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周密的工序安排,使用该纱线制得的面料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抗菌保健功能显著,其抗菌功效长久,是普通抗菌面料的1.5-2倍,并且原料天然、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质地柔滑,穿着舒适,应用市场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尤其是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也越发的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重视,在选择贴身衣物时除了考虑其颜色和款式外,还会考虑衣物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功能性。譬如衣物是否具有杀菌除臭功能,是否能释放负离子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是否有红外线发射的功能等等。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抗菌织物是在织物上结合有机或无机抗菌材料,大多是将织物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抗菌效果和耐洗度都比较低,降低了功能性面料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将无机物抗菌剂应用在织物上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1)利用无机物、陶瓷或粘土,作为银离子的载体,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银离子释放速率较慢,释放周期短,改进提高方式复杂,加工困难; 2)利用高分子作为银离子载体,譬如利用水胶作为载体,这种方式缺点是不利控制银离子释放速度,并且有一定的毒性释放,危害人体; 3)利用电镀或溅镀手段,直接将金属离子镀覆在织物表面,这种方式能有效控制金属离子在织物上的含量,并且金属离子与人体直接接触,提高了抗菌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在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有害物质和气体,并且加工处理成本高,很难降低,处理后的面料耐洗性差,表面金属容易产生剥落。因此,直接利用抗菌纤维制成织物,能避免上述问题,且制得的织物抗菌效果持久,耐水洗性能优良,成本适中,加工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O原料的选择:选用纳米竹碳纤维、纳米银纤维和天然织物纤维,所述纤维的百分含量配比为:纳米竹碳纤维18?22%,纳米银纤维7?9%,天然织物纤维69?75% ; (2)清花:棉包经过抓棉机进行纤维松散操作,设置A002C抓棉机打手速度为845r/min,小车回转速度2.3r/min,刀片伸出肋条距离I?10mm,抓棉小车每运行一周下降3mm/次;将松散后的纤维束送入A006B混棉机中进行混棉操作,混棉机打手转速设置为430r/min,尘棒打手间进口隔距在10?15mm,尘棒打手间出口隔距在12?20mm,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60?8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40?80mm ; (3)梳棉:设置刺辊速度为820?850r/min,锡林速度为340r/min,盖板速度为220?240mm/min,道夫速度23r/min,通过压棍及圈条装置,将纳米竹碳纤维和纳米银纤维制成均匀的棉条; (4)梳: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2mm,车速为240m/min,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精梳条干CV值为5.1%,棉结为12?18粒/g,杂质为12?16粒/g ; (5)并条:首先将3根纳米竹碳纤维条和3根纳米银纤维条并成混纺条;然后将并条后所得混纺条与天然织物纤维条按照1: 2的根数合并成条; (6)细纱: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导纱动程要小掌握,控制在3.0?4.0_,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3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2?45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50?65mm,锭速控制在11000?13000r/min,隔距块为2.5?3.0mm,捻系数控制在330?360,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50?200r/min,总牵伸倍数为50?60 ; (7)络筒:络筒工序采用AC338自动络筒机,槽简速度控制在1200?1500r/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周密的工序安排,使用该纱线制得的面料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抗菌保健功能显著,其抗菌功效长久,是普通抗菌面料的1.5-2倍,并且原料天然、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质地柔滑,穿着舒适,应用市场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 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原料的选择:选用纳米竹碳纤维、纳米银纤维和天然织物纤维,纤维的百分含量配比为:纳米竹碳纤维18%,纳米银纤维7%,天然织物纤维75% ; 第二步,清花:棉包经过抓棉机进行纤维松散操作,设置A002C抓棉机打手速度为845r/min,小车回转速度2.3r/min,刀片伸出肋条距离1mm,抓棉小车每运行一周下降3mm/次;将松散后的纤维束送入A006B混棉机中进行混棉操作,混棉机打手转速设置为430r/min,尘棒打手间进口隔距在10mm,尘棒打手间出口隔距在12mm,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6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40mm ; 第三步,梳棉:设置刺辊速度为820r/min,锡林速度为340r/min,盖板速度为220mm/min,道夫速度23r/min,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将纳米竹碳纤维和纳米银纤维制成均匀的棉条; 第四步,精梳: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2_,车速为240m/min,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精梳条干CV值为5.1 %,棉结为12粒/g,杂质为126粒/g ; 第五步,并条:首先将3根纳米竹碳纤维条和3根纳米银纤维条并成混纺条;然后将并条后所得混纺条与天然织物纤维条按照1: 2的根数合并成条; 第六步,细纱: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导纱动程要小掌握,控制在3.0_,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3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2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50mm,锭速控制在11000r/min,隔距块为2.5mm,捻系数控制在330,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50r/min,总牵伸倍数为50 ; 第七步,络筒:络筒工序采用AC338自动络筒机,槽简速度控制在1200r/min。实施例2 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原料的选择:选用纳米竹碳纤维、纳米银纤维和天然织物纤维,所述纤维的百分含量配比为:纳米竹碳纤维18~22%,纳米银纤维7~9%,天然织物纤维69~75%;清花:棉包经过抓棉机进行纤维松散操作,设置A002C抓棉机打手速度为845r/min,小车回转速度2.3r/min,刀片伸出肋条距离1~10mm,抓棉小车每运行一周下降3mm/次;将松散后的纤维束送入A006B混棉机中进行混棉操作,混棉机打手转速设置为430r/min,尘棒打手间进口隔距在10~15mm,尘棒打手间出口隔距在12~20mm,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60~8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40~80mm;梳棉:设置刺辊速度为820~850r/min,锡林速度为340r/min,盖板速度为220~240mm/min,道夫速度23r/min,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将纳米竹碳纤维和纳米银纤维制成均匀的棉条;精梳: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2mm,车速为240m/min,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精梳条干CV值为5.1%,棉结为12~18粒/g,杂质为12~16粒/g;并条:首先将3根纳米竹碳纤维条和3根纳米银纤维条并成混纺条;然后将并条后所得混纺条与天然织物纤维条按照1∶2的根数合并成条;细纱: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导纱动程要小掌握,控制在3.0~4.0mm,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3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2~45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50~65mm,锭速控制在11000~13000r/min,隔距块为2.5~3.0mm,捻系数控制在330~360,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50~200r/min,总牵伸倍数为50~60;络筒:络筒工序采用AC338 自动络筒机,槽简速度控制在1200~1500r/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跃达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