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微型特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419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微型特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中心轴(2)、三叶片(3)、转子(4)、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上极板(9)、齿轮板(10)、齿轮组(11)、盖板(12)、输出轴(13)、PCB板(14)、护线盒(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于机壳(1)底部机壳齿(101)直接由机壳底部开槽口拉出,机壳底部具有散热孔(102),从而解决了电机散热问题,使得电机的寿命得以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极板的高度和厚度全部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并且通过对骨架绕线的体积方式的重新设计,在保证了保持原有的效率及电机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电机在原来高度的基础上全高下降4至7mm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超薄微型特种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微型电机是体积、容量较小,输出功率一般在数百瓦以下的电机和用途、性能及环境条件要求特殊的电机。全称微型特种电机,简称微电机。现有的微型电机机身全尚为20mm左右,从而造成使用客户端广品尚度增加,体积增大。同时,由于机壳底部封闭式结构,马达工作时热量无法及时散出,造成马达温升较快,缩短了马达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微型特种电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薄微型特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中心轴(2)、三叶片(3)、转子(4)、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上极板(9)、齿轮板(10)、齿轮组(11)、盖板(12)、输出轴(13)、PCB 板(14)、护线盒(15);其中,中心轴(2) —端固定于机壳(I)底部中心,中心轴(2)另一端穿过三叶片(3)及转子(4)中心小孔固定于盖板(12)上,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及上极板(9)依次固定于转子(4)与机壳(I)之间并且不与转子直接接触,齿轮板(10)置于上极板(9)上方,齿轮组(11)置于齿轮板(10)与盖板(12)之间并与转子(4)的上端相互接触连接,盖板(12)固定于机壳(I)的上端,输出轴(13)—端与齿轮组(11)相互接触连接,另一端伸出与盖板(12)外部。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所述电机的整体高度为15mm至17mm之间。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机壳(I)底部机壳齿(101)直接由机壳底部开槽口拉出,机壳底部具有散热孔(102 )。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下极板(6)、中极板(7)及上极板(9)的厚度为0.3mm至0.5mm之间,级齿的高度为3mm至5mm之间。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下骨架(5)与上骨架(8)整体高度为3mm至5mm之间,同时外径为18mm至20mm之间。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齿轮板(10)、齿轮组(11)及盖板(12)的高度为4mm至6mm之间。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借助于机壳(I)底部机壳齿(101)直接由机壳底部开槽口拉出,机壳底部具有散热孔(102),从而解决了电机散热问题,使得电机的寿命得以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极板的高度和厚度全部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并且通过对骨架绕线的体积方式的重新设计,在保证了保持原有的效率及电机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电机在原来高度的基础上全高下降4至7mm左右。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技术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图1是本技术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机壳(I)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机壳(I)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一种超薄微型特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中心轴(2)、三叶片(3)、转子(4)、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上极板(9)、齿轮板(10)、齿轮组(11)、盖板(12)、输出轴(13)、PCB板(14)、护线盒(15);其中,中心轴(2) —端固定于机壳(I)底部中心,中心轴(2)另一端穿过三叶片(3)及转子(4)中心小孔固定于盖板(12)上,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及上极板(9)依次固定于转子(4)与机壳(I)之间并且不与转子直接接触,齿轮板(10)置于上极板(9)上方,齿轮组(11)置于齿轮板(10)与盖板(12)之间并与转子(4)的上端相互接触连接,盖板(12)固定于机壳(I)的上端,输出轴(13)—端与齿轮组(11)相互接触连接,另一端伸出与盖板(12)外部。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所述电机的整体高度为15mm至17mm之间。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机壳(I)底部机壳齿(101)直接由机壳底部开槽口拉出,机壳底部具有散热孔(102 )。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下极板(6)、中极板(7)及上极板(9)的厚度为0.3mm至0.5mm之间,级齿的高度为3mm至5mm之间。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下骨架(5)与上骨架(8)整体高度为3mm至5mm之间,同时外径为18mm至20mm之间。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的齿轮板(10)、齿轮组(11)及盖板(12)的高度为4mm至6mm之间。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借助于机壳(I)底部机壳齿(101)直接由机壳底部开槽口拉出,机壳底部具有散热孔(102),从而解决了电机散热问题,使得电机的寿命得以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极板的高度和厚度全部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并且通过对骨架绕线的体积方式的重新设计,在保证了保持原有的效率及电机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电机在原来高度的基础上全高下降4至7mm左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超薄微型特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I)、中心轴(2)、三叶片(3)、转子(4)、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上极板(9)、齿轮板(10)、齿轮组(11)、盖板(12)、输出轴(13)、PCB 板(14)、护线盒(15); 其中,中心轴(2) —端固定于机壳(I)底部中心,中心轴(2)另一端穿过三叶片(3)及转子(4)中心小孔固定于盖板(12)上,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及上极板(9)依次固定于转子(4)与机壳(I)之间并且不与转子直接接触,齿轮板(10)置于上极板(9)上方,齿轮组(11)置于齿轮板(10)与盖板(12)之间并与转子(4)的上端相互接触连接,盖板(12)固定于机壳(I)的上端,输出轴(13)—端与齿轮组(11)相互接触连接,另一端伸出与盖板(12)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微型特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整体高度为15mm至17mm之间。3.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微型特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中心轴(2)、三叶片(3)、转子(4)、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上极板(9)、齿轮板(10)、齿轮组(11)、盖板(12)、输出轴(13)、PCB板(14)、护线盒(15);其中,中心轴(2)一端固定于机壳(1)底部中心,中心轴(2)另一端穿过三叶片(3)及转子(4)中心小孔固定于盖板(12)上,下骨架(5)、下极板(6)、中极板(7)、上骨架(8)及上极板(9)依次固定于转子(4)与机壳(1)之间并且不与转子直接接触,齿轮板(10)置于上极板(9)上方,齿轮组(11)置于齿轮板(10)与盖板(12)之间并与转子(4)的上端相互接触连接,盖板(12)固定于机壳(1)的上端,输出轴(13)一端与齿轮组(11)相互接触连接,另一端伸出与盖板(12)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诺微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