235.)也曾发表重要文章,显示异物残留体内的研宄案例中,敷料占69%。纱 布或毛巾等纤维组织来源的异物往往会形成肿块,即纱布瘤(gossypiboma/textiloma/ gauzoma)。其主要危害,一方面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有纱布残留的患者可能罹患下 列并发症:疼痛、感染、脓肿后肉芽肿、瘘或者肠梗阻,异物的取出往往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如大多数腹腔残留异物都是经剖腹取出,尤其是纱布瘤。若长期未取出,则会造成组织不可 逆坏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另一方面对实施手术的外科团队来说,需要面临相关的医疗事 故赔偿和诉讼。 手术敷料遗留的关键原因是清点及辨识的失误。同样在上述《美国外科学院报》文 章中显示,在34例异物残留中,有21例是被认为器械清点正确的(62% )。手术中敷料在 浸透血液后难以肉眼辨识其存在,加之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手术器械与大量 的敷料,及手术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手术的时长等,都可能造成手 术敷料的清点失误。医护人员此时误认为一切医用器械、敷料都已取出,因而造成患者体内 异物遗留物。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亟需发展一种新技术,使医用敷料具有可探测、可追踪、 可进行电子设备辅助计数的功能,实现可靠的手术辅料防遗留监控。 医用敷料附上传感器,使每一块医用敷料具有唯一的标识码,极好的解决了普通 医用敷料因繁琐的清点过程与无法辨识而导致敷料遗留于患者体内的问题。一方面实现医 用敷料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实时、精确、智能化的清点;极大的降低了手术中医护人 员的工作强度,使医用工作人员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手术本身。另一方面,在手术切口缝合前 可通过相应的探测器对手术区域进行探测,以再次确认有无敷料遗留于患者体内。通过上 述双重保险方式,杜绝纱布遗留,极大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促进缓解国内日益紧张的医 患关系。 将具有识别功能的传感器固定于敷料的内部或外表面,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任 务。一方面,用于手术中的医用敷料都是经过严格灭菌的,因此传感器系统必须满足各种灭 菌需求。另一方面,手术敷料是直接与人体组织、血液接触,依附于敷料上的传感器系统也 必须考虑生物相容性,不能发生过敏、细胞毒害性等。同时,还要保证传感器不影响手术辅 料的传统性能、使用方式及使用者的习惯。本专利技术完美的解决了传感器与普通医用敷料的 结合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医用敷料遗留于患者体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新之处在于:将具有识别功能的传感器安全、有效、简洁的固定于医用敷 料的内部或外表面,从而解决了医用敷料的手术遗留问题,实现医用敷料安全智能化管理, 且不对传感器及医用敷料造成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医用敷料传感器的固定方法,并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所述固定方式组成为:医用敷料、传感器系统、一种物理方法。医用敷料包含但不 限于纱布、无纺布等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体内部或外表面固定有传感器,传感器与医用敷料通过融合 的方法结合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为避免外界对传感器造成损伤,对传感器进行预封装,封装材料能有效 防止体液等对传感器的损害。所使用的封装材料必须是生物相容性的,如医用级硅胶。 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方法为融合是一种物理方法。 进一步地,如可通过电磁加温熔融、超声波等,通过两物体交界面分子的快速摩 擦,外界可适当给予压力,层与层之间达到充分接触,分子间相互扩散缠结,使两个物体表 面形成分子层之间融合,形成一个坚固的分子链。 进一步地,相融合的两界面,可以是医用敷料与传感器封装材,可以是医用敷料与 医用敷料。 进一步地,医用敷料可以是单层或多层折叠的,传感器可直接置于医用敷料的表 面或是包裹在医用敷料里,通过融合将两者组合。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普通的医用敷料因繁锁的清点过程与无法辨识,导致敷料极易遗留于患者体 内。通过将具有识别功能的传感器固定于医用敷料体内部或外表面,实现敷料的电子设备 辅助计数及实时人本无损探测,有效杜绝了医用敷料遗留于人体内类似的医疗事故发生, 有效保障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权益。 2.与传统的识别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更具安全、前瞻、无差错、全程溯踪及电子计数 等特点。具体可见表1。 3.本专利技术将传感器实施预封装,对传感器形成保护屏障,不受污染及体液等的影 响,从而满足不同的医疗环境需求。 4.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方法不带来多余外物、清洁无污染,仅包括传感器系统与医用敷 料本体两部分,可减少因外物带来伤口感染的机率。固定方法简易,切实可行。 5.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方法美观、快速、坚固的融合效果。 表1.几种医用敷料优缺点比较 【附图说明】 为了使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晰的理解,下面根据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医用敷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时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如图1所示,医用敷料1、传感器2 ;所述敷料1的内部或外表面固定设备有传感 器,所述传感器与医用敷料通过融合方法结合为一个整体,传感器可在敷料的任何部位。 传感器进行预封装,封装材料能避免外界因素对传感器的损害。封装材料能适应 各种灭菌的需要,是生物相容性的,如医用级硅胶。 根据临床各种医用敷料的尺寸,传感器系统可封装成任意大小、形状。 固定方法是一种物理方法,可通过融合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加温熔融、超声 波,通过两物体交界面分子的快速摩擦,外界可适当给予压力,层与层之间达到充分接触, 分子间相互扩散缠结,使两个物体表面形成分子层之间融合,形成一个坚固的分子链。 相融合的两界面,可以是医用敷料与医用敷料之间,可以是医用敷料与传感器封 装材料之间,从而将传感器固定于敷料的内部或外表面。 医用敷料可以为单层或折叠为多层,传感器系统可直接置于敷料表层,通过物理 方法将敷料与传感器封闭材料融合;传感器系统可以是包裹在敷料内部层里,将敷料与敷 料层融合。 附有传感器的医用敷料,与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套使用,可实现在手术前、手术中、 手术后敷料的清点。同时,在手术切口缝合前,可探测有无敷料遗留于患者体内,从而杜绝 敷料遗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传感器系统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由医用敷料、传感器系统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斯特林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