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包括铁芯及多组绕线结构。铁芯上形成有多个绕线槽。绕线结构包括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一插脚及第二插脚,第二导线包括第二弧形段、第三插脚及第四插脚。第一插脚及第二插脚均包括主体及凸伸于主体两端并朝向相对两侧延伸的连接部与凸伸部。第三插脚及第四插脚均包括主体及凸伸于主体两端并朝向同侧延伸的连接部与凸伸部。每个绕线槽从靠近铁芯内表面的一端朝向外表面的方向依次收容有第四插脚的主体、第二插脚的主体、第三插脚的主体及第一插脚的主体。多组绕线结构的第一弧形段及第二弧形段沿铁芯的圆周方向交替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电机定子所采用的绕线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及其绕线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定子包括铁芯及多组线圈,铁芯上形成有多个嵌线槽,多组线圈绕制在多个 嵌线槽中。现有的定子一般采用多个异型嵌线组在嵌线槽中绕制形成多组线圈。每个异型 嵌线组包括内异型嵌线及外异型嵌线,内、外异型嵌线的结构大致相同,均包括弧形段及对 称形成于弧形段两端的主体。 现有的绕线方法包括叠绕绕线及波形绕线两种方式。叠绕绕线后,外异型嵌线的 弧形段包覆于内异型嵌线的弧形段上,增大了每组线圈端部(En化urn)的长度,进而增加了 线圈的铜损耗,降低了电机的功率密度。波形绕线后,每组线圈的内、外异型嵌线呈波形连 接,降低了电机的输出力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功率密度及输出力矩均较大的电机定子及其绕线 结构。 -种电机定子,其包括铁芯及多组绕线结构,该铁芯为中空柱状,该铁芯于其内表 面凹设形成有贯通其两端的多个绕线槽,该多个绕线槽环绕该铁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 置,且每相邻的两个绕线槽间形成有绕线杆,每组绕线结构包括插入相应的两个绕线槽中 并绕于相邻的多个绕线杆上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包括第一弧形段及弯折凸 伸形成于该第一弧形段两端的第一插脚及第二插脚,该第二导线包括第二弧形段及弯折凸 伸形成于该第二弧形段两端的第H插脚及第四插脚。该第一插脚及该第二插脚均包括主体 及弯折凸伸于相应主体的相对两端并朝向相对两侧延伸的连接部与凸伸部,该第一插脚和 第二插脚的连接部分别连接该第一弧形段的两端,且该第一插脚的主体平行于该第二插脚 的主体;该第H插脚及该第四插脚均包括主体及弯折凸伸于相应主体的相对两端并朝向同 侧延伸的连接部与凸伸部,该第H插脚和该第四插脚的连接部分别连接该第二弧形段的两 端,且该H插脚的主体平行于该第四插脚的主体;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该第H插脚及 该第四插脚的主体的长度相等,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该第H插脚及该第四插脚的凸伸 部的长度相等,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该第H插脚及该第四插脚的连接部的长度均不相 等,且该第一导线的总长度与该第二导线的总长度相等;每个绕线槽中,从靠近该铁芯内表 面的一端朝向外表面的方向依次收容有该第四插脚的主体、该第二插脚的主体、该第H插 脚的主体及该第一插脚的主体,每个第一弧形段位于相应的绕线槽的上方,每个第二弧形 段位于相应的绕线杆的上方,W使该多组绕线结构的第一弧形段及第二弧形段沿该铁芯的 圆周方向交替排列,每个第四插脚、每个第二插脚、每个第H插脚及每个第一插脚的凸伸部 依次两两相接W使该多组绕线结构形成多组线圈。 -种绕线结构,其包括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包括第一弧形段及弯折 凸伸形成于该第一弧形段两端的第一插脚及第二插脚,该第二导线包括第二弧形段及弯折 凸伸形成于该第二弧形段两端的第H插脚及第四插脚。该第一插脚及该第二插脚均包括主 体及弯折凸伸于相应主体的相对两端并朝向相对两侧延伸的连接部与凸伸部,该第一插脚 和该第二插脚的连接部分别连接该第一弧形段的两端,且该第一插脚的主体平行于该第二 插脚的主体;该第H插脚及该第四插脚均包括主体及弯折凸伸于相应主体的相对两端并朝 向同侧延伸的连接部与凸伸部,该第H插脚和该第四插脚的连接部分别连接该第二弧形段 的两端,且该H插脚的主体平行于该第四插脚的主体;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该第H插 脚及该第四插脚的主体的长度相等,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该第H插脚及该第四插脚的 凸伸部的长度相等,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该第H插脚及该第四插脚的连接部的长度均 不相等,且该第一导线的总长度与该第二导线的总长度相等。 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定子通过将绕线结构中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分别设计为不对称 的U形结构,使绕线后第一弧形段及第二弧形段分别位于相应的绕线槽及相应的绕线杆 上,并沿铁芯的圆周方向交替排列,从而避免第一弧形段与第二弧形段重叠,降低了线圈的 铜损耗。另外,由于每组线圈的多个第一导线与多个第二导线分别依次交替连接,使线圈沿 电机定子的圆周方向延伸,从而提高了电机的输出力矩。【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机定子的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铁芯的立体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单个绕线槽的俯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绕线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机定子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电机定子的俯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电机定子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电机定子的俯视图。[001引主要元件符号说_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机定子100包括铁芯20及多组绕线结构40。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铁芯20大致为中空圆柱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21、 外表面22,W及连接内表面21与外表面22的上侧面23及下侧面24。铁芯20从内表面21 朝向外表面22凹设形成多个绕线槽25。多个绕线槽25沿铁芯20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 置。每个绕线槽25贯通上侧面23及下侧面24。每个绕线槽25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251 及与该开口部251连通的底部253,开口部251为邻近铁芯20的内表面21的开口,底部 253为靠近外表面22的端部。如图3所示,每个绕线槽25在开口部251朝向底部253的方 向上划分为依次排列的第一段254、第二段255、第H段256及第四段257,每一段空间大小 近似相等,W供在每个绕线槽25中插入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四根导线。每相邻的两个 绕线槽25间形成有绕线杆26。本实施方式中,绕线槽25、绕线杆26及绕线结构40的数量 相等,均为96个。可W理解,绕线槽25及绕线杆26的数量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请一并参阅图4,每个绕线结构40包括插入相应的两个绕线槽25中并绕于相邻多 个绕线杆26上的第一导线42及第二导线44。第一导线42大致为不对称的U形结构,其包 括第一弧形段421及形成于第一弧形段421两端的第一插脚423及第二插脚425。第一插 脚423及第二插脚425分别朝向第一弧形段421的相对两侧弯折凸伸形成,且第一插脚423 及第二插脚425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第一插脚423包括主体4231及形成于主体4231两 端的连接部4233及凸伸部4235。该主体4231为一可伸入绕线槽25的杠体。连接部4233 连接主体4231与第一弧形段421,其与主体4231相交形成一预设纯角。凸伸部4235朝向 背离连接部4233的一侧凸伸形成,并与主体4231相交形成一预设纯角。凸伸部4235远离 主体4231的一端形成有焊接部4237。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233及凸伸部4235与主体 4231相交形成的预设纯角相等。可W理解,连接部4233及凸伸部4235与主体4231相交形 成的预设纯角也可不相等。 第二插脚425的结构与第一插脚423的结构大致相同,均包括主体4251、连接部 4253、凸伸部4255及焊接部4257。第二插脚425的主体4251平行于第一插脚423的主体 4231。连接部4253连接主体4251与第一弧形段421,其与主体4251间的夹角与第一插脚 423的连接部4233与主体4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定子,其包括铁芯及多组绕线结构,该铁芯为中空柱状,该铁芯于其内表面凹设形成有贯通其两端的多个绕线槽,该多个绕线槽环绕该铁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每相邻的两个绕线槽间形成有绕线杆,每组绕线结构包括插入相应的两个绕线槽中并绕于相邻的多个绕线杆上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包括第一弧形段及弯折凸伸形成于该第一弧形段两端的第一插脚及第二插脚,该第二导线包括第二弧形段及弯折凸伸形成于该第二弧形段两端的第三插脚及第四插脚,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脚及该第二插脚均包括主体及弯折凸伸于相应主体的相对两端并朝向相对两侧延伸的连接部与凸伸部,该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的连接部分别连接该第一弧形段的两端,且该第一插脚的主体平行于该第二插脚的主体;该第三插脚及该第四插脚均包括主体及弯折凸伸于相应主体的相对两端并朝向同侧延伸的连接部与凸伸部,该第三插脚和第四插脚的连接部分别连接该第二弧形段的两端,且该三插脚的主体平行于该第四插脚的主体;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该第三插脚及该第四插脚的主体的长度相等,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该第三插脚及该第四插脚的凸伸部的长度相等,该第一插脚、该第二插脚、第三插脚、及该第四插脚的连接部的长度均不相等,且该第一导线的总长度与该第二导线的总长度相等;其中,每个绕线槽中,从靠近该铁芯内表面的一端朝向外表面的方向依次收容有该第四插脚的主体、该第二插脚的主体、该第三插脚的主体及该第一插脚的主体,每个第一弧形段位于相应的绕线槽的上方,每个第二弧形段位于相应的绕线杆的上方,以使该多组绕线结构的第一弧形段及第二弧形段沿该铁芯的圆周方向交替排列,每个第四插脚、每个第二插脚、每个第三插脚及每个第一插脚的凸伸部依次两两相接以使该多组绕线结构形成多组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劲宇,洪伯菖,许仕欣,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