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能中央空调的补偿式浅层地热能同井转换装置,包括水源井及井盖,内井管和外井管、出水管、回水管和潜水泵,其中,外井管套装在水源井内侧,内井管套装于外井管中心,内井管与外井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锥形隔离支撑层;出水管携带潜水泵吊装于内井管中的水位线以下,多个回水管分别引流至每个锥形隔离支撑层之间区域内;内井管设置有补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允许内井管和外井管长度不完全相等,降低施工难度,对切割误差和焊接误差有较宽的允许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井下盲区内多个隔离支撑层对接不严密问题和承力不平均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热)能中央空调领域中关于浅层地(热)能利用同井转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热)能中央空调地(热)能利用同井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地(热)能中央空调,是以温度长年恒定的地下水为传递地热能介质,通过热泵机组,提高或降低水温来达到制冷、制热目的,为建筑物提供冷、热源的中央空调。由于其能效比高,比传统的其它形式中央空调节能40?60%,节能降耗效果显著而逐步受到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青睐,同时达到了大多数的用户的认可。目前,已实施安装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回水方式均采用“多井回灌”方式。即从一口水源井抽水,通过热泵主机的换热器将水中的冷量或热量取走后将水排出,向二口或二口以上的水源井回灌。此方式优点是能效比高,但存在排出的水无法及时全部回灌至地下的问题。首先,由于回水是在井口敞开式无压力自然流淌,不仅回流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回水污染。而无法及时回到地下的水,会从井口溢出或由管道直接排放至地面。长期的排放,不仅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枯竭,进而影响到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其次,需要打的井数较多,需占用的土地面积大,在占地面积较小的建筑群(物)中无法使用。“多井回灌”方式的上述缺点,使得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节能优势被抵消,是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推广,实施节能降耗、改善环境的过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国家水利部门严格禁止的行为。由于其弊端已经大面积显现,主要表现在取用的地下水不能做到100%全部回灌至地下,转而向地面排放,造成水源井淤塞、水位下降。此方式在“取用”地下水温度的同时,还“使用”了地下水,造成了宝贵的水资源极大的浪费,同时使水源热泵中央空调因无水可用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多井回灌”方式的缺点成为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推广和发展的瓶颈。现有同井回灌技术中,采用内外管分别安装的方式,例如专利公布号为CN103982956 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由内井管和外井管的同井回灌技术,首先需要向井内下入外井管,到位后再下内井管。外井管内部设置有与内井管外壁之间相互配合的接触面和隔离结构,只有每个接触段的长度完全相同才能保持彼此密封连接,但由于井深通常上百米,外井管和内井管分别独立的许多段通过焊接组成,而且不同井深情况不同需要现场进行切割与焊接作业,内、外井管分别下井后因位移、切割误差或焊接误差等因素影响,误差积累程度之大导致内井管与外井管之间的接触性密封性能不好,实际很难做到全部隔离层都实现密封连接。由于密封对接过程发生在井下,处于盲区,无法下人维护和检测,更加使支撑力度和密封严密性不可预知,这是同井回灌设备在施工中存在的重要难题,该方案在日后的潜水泵费时、费工,长时间影响空调的使用。专利公布号CN 103982955 A的专利文献中,为了达到多个隔离结构都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采用了筒式套装密封结构,由于该筒式结构具有一定长度,在井下盲区范围中,因内外管长度误差或因位移和焊接误差可以允许较大范围。然而,由于井深通常上百米,外井管和内井管分别独立焊接组成,该结构中的内井管与外井管无承力关系,上百米的内井管质量很大,单纯依靠井盖提供强大支撑力会存在很大技术问题,无论是安装或是维修难度都很大,井口密封层也容易因井盖受压太大而降低使用寿命。该方案的实施还需要很多特殊设计才能达标,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不仅要完全克服“多井回灌”的缺陷,使回水能100%全部回灌至地下,还能使出水温度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同时利用内管补偿式的组装结构可以使产品规格统一化和标准化,避免内外井轴向错位问题,可使对接作业处于井外进行,确保密封连接的可操作性,提高密封对接质量和施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水源井连接式同井回灌装置,包括水源井及井盖,内井管和外井管、出水管、回水管和潜水泵,所述外井管套装在水源井内侧,内井管套装于外井管中心,内井管与外井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锥形隔离支撑层;外井管位于锥形隔离支撑层之间的管壁上设置透水孔;出水管携带潜水泵吊装于内井管中的水位线以下,多个回水管分别引流至每个锥形隔离支撑层之间区域内;所述内井管设置有补偿结构,该补偿结构是在内井管一的端口设置套管,在内井管二的端口设置内挡台,内挡台位于套管中并套装有O型密封圈,并在套管端口固定有后加挡台。采用补偿结构后,可以允许内井管和外井管长度不完全相等,降低施工难度,可以允许有切割误差和焊接误差,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即使在较大误差范围内,内管可以实现自动伸或缩补偿,克服井下盲区内多个隔离支撑层对接不严密问题和承力不平均问题。在具有补偿结构的情况下,各内井管段为独立承重结构,各隔离支撑层只承担其上侧一段内管的重力,不用分担其他各段内管的重力,从而避免因局部支撑力度过大造成密封面过早老化问题,也避免因局部支撑力度不够而漏水问题。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数倍,而且确保同井回灌装置有最长使用寿命。而且,在将内井管出井维护或更换过程中,虽然内井管太长,但无需对内井管主体进行切割,只需将外加挡台切割就能是内井管变为独立的各内径管段,待更换后在补焊外加挡台即可。所述锥形隔离支撑层是在外井管内壁相应位置设置有橡胶环锥台,并在内井管外壁上设置橡胶锥片,且橡胶锥片的上侧面增设有金属衬板,所述橡胶锥片与橡胶环锥台的锥面能够匹配套装和支撑;锥形隔离支撑层是在外井管内壁相应位置设置内支撑环,内支撑环外侧固定橡胶环锥台。位于下层的橡胶锥片外径不大于上层橡胶环锥台内径。通过设置橡胶环锥台,以及下层的橡胶锥片外径不大于上层橡胶环锥台内径,可以很方便地将内井管放入外井管中,以及很方便地将内井管从外井管中取出,为装井和维护带来方便,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和难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三层施工结构,其外井管一次性下井后永久使用;内井管与外井管的合理结构确保内井管可以在数年甚至数十年期间进行出井维护;吊装于内井管中的潜水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提升或下降或进行维护。可以在出水管与内井管之间为空气隔热层,或者在出水管与内井管之间的夹层内灌注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层,以避免回灌水与出水产生冷热交换。在水源井的井壁与外井管之间设置有环形渗水层,该环形渗水层为整体式环形渗水材料,或者环形渗水层设置了内、外支撑网并在内、外支撑网夹层中填充渗水材料,或者环形渗水层是填充于支撑透水管与土壤层之间的砾石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设计结构更合理,可以允许内井管和外井管长度不完全相等,降低施工难度,对切割误差和焊接误差有较宽的允许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即使在较大误差范围内,内管可以实现自动伸或缩补偿,克服井下盲区内多个隔离支撑层对接不严密问题和承力不平均问题。避免因轴向不统一造成的误差或移位,可以确保每段对接都处于最佳连接状态。避免因下置井管不当,导致土壤井壁坍塌,造成水源井报废。2.各内井管段为独立承重结构,各隔离支撑层只承担其上侧一段内管的重力,不用分担其他各段内管的重力,从而避免因局部支撑力度过大造成密封面过早老化问题,也避免因局部支撑力度不够而漏水问题。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数倍,确保同井回灌装置有最长使用寿命。而且,在将内井管出井维护或更换过程中,虽然内井管太长,但无需对内井管主体进行切割,只需将外加挡台切割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热能中央空调的补偿式浅层地热能同井转换装置,包括水源井及井盖,内井管和外井管、出水管、回水管和潜水泵,其特征是:所述外井管套装在水源井内侧,内井管套装于外井管中心,内井管与外井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锥形隔离支撑层;外井管位于锥形隔离支撑层之间的管壁上设置透水孔;出水管携带潜水泵吊装于内井管中的水位线以下,多个回水管分别引流至每个锥形隔离支撑层之间区域内;所述内井管设置有补偿结构,该补偿结构是在内井管一的端口设置套管,在内井管二的端口设置内挡台,内挡台位于套管中并套装有O型密封圈,并在套管端口固定有后加挡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凤,花春奎,子颖,李玉军,牛青锋,刘进,王跃庆,管其烛,王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润恒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